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邂逅 一段反思
2017-02-21徐治国
徐治国
前不久我和朋友遇到一位老匠人,60岁不足,经营着一家路边小店。老匠人的小店在一幢旧公寓楼里,不仔细根本注意不到这不起眼的小店。老匠人脸上挂着微笑招呼我们进门,“随便看看”。走进店里,四壁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皮鞋和千奇百怪的制鞋工具,在屋子的一角堆放着厚厚的皮料,眼前这一幕是我经常在设计杂志中见到的场景一一一问记载着岁月的手作工坊。出于好奇,和老匠人攀谈了几句,方才得知老匠人从业已经三十多个年头,墙上的物件都是老匠人的作品,有老作品、新作品,还有半成品。几句攀谈勾起了我对老匠人深入了解的浓厚兴趣,于是坐下开始闲聊……
我们在闲聊中谈到了“工匠”这个职业以及工匠的素养。老匠人在年轻时候也是一个意气奋发胸怀大志的文艺青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逐渐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要做什么、什么能做好,不是谁都能明白这些道理。老匠人放弃了成为一个伟大作曲家的梦想,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成为了一名出色的鞋匠。老匠人提到自己这几十年的境遇以及对行业、对人生的思考。在国内工匠是一个不太被别人尊重的职业,别人会下意识地觉得这份职业很低下,自然相对应的手作物品也是很低廉的。另外,在工匠这个行业风气不佳,经常存在恶性竞争的现象。工匠同质化十分严重,为了省事和跑量,匠人们会采取走捷径,放弃一些有价值的传统工艺,利用更加简陋的手法获取高额的利润。部分从业人员的素养不是很高,缺乏基本的诚信,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混口饭吃,对自己的手艺严重缺乏自信心。大家普遍自己瞧不起自己,觉得从事的职业就是一个低下卑微的职业。在国外情况大不一样,例如日本、欧洲国家,匠人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同与重视,匠人也非常热爱自己的职业,乐此不疲。反差竟然如此之大。
和老匠人的闲聊对我有所触动,不经意联想到平日生活和工作中的所见所闻。在工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工匠精神”似乎逐步被我们遗忘,我们该如何正确做出判断,找回物质匮乏年代的那份“工匠精神”。或许很多人和我一样存在同样的困惑,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讨。
在工匠行业中“工匠精神”的缺失
以下的两个典型案例是我亲身经历的两个事例。类似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它给我们启发。
案例一,城隍庙修包经历。
一次城隍庙修包经历让我记忆犹新,修包结果令我不敢恭维。包线没有扎在本该存在的位置,修包师傅的态度是”差不多就行”,这竟然是所谓的专业师傅。很多人会有和我同样的境遇,会觉得十分自然,或许大家早已被这种现象麻痹。看似很小的一个问题,同样的时间、同样的精力、同样的材料、同样的费用,为什么就不能为客户多考虑一点?客人之所以会去修补一样物品,一方面是觉得物还未尽其用,另一方面是对手边之物的那份感情,总是希望把对物品的美好依赖保留的更久一点。俗话说客户是上帝,可现实并不是这样,在某些方面社会导向变成金钱是上帝。城隍庙的这位修包师傅真的是冲着钱看吗?我看也没有,按照市场标准他的收费并不高,可是按照结果来看,我反而觉得物没有所值,修理水平没有达到基本的水准。(见包背带示意图)难道是行业水准在下滑?我印象中不是这样。难道是地域的差别?我想也不会偏差这么大吧!这应该是人的问题,工匠精神的缺失吧!
案例二,皮带打孔事件。
有一回,我拿新买的皮带去打孔。由于喜欢,需要找个专业的师傅做调整,于是找了一位专业的皮匠,把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为了避免差错,我还亲自在皮带上标注了皮带孔的准确位置。在短短的十几秒钟后,惊人的一幕发生了,皮匠麻利地帮我把三个孔打完了。接过皮带一看,三个孔有两个不在位置上,一条新皮带就这么毁了,和皮匠理论未果,只能自认倒霉。这样的尴尬事例在生活中常有发生,很多人和我一样会遇到同样的结果,如果不讲究,没什么大碍;如果比较纠结生活细节,那将成为心中永远的疙瘩。(见皮带孔示意图)
这不是工匠手艺的问题,而是“工匠精神”缺乏的问题,很多行业都有同样的问题存在。
在大学教育中也存在“工匠精神”的缺失问题。
在课堂上我常遇到的学生困惑:
案例一,“老師,这个我不会。”作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知识或者不会做的事都属于情理之中,如果这种“不会”的比例过大,我们就应该反思了,究竟是老师的教学方法出现了偏差,还是学生的学习方法该调整,在这个问题上老师和学生都需要“工匠精神”。
案例二,“老师,这个我做不来。”这个像小孩对大人撒娇的话语,我们要仔细分析问题的背后。为什么做不来?有没有尝试想一些解决办法,有没有努力去动手尝试过。其特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钻研精神缺失(工匠精神的缺失)。二,尝试过,的确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中的表现大部分都是前者。
案例三,动手能力薄弱。其表现是实践课程实物制作达不到预期效果。好的点子、有趣的设计概念无法通过手去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是工匠精神缺失的另外一种表现。
学生生活阅历不够?缺乏生活常识?这是在教学中始终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通过学生的日常综合表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现在的学生脑子比较灵活,但要具体的落实到执行上,很多人变成了纸老虎,无从下手。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出现不愿意主动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现象,这是我所遇到的情况,不知是不是普遍现象,需要探讨。如果按照现在的状况任其发展,我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无意义的。社会需要的是具备独立思考能力,能够有所担当,主动解决问题的高素质人才。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对这一现状、种种现象进行深刻反思,在未来的教育中该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成为教学的关键。尝试把日常教学中的种种现象和工匠精神作关联,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工匠精神”的严重缺乏,在日常教学中倡导“工匠精神”有其必要性,让学生学习前辈,把“工匠精神”装在心里并渗透到骨髓里,或许这是一种解决问题、改变现状的方法。
“工匠精神”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精神。如何找回“工匠精神”?
首先,修心,心到一切皆可。心分为:一、热爱之心,对自己的事业(学业)要充满热爱,只有真正熱爱自己的事业(学业)才有可能把事做好;二、责任之心,对待事业(学业)要有责任心,勇于奉献自己,敢于担负起责任,在前人的基础上把技艺发扬光大;三、耐寂之心,在人生旅途中要想有所作为,一定要耐得住寂寞,不骄不躁,要具备孺子牛精神,做到超凡脱俗。四、坚韧之心,在困难面前坚忍不拔,永不退缩;五、踏实之心,做事情无论大事小事都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认认真真;六、贪玩之心,对待事业(学业)要用贪玩的心态去面对,换句话说就是轻松面对,永远带着乐观的态度,猎奇的心态去钻研,去探索;七、活泼之心,遇事做事不可过于死板,灵活机动,特殊的问题特殊对待。
其次,练手。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匠人的手艺需要一双巧作之手,巧作之手需要通过岁月的磨练,十年磨一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通过岁月的打磨与沉淀,逐渐做到心手合一,把个人潜在的能量发掘出来,使手变得更加灵巧、有力量。让“工匠之手”在时光中变成“巧作之手”。
再次,练眼。每个匠人都拥有一双独特的慧眼,拿“精准、独特”去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在文学小说中经常会看到作者拿“鹰一样的眼睛”去形容一个人眼睛的敏锐程度。匠人的眼睛就像一架精准的测量仪器,例如米开朗基罗的眼睛,无比精准,他留给世人的精美雕塑作品,件件栩栩如生,这是长期用心练习的结果;印象派大师们的伟大画作,色彩斑斓,丰富统一,也是长期观察训练的结果。长期的细致观察造就了一双对物象准确捕获与精确辨析的慧眼。
最后,修术。通过修术把修心、练手以及练眼这三者粘合在一起。深厚的艺术涵养,丰富的人生阅历,别具一格的艺术见解,这些常被人们挂在嘴边的语句都得通过修术才能一一寻得。艺术家或者设计师的作品要想得到同行或世人的认同,唯有华丽的外表可不行还得兼备深刻的内涵,它和修术是息息相关的。
“修心、练手、练眼、修术”不是一两天的事,是我们一辈子需要关注、需要面对、需要思考的主题。“工匠精神”是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和能量,它使人对自己充满自信,使人对生活充满热爱,使人对事业充满韧劲。在教育中需要大力倡导“工匠精神”,重拾前辈孜孜不倦、任劳任怨的精神。每个人都需要在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位埋头钻研、勤勤恳恳、勇于挑战的工匠,找回早已被淡忘不断支撑自己的那份“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