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P、流量、粉丝文化没有原罪

2017-02-21孙佳山

环球时报 2017-02-21
关键词:文化娱乐影视剧流量

孙佳山

前段时间,国内有媒体刊登了对宋方金、汪海林和余飞三位编剧的采访,提到目前影视圈的种种“乱象”,特别是圈内90%以上的从业者3分钟内必谈IP,有些影视公司在买下IP时甚至都不知道小说内容是什么。这篇采访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也引起不少网友共鸣,纷纷将国产影视剧低质量的矛头指向IP模式、以流量为导向的投资思维以及与之相关的粉丝文化现象。

有必要予以澄清的是:IP模式、粉丝文化、流量思维本身没有原罪,它们只是文化娱乐工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正常商业模式和文化现象,在美国、日本等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已出现多年,并依然有着很强的现实影响力。现阶段国产影视剧的种种乱象,主要还是根源于我国文化娱乐工业总体低水平,且发展严重不均衡的现状。在纷争和喧嚣背后,也掩盖了当前文化娱乐工业在迭代周期中的两个关键转型。

第一个转型,是文化娱乐工业编剧创作模式的转型。近期,《大明王朝1566》经过修复后重新播出,引发了广泛关注。以刘和平为代表的上一代编剧,用作家作品论式的方式所创作出来的影视剧质量,似乎要远远高于被认定是在IP模式、粉丝文化、流量思维下所生产出的当下影视剧。然而问题在于,在当前中国电视剧行业的现实语境下,包括刘和平的另一部经典作品《北平无战事》在内的一系列“大剧”“正剧”,正陷入到几近无一例外不能盈利的困局。显然,上一代编剧所津津乐道的“几年磨一剑”式、“小作坊”式、作家作品论式的创作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的电视剧市场环境,并逐渐被淘汰。因为我国文化娱乐工业总体水平较低,且发展严重不均衡,尚不具备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编剧人才梯队和培养模式,就造成了老编剧被“过度”透支,新人又不能“接班”的尴尬现状。

第二个转型,是我国文化娱乐工业的消费主体,正在由传统的“大妈”过渡到网生代群体。以《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为代表的IP剧,显然就是专门为网生代量身打造的文化娱乐工业产品。上一代编剧创作模式虽然打造了一系列艺术精品,却并不了解在新媒介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网生代们的实际需求,更遑论为他们制作出质量稳定的文娱产品。从《甄嬛传》《琅琊榜》到《欢乐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等,在短短四、五年不到的时间里,为网生代的不同层次需求所拍摄出的IP剧,也同样在涌现出精品。这充分说明,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行业现状下,以电视剧市场为代表的文化娱乐工业,正在快速淘汰和自我更新。这并不是什么道德上的自我约束,而是在电视剧行业正濒临崩盘的危局下,残酷市场选择的结果。

此时此刻,一部大制作的电视剧动辄几亿,一线卫视每年购买电视剧的预算已经高达几十亿,正一步步受到关注,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很多杂糅、错位的呼声和诉求。我们应充分重视当下文娱生态迭代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因为这不仅是我们不能回避的现实,或许也是我们能否真正挣脱这一历史周期的唯一途径。▲

(作者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猜你喜欢

文化娱乐影视剧流量
过去的一年开启了“流量”明星的凛冬时代?
跟着影视剧学育儿
流量大变局
影视剧制作方需提高隐私保护意识
GAFAT新格局
戳破泡沫不能只靠自然选择
“城中村”农民文化娱乐生活存在问题研究
三大运营商联手阿里巴巴酝酿推出“流量钱包”
两条路线连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