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与整合探讨
2017-02-21郑娜
郑娜
地理学科是高中学生所必须要能够掌握的一项知识,随着我国环境的不断变化,地理相关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而高中地理学科中的知识是专业学科的基础知识,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理解,才能够在以后的发展中更加顺利的从事相关研究。此外,在对学生进行地理学科教学的同时渗透环境教育,可以使其更好的关注自然、保护自然,进而打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
何为环境教育呢,就是通过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作为教育的切入口,以解决实际中的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的的培养一代具有较高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的学生。在教学的活动中主要列举是近年来来所出现的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所引发的一些自然灾害进行阐述,这样,就能够在进行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有一个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简而言之,环境教育就是一个以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活动。
如何才能够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呢,首先要能够在教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一个渗透,地理课堂是主要的教学方式,故而也是环境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在课堂的讲解中,既要能够包含很多的地理知识内容,也要能够对教材进行一个有效的分析,利用教科书中的内容对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进行一个激发,在教学中尽量将其中所蕴含的环境教学因素进行发掘,保证地理教学说服力的同时,也让环境教学得到一个充分的发挥,促进环境教学目的实现。例如:《全球气候变化》中,可以通过一些动画元素来让学生意识到全球变暖问题,然后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全球变暖的主要導致因素,即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所导致的。在此为基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对全球变暖的一些图片进行查阅,并播放教学影片《后天》,以此来引起学生的深思,激发学生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的生活,具有环保意识的生活。
其次是要能够在一些课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地理课堂是具有一定的实践课程的,在课外实践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利用学生所学到的一些环保知识实时的组织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活动,例如在世界环境日中引导学生宣传环保的意义,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学学生如何环保的进行生活,这对打造一个完美的环境教育工作具有积极作用,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各项环境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当中,如草坪垃圾的拾取,多种材料的回收和利用等等,通过各个实践内容来让学生掌握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极大的增强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唤醒其责任意识和社会意识。更加紧密的将日常的生活与课堂所讲授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在此方面最为简单的活动就是,教育学生能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意识做起,做好日常垃圾的分类工作,节约水电资源,坚觉不食用垃圾食品,实施光盘行动,坚持以绿色的环保行动来更好的维护社会中的环境资源,更好的提高人们日常的生活品质。
最后要做好校园课程中的环保教育工作。校园的地理课程是学校特有的一个课程资源,尤其是在内容方面,更是保罗了各个区域的资源,所以,教师要能够将这一优势进行利用,带领学生进行素材的收集工作,以能够更好的挖掘出课程资源背后的故事,也能够利用课本中的知识,让学生更加详细的了解自己的家乡,熟悉社会,更好的接收环境教育。例如,可以让学生利用寒假以及暑假的机会,开展地理知识的基础调查工作,并写出自己的调查报告,在学期放学前,教师可以将学生地理环境调查报告的课题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或者分组的形式进行开展,在此次活动中,其课题的题目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比如可以是学校的自然资源分布以及开发的状况调查,并收集此期间的案例。可以是对当地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导致人口变动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和探查;比如可以是对当地主要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当地的主要危害进行探究,对其治理措施进行简要的概述等等;此外,还能够对当地的生物资源分布情况以及物种变化进行分析,以及物种的存留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对自然的调查过程中开拓了视野,极大的增加了见识,从而在高中地理课堂中能够更好的学习相关的知识,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更好的学以致用,增强自身的忧患意识,以身边的事物来对周边的人产生影响,关心家乡、社会的一草一木,留恋地理的一景一物,并且在调查和收集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对学校地理课本中的知识进行一个梳理,达到更好的教育成果。
高中地理的学习主要是以环境教育为主要方式的进行教学活动,而环境教育的主要事实方式有三种,其一是将环境教育的意识渗透到地理学科的教学环节中,这种化整为零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融会贯通的进行理解;其二是通过人文的教育让学生们能够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明白自己的责任,以能够对学生的意识和思想产生影响,其三是要让学生能够通过一个问题进行一个多方面的思考,达到全方位考虑的目的。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