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源于思思源于疑
2017-02-21李孟洁
李孟洁
[摘要]新型混合式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师不再只是站在讲台上授课,同时也要利用互联网+课堂的模式进行教学;在每个微课中导入“PBL”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方法,这不仅是教学手段的改变,更不仅是跟风追求时髦,笔者认为,新型混合式教学方法,是在用互联网的思维更有效、更科学的进行教学,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也对知识案例更新速度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将课程服务与协同练习结合起来,最大化每节课的45分钟。
[关键词]新型混合式 微课 PBL
自慕课、微课进入中国教育以来,学生们可以通过各种网站进行自主学习,学习途径多样、学习方法各异,如果不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合理改革,还只是一味站在讲台讲解、学生一味坐在下面听而没有互动会导致学生听课效率低,学习效果不佳。尤其是艺术类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艺术类课程有自己的特点。多练习重创作,将课堂所学知识点正确应用到作品中非常重要,是我们进行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微课”下艺术类课程的实践基础及教学效果
此次教学方法改革试验是在《中国传统装饰艺术》这门课上进行的(以下简称《中传》),选择此课程原因有三:其一,本人教授这门课程已有6年,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其二,这门课程的知识构架和章节设置适合进行微课的尝试;其三,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处于大学二年级,即熟悉了大学学习生活方式,也正是学习劲头儿大,作为配合教学改革的实施再合适不过。笔者在网络上拟了22个问题投放调查问卷,对艺术类大学生关于网络课堂做了调查,其中几个关键问题及数据结果如下:1、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的占到54.55%;其次是大三学生,占到25.76%;大一学生15.15%;大四学生仅4.55%。2、关于哪些学生会主动进行课下网络再学习,经问卷发现,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是在网络进行自学的中坚力量,学习比例占到57.58%,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也会自主进行再学习,学习比例也有30.3%。3、关于为何主动进行网络学习,37.24%的同学认为可以学到知识提高自身素养;21.97%的同学因为父母对自己的期望;19.59%的同学是为完成学分以后拿毕业证;13.8%的同学是为拿奖学金。4、关于每天课外学习的时间长度,39.39%的同学学习1-3小时;36.36%同学学习不超过1小时;24.24%的同学每天课外学习在3个小时以上。5、对于传统上课方式和网络学习哪个收获更多的问题,57.58%的同学认为是传统课堂;42.42%的同学认为是网络学习。6、关于网络学习有哪些好处,80.3%的同学认为方便快捷;57.58%的认为针对性强;46.97%的认为学以致用,更加实用;37.88%的同学喜欢网络的免费,33.33%的同学认为网络评价更加客观。
通过以上网络调研结果不难发现,大二的学生学习热情是最高的,成绩优异的学生一贯会把学习放在首位,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中等学生其实是网络课堂最能够争取到的忠实“粉丝”。学生课外学习时间并不是特别长,学习1到2个小时非常普遍,学习动力大都是认为可以学到知识提高自身素养,毕竟大学不同高中,主动学习才会获得良好的效果,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即便在今天新媒体时代,网络课堂如此丰富,学生们对于传统课堂的认可度仍旧是很高的,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论只是可以通过多途径获取,但实践中的经验和问题是需要课堂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探讨的。
《中传》课程一共四个章节20个知识点,知识点多,一味只结合课堂上的教学手段,分配给每个知识点的课上时间少,容易造成个别知识点理解不透彻;利用微课,不但可以把每个知识点制作成8——10分钟的视频,课下完成学习,增加了课上师生之间的讨论与作业研究的时间,对于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可以反复观看微课,加以区分和理解。当然,授课效果如何,学生作業是最有说服力的,以下是未导入微课的13级学生作业与导入了微课的14级学生作业情况对比:
二、基于微课,同时导入PBL后的成效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PBL是Project-based learning的简称一“基于项目的学习”。国内,关于“PBL”,有“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课题的学习”、“课题式学习”和“专题式学习”等多种不同译法,但较为通用的译法是“基于项目的学习”。PBL的精髓体现在交融互动的三个方面:
(1)学习方法——以问题为导向、项目为组织的学习方法。以14级《中传》课程的考试作业为例来看PBL教学改革的成效。首先了解考试作业内容及要求:结合比赛,利用中国传统元素及其再造方法进行主题性应用创作。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此次考试作业,每组人数不超过5人。在此考试作业以前,已经针对各知识点进行了相应的练习作业,最后考试作业结合赛事——武汉文创礼品设计,即可以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为前期理论学习做最后的综合性运用提供了理论联系实践的空间。
(2)学习内容——将知识点以微课形式发布在云班课中,超越传统的学科单一化,避免因知识点多而细造成知识的局限性,在作业的过程中需要运用理论来分析问题和探索问题,但设计类学科更需要加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
(3)学习的社会性——人和环境互动的学习形式。考试作业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鼓励合作精神,培养学生交流、参与、组织管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这也是一个创造新知识的重要过程。
从课程结果来看,学生们较喜欢这种形式的课堂设计,认为即不枯燥又学以致用,实实在在的激发出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动力,小组学习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互相学习和深度反思的能力,这种有共同目标的社会性学习很大程度上能促进学习者反思能力的提高,从其他同学身上可以相互学习,看到自己所不具备的优势,对以后的个人发展也很有好处。课程结束后,举办的作业展也获得师生的一致好评!
三、新型混合式教学方法是否适用更多艺术类课堂
今天,我们要培养具备全面素质,有思想、懂换位、能交流、善互通,具有融会贯通能力的艺术学生。培育这样的艺术设计人才,需要老师们也紧跟时代步伐,改进教学方法,利用微课及多种教学形式,使课程处于良好的引导和学生自主吸收营养的环境下,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时间引导学生学习。“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懂得学习原理,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真正是从教学生知识到教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在设计行业更良性的进行发展。
新型混合式教学方法对于其他艺术类课程当然适用,可以尝试在其他课程进行推广,例如史论课、设计方法、软件应用等知识点较多的课程,都可以尝试推行。教师要破除思维定势,扩展思维广度,才能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唤醒创新意识,最终起到刺激学习兴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