APP下载

读书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2017-02-22楚悦

阅读时代 2017年1期
关键词:获得者犹太人读书

◎楚悦

读书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楚悦

《塔木德》是流传三千三百多年的羊皮卷,一本犹太人至死研读的书籍。犹太教口传律法的汇编,仅次于《圣经》的典籍。在《塔木德》里有这样一句话:“学者的地位高于以色列王。因为如果一个学者死了,没有人能替代他;而如果一个国王死了,所有的犹太人都可以胜任。”由此可见,犹太人是一个真正尊重知识的民族。

自古以来,犹太人就崇尚知识与智慧,并将其视为人生第一财富。犹太人家里至今还有一个风俗,即当孩子懂事时,父母便会在《圣经》上滴一点蜂蜜,让孩子舔食,让孩子有“书是甜蜜的”意识。用心良苦,彰明较著,让人沉思不已。

于是,我不禁联想到我们的教育现状。一位学生告诉我,考入大学的某个班级的学生,入学后都寻欢作乐,虚掷光阴。一个学年下来,大部分学生都“亮红灯”——补考。此事让我想到过很多。我们教师辛辛苦苦教学生,却未让学生明白他们为何要读书,更没能教会他们喜爱读书。即使个个学生都上大学,中国大学的入学率居世界之冠,那又有何益呢?

学校培养出这样的学生,学校里究竟是什么情形呢?我们先来看看教师吧。忙于教学也好,被家务所困也罢,沉溺于麻将消遣,或搞家教捞外快也行,反正教师们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吃老本,凭着在大学里学的知识竟能挣一辈子的饭钱。若干年下来,不仅才情没增加,连老本行丢得也差不多了。同时,分数教育把教师塑造成了给出售前的鸭子注水的饲养员,或是技术娴熟的泥水匠,让教师身上没有多少文化气息可言。教师们处于蒙昧而不自觉,反而会嘲笑读书学习。

这种校园文化中,领导们自身也不读书,却可能“圣化”自己而号召教师读书。当然,他们在骨子里没有多少对知识的尊重或对思想的敬畏——教师有了思想文化,分数便不见了,这可关系到他们的仕途。他们只是政治奴才,或一枚政治棋子。不学无术拒绝启蒙的他们,何来良知与理性?

波普尔说过,“最大的无知,不是缺乏知识,而是拒绝知识。”中国人的无知与可悲,也在于不读书和拒绝知识。我说中国人不读书,你可能不同意。郑也夫先生对图书种类曾做过研究,并指出中西文化复制的速度不同。在西方出现印刷术的1450年,中西方的图书种类大致相当。然而,1600年时西方有125万种,中国只有1.4万种,西方是中国的89倍。到1900年时,西方有1125万种,中国有12.6万种,差距也恰好是89倍。这个89倍说明什么?它表明西方的知识总量是中国的89倍,表明西方人比中国人更喜欢看书(没有需求,也不会有书),甚至表明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必然会失败!……89倍,能表明很多很多。

中国新闻出版社研究院最新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18-70岁国民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39本,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教材或教辅。换言之,一年下来,中国人几乎都说不上读书。而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犹太人以64本的年人均阅读量雄踞世界榜首。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很强的“实用理性”的性格。人们追求世俗生活中的实用,而认为“思想不能当饭吃”。几年前的一个统计数据表明,在中国,拥有藏书的家庭仅占总数百分之几。现在,消费主义和功利主义盛行,政治还偏要收编学术。这样的国度,能有什么学术研究成果?所以中国没有出现大思想家是正常的。数学家丘成桐说过,北京大学的教授的研究能力还不如哈佛大学的本科生。这不足为奇。北京大学百分之四十的师资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不入流的教授,而北京大学还要以百万年薪供养他们。台湾的李敖先生2005年在北京大学演讲时,只用了一个字总结北京大学——孬!

几年前,我还曾读到一条讯息,说中国的博士数量高居世界第三,但博士的学术成就或知识面差得可怜,水平远不如其它国家或“国际标准”。确实,咱们中国的博士只配作“士”,尚不能达到真正的“博”。不久前,教育部不得不对“博士泛滥”进行了整顿,仅辽宁师范大学就取缔了几十位教授的“博导”资格。眼见外国的博士有多少,咱们就得眼馋,就得批准多少来意淫一番?这是什么思想在作祟呢?

在“二战”中,德军围困斯大林格勒长达两年之久。德军每天对城里实施炮轰,妄图把这座伟大的城市从地图上抹去。通过一条秘密通道,苏联人才把少量粮食勉强偷运进了城里,让每人每天有二两面包的配额。市民们虽然食不果腹,却每天都要去图书馆获取精神食粮。德军炮弹在图书馆附近爆炸,却丝毫不能影响人们读书。读书期间,时而有人饿昏过去,趴在桌子上不动了。想想吧,这该是怎样的一个场面!这又该是怎样的一个民族!普希金、托尔斯泰、赫尔岑、高尔基、索尔仁尼琴……这个名单可以开得很长很长。俄罗斯民族养育了如此之多的伟人,这绝不是一件偶然的事。

去年旅游时,我曾乘过上海与杭州之间的“城际列车”。乘车的两个小时中,乘客们都呆呆地愣坐在那儿。整个车厢中,我只看见一个人在读书——一个外国女人。今年去“中国死海”旅游,又看到了类似情形。一个外国人认真地读着书,而其背景却是中国人正在大快朵颐。一个是摄取精神食粮,而一个是摄取物质食粮,其鲜明的对照反差,让人真是浮想联翩。

犹太人也是一个会挣钱的民族。世界的巨贾富豪中,有不少是犹太人,而且在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中,犹太人占的比例非常高。中国人难道不会挣钱吗?中国人不笨,也会经商。但是,问题不仅是经商。犹太人出过无数的思想大家,包括我们熟知的斯宾诺沙、弗洛伊德、爱因斯坦、柏格森、马克思、胡塞尔、茨威格等。1901-2001年共有68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犹太人(或者说犹太裔)有128位,其中获物理学奖的有39人、化学奖获奖者23人、生理学和医学获奖者51人、经济学奖获得者14人、文学奖获得者12人、和平奖获得者9人。中国人也会经商,却无法产生出世界顶级的思想大家。我相信,即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难为世界的思想文化有所贡献。

分数教育忽视灵魂的教育,已把学生的灵魂抽空。雪上加霜的是,提高分数的办法还是采用“训狗教学法”——迫使学生机械重复地做习题。这样的教育现状,能让我们培养出什么人呢?

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是如何伟大,可我们不知什么是伟大。伟大应该是一种气息,它与墨香一同从书卷里溢出来;伟大应该是一种深度,它从思想火花中折射出来;伟大应该是一种气节与风骨,它从精神气质中反映出来。我们这个长期受专制统治奴役的,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能在多大程度上是伟大的呢?

猜你喜欢

获得者犹太人读书
“非凡”朴赞郁——访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获得者朴赞郁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自尊
我们一起读书吧
历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读书为了什么
犹太人的生意经
逃票的方法
犹太人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