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药实训基地建设运行绩效分析

2017-02-21周红

职业·下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绩效

周红

摘要:本文結合笔者所在学校的实践,介绍了制药实训基地建设运行及所取得的绩效、成果。实训场所的扩建、布局的调整、资源的整合、设备添置及师资培养,有效改善了实验实训条件,提高了人才培养水平,促进了学校发展,满足了企业需求,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绩效。

关键词:制药实训基地 建设运行 绩效

实训基地是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实践的重要载体,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重要特征。实训基地建设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是学校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就业能力和实践技能提升的重要途径。实训基地运行的绩效是指根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目标定位,对照相应评价标准,科学规范地对实训基地运行的过程和结果合理地进行综合评价。

笔者所在学校制药技术实训基地为2012年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2014年又立项为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项目。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建设,基地在硬件基础、软件水平、功能应用、运行管理等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满足了企业需求,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基地建设

1.建设思路

制药实训基地建设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以培养满足医药行业和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制药人才为导向,对接制药职业岗位群和专业技术领域,体现规范化、信息化等实训基地建设理念,全方位满足学生实验实训、仿真模拟训练、专业培训、技能鉴定的需要,能完全满足国家及省技能大赛方案中设备等的要求,承办市化学检验技能大赛,服务产学研,服务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区域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心、技能教学研究中心、技术创新推广中心和创业孵化中心。

2.设备配置

基地建成新制药实训大楼,计4000平方米,新增大型仪器设备9台套,其他仪器设备257台(套),模拟仿真软件43套,新增工位数200个;建成数字化教学环境,实现信息点全覆盖、百兆带宽到桌面,网络安全、运行稳定,实训教学和管理采用信息化手段。

基地设备配置的合理性主要考虑以下因素:①满足“服务学生、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宗旨;②满足企业对高职学生的用人需求,以及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满足实验实训的需要,确保实训工位;③设备选型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保证实训基地的教学实训设备先进,种类齐全,并在技术指标上达到现代企业生产一线设备的水准,使学生在校就能掌握生产一线的专业技能,毕业后即可上岗工作;④进行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以达到功能齐全、数量够用、价格合理、经济耐用;⑤体现信息化、现代化的特色。

3.师资培养

利用基地实验实训条件,加强对青年教师实践技能的培训,青年教师通过高级工技能鉴定、获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有效提高实验实训的指导水平;开展优秀团队、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利用基地实验实训条件开展科学研究,提高教师产学研、技术创新能力。

二、运行管理

1.管理制度

基地管理融合企业管理理念,渗透企业管理文化,机构、制度健全,执行规范、有效。有设施设备、实训耗材等物资管理制度,实训教师、学生等人员管理制度,劳动保护、安全操作等生产管理制度,技能教学研究、产学研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实施信息化管理。

2.教学科研运行

建立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多元评价体系,对接职业资格标准,强化综合实践能力考核。对教学文件、实习实训项目及相关资源、教学过程、学生实验实训评价进行信息化管理。依托基地开展技能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推广技能教学研究成果。

三、绩效分析

1.促进学校发展

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行,为制药类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促进了学校制药类相关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相关专业近几年均被评为省五年制高职教育特色专业,市重点专业;制药专业群被评为市重点专业群。

(1)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①以行业标准和企业的要求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成立了由医药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各专业的建设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提供咨询和指导。学校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与企业紧密合作,开发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校本教材,并在实施过程中及时增添新技术、新工艺。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渗透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技能证书考核要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

②以岗位技能训练为中心来安排教学过程。紧密结合企业的生产实践活动,精选教学内容,以“理论够用、强化技能”为原则,将课程模块化、综合化,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关联性,突出了理论为实践所服务的宗旨,强化实验实践教学,学生操作能力强。

(2)促进了实践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进一步改进实践教学方法,积极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验地点一体化等教学方法,并开展设计性、研究性实践项目以及教、学、做相结合的体验性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建立实训课程资源库,进行仿真模拟训练,通过工作环境的模拟和训练,强化了学生专业技能,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提高了实训教学的效果。

(3)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基地的建设,促进了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及教科研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基地专任教师主持国家级、省级及市级教科研课题数量、质量均有提高,在省市级技能大赛、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专业课两课评比中多次获奖。

利用基地资源,结合学生的科技兴趣开展创新教育,组织参加创新大赛,屡次获奖,专利申报逐年增加。

2.满足企业需求

基地依托职业技能鉴定所,开展了发酵工、压片工、制粒工、药物分析工等项目的中、高级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年培训及鉴定超500人次,每年为无锡及江苏地区培养五年制高职制药类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约300人,近年来中级工通过率100%,高级工取证率超90%。毕业生在企业得到广泛好评,就业率均超过95%。

3.推进服务成效

(1)服务地方,开展各类职工培训。基地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主动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外来员工解决技能培训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养力度,很好地实现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服务区域经济的社会价值,成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向企业输送技术工人的人才输送基地。

利用基地师资、设备等有利条件,为无锡市人社局和药监局开展全市医药人员药学(药品)初中级资格考试辅导培训、药师考前培训、继续教育、成人学历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服务兄弟院校,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及鉴定。主动服务兄弟学校,开展专业培训,为兄弟学校开展《药物制剂工》《医用商品购销员》《化学检验工》等工种技能培训、鉴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3)依托基地开展市级以上教学研究活动,多次承办市级技能大赛。

(4)服务兄弟单位,参与解决生产、技术难关,项目研发,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制药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科学运行管理,改善了实验实训条件、科研创新条件,提高了实验实训效果,为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开展提供了更好条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绩效
2015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营改增”对水上运输业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