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电气制图教学模式的创新

2017-02-21陈琛

职业·中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创新策略教学模式

陈琛

摘要:电气制图是电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也是学生今后从事电气技术相关工作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技能。本文主要分析了电气制图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并提出了几点教学创新策略,以供电气制图教学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电气制图 教学模式 创新策略

一、电气制图课程的特点

电气制图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工程应用价值亦非常高。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涉及电气制图的方法、技巧和国家标准等。

电气制图课程通常在专业二年级开设,这时的学生已经接触并学习过电路、电机学、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此时开设电气制图课程,可以顺利地将学生引入电气工程设计领域,为后续学习更加复杂的电力系统专业理论以及实践设计课程奠定基础。

二、电气制图课程的教学现状

传统的电气制图教学中,一般是教师边示范画图边进行理论知识讲解,之后留出一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亲自画图练习,而教师负责从旁指导。这种机械化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极易犯困或开小差,进入练习环节后又不知从何画起,而教师只能给有限的学生提供指导,往往顾此失彼,导致一节课下来仍有很多学生一无所获,整节课堂的教学效率极其低下。

另外,当前的电气制图课程重理论、轻实践,多数课程都在机房里进行,而实践课比例较低,学生很少有机会练习印刷电路板的实际制作方法,导致很多学生只会依葫芦画瓢。虽然能够依照图纸画出原理图、生成PCB,但对于这些电路图如何应用到印刷电路板的制作之中并不十分清楚。

三、电气制图教学模式的创新

1.教学内容方面

通常企业在承接一个项目后,会由机械工程师和结构工程师进行项目机械结构的设计。而机械设备需要电气系统来驱动和控制,因此机械结构需与电气工程师协同设计。

电气工程师要根据控制对象,绘制电气原理图,通过计算,选择电气元件的类型、型号、供应商等,再进行采购;完成采购工作后,需要对电气元件进行排布,设计电气控制柜、控制面板,并确定如何安装等问题;根据设计结果,绘制电控柜的效果图和加工图,外协加工;完成加工后,电气工程师进行元件布置和接线,然后进行调试。

在这个过程中,电工类专业毕业生需要掌握电气原理图、电气元件布置图、接线图、明细表制作等一些基础制图技能。同时要熟练使用三维机械设计软件,进行机械电气协同设计,绘制效果图和加工图,才符合现代企业的基本要求。

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要熟练掌握所有的软件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教学内容主要突出AutoCAD的电气原理图、电气元件布置图、接线图设计,加上三维结构设计软件中其中一个到两个软件的结构设计学习。

2.教学方法方面

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手段来开展教学工作。例如,刚刚接触本门课程的学生专业知识缺乏、立体几何概念模糊、空间感较差,应借助多媒体工具,把一些语言难以表述清楚的内容用软件动画的形式直观呈现出来。同时,可以借助模型、挂图等进行展示,或者直接进行现场演示,充分发挥实践指导的效果。此外,学校也可以购置一批PCB工业制版设备,在课堂上模拟车间作业情境,让学生近距离观察PCB制作生产过程,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3.教学形式方面

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避免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灌输,积极引入项目化教学方法。首先,授课前应给学生预先布置一些任务,用任务驱动学生去预习、分析和讨论。

其次,当学生完成给定的任务之后,教师应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肯定,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持久学习的兴趣。

再次,在讲课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使用启发性、互动性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唤起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欲望。

4.能力培养方面

在电气制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投影基础与国家标准的讲解,还应该增加一些与本专业实际应用密切相关的内容,培养学生用绘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经常性地展示一些电控机械,或者拆掉一部分零件让学生进行测绘和实践,让学生接触一线生产中最实用的绘图技能和知识,增强学生电气制图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四、小结

综上所述,电气制图教学对电工类学生的专业学习非常重要。但当前电气制图教学存在教学模式机械化、实践教学不足等问题。对此,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措施,以促进电气制图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创新策略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网络环境下烟草企业营销创新探析
基于新形势下的企业管理创新策略研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