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安全)警察”培养模式探索
2017-02-21唐洪魏琴
唐洪,魏琴
(湖北警官学院治安管理系,湖北武汉430034)
“食药(安全)警察”培养模式探索
唐洪,魏琴
(湖北警官学院治安管理系,湖北武汉430034)
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关系到老百姓的生命与健康,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以《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为核心的行政法规体系,下一步的关键是如何落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形成中国特色的食药安全监管体系。公安食药安全执法部门要站在事关大局稳定的高度,发挥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与技术优势,不断提高食品药品安全预警、防范和处置能力,加强食药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严打食品药品犯罪。人才队伍是做好食品药品犯罪防范工作的基础,如何培养一支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食药(安全)警察队伍是公安机关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紧迫问题。公安院校应从人才培养的要求与定位、课程体系设置及其他创新配套措施等方面探索如何构建食药(安全)警察这一新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公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食药(安全)警察”;课程体系设置;创新措施
在十八大会议上,党中央作出了重点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战略”的决策,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被提升到全新的战略高度。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是指违反《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有关规定,依据《刑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它们不仅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而且危害了社会的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恶性案件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它一方面破坏了国家对食品药品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侵害了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安全及其健康权利,危害了公共安全。近年来不断发生的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如“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塑化剂”“毒胶囊”等,引发了公众对国家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体系的质疑和拷问。经过长时间的酝酿,从2013年起,我国从中央到地方相继成立了专门打击食品药品犯罪的“食药(安全)警察”机构。这支覆盖全国的、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的专业执法队伍的成立,体现了公安机关积极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是为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构建了有力的刑事保护屏障,是从源头上对食品药品安全犯罪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治理。
近20年来,英美等发达国家在较大幅度地裁减从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的同时,却增加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技术人员和打击食品药品犯罪的专业执法人员。如在全世界影响巨大,有“美国人健康守护神”之称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该机构不仅依托化学、医学、药理学和食品工程学等学科从技术上为监督管理提供高效科学的支撑,而且组织上万名身着统一制服并配备先进警械武器的执法者在生产厂家、商家、市场一线巡视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迅速主动出击。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对食药(安全)警察专业人才的培养也非常重视,强调应用型、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而言,中国食品药品安全管理部门专业技术落后,执法力度单薄,行政管理人员居主导地位,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执法人员占比低,呈“倒挂”现象。2011年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中行政管理人员约5.3万人,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执法人员却只有3万余人,其中具备专业检查资质的上岗者仅1.5万人。除了人员构成不科学、不专业外,在执法的力度与规范性上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虽然各地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都配备了专门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的稽查力量,但是在实际执法操作中,应该移交给司法机关的案件却很少移交,广泛存在着以行政处罚措施代替刑事司法处罚措施的“以罚代法”“以行代刑”现象。这种不规范的执法行为最直接的后果是降低了食品药品违法犯罪的成本,整体上削弱了对此类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
近年来,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接连发生并被媒体曝光,进而引起了公众对该领域安全状况的质疑甚至恐慌。因此,打击食品药品犯罪作为一个新的公共安全问题被提上政府治理日程,而在打击食品药品犯罪活动中,公安机关被定位于重中之重的位置。在此背景下建立的食品药品安全警察队伍是在公安部门下专设的一支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案件侦查力量,是专门针对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活动的侦查办案人员,他们被形象地称为“食药(安全)警察”。这一专业执法队伍的建立对食品药品制假、售假行为实现了更有效的打击。“食药(安全)警察”被赋予了人身、财产强制权,其直接办案有利于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的无缝对接,对违法生产经营者更具震慑力。
当前,面对食品药品安全的严峻形势,作为公安人才培养的主要部门——公安院校必须认真思考,如何紧跟社会新需求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如何借鉴、学习相关发达国家培养专业执法队伍的模式。“食药(安全)警察”这一新警种的出现,对警察队伍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安院校需要积极探索如何结合我国食品药品管理现状与公安现实,创新大数据背景下“食药(安全)警察”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一、食药(安全)警察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与定位
(一)食药(安全)警察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食药(安全)警察(侧重于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案件的查处与食药领域的安全防控)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食品药品犯罪的防范与治理工作对该岗位人员在基本素质、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等方面协调发展的具体要求,以食药(安全)警种人才的培养为导向,以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教学内容为基础,构建既符合社会公共安全需求,又符合学生个体成长与发展规律的一种教育或教学模式。衡量“食药(安全)警察”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科学与否的标准是:在此模式下培养的公安专门人才是否符合社会治理与公众安全的新需求。在当前形势下,培养食药(安全)警察专业型应用型人才的指导思想可以表述为:“以培养基本素质为基础、以培养与食药(安全)警种岗位匹配的工作能力为中心,使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警察院校与公安一线用人部门、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学历教育与职业能力培训相互融合,打造立体型专业人才”。
当前冲击公众食品药品安全防线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链条隐蔽、手段多样、专业性强,这就需要食药(安全)警察对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案件具有更高的专业识别、鉴别与鉴定能力;同时也要了解信息化时代出现的新侦查方法,达到对侦查工作涉及的计算机综合技术的一般掌握与特别应用水平,然后通过科学化鉴别、信息化侦查及各类技术手段和专业性执法来预防、打击食品药品犯罪。结合社会需求与该警种的专业特点,食药(安全)警察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实现“基础牢、横切宽、实用专、能力强、创新广”的培养目标。
“基础牢”,是指要强化学生的基本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现代化基础素质的培养,包括打牢计算机综合应用基础和外语听、说、读、写等语言学习基础。“横切宽”,强调培养中既要重视公安院校独有的纵向专业教育,又要对学生加强作为预备警察、作为未来社会工作者的横切面通识教育。“实用专”,是要以学生毕业后面临的食品药品安全执法这一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岗位最需要的“知识点”、“能力点”为教学核心目标,以此构建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做到学以致用,从专业教育上体现实用性。“能力强”中的能力,主要包括基础思维与文化能力、普通公安工作的基本能力和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岗位的专业能力。这三种能力是循序渐进的关系,逐层加强。“创新广”,就是通过四年本科的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奠定学生毕业后从事食药犯罪防治工作的专业基础,并能在此基础之上广泛地创新执法手段,通过创新形成能够与警种、社会发展、公众安全需求相匹配的动态执法能力。这也是对食药(安全)警察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要求。
(二)食药(安全)警察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
为了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与执法人才的教育质量,食药(安全)警察人才培养应重视以下基本环节: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加强专业建设和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倡导教学科研融合;完善内部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同时,应体现公安院校的办学特色,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结合食品药品领域违法犯罪案件的办案实践,从培养思路、专业架构、学习机制、受训对象、内容形式、师资保障、工作领域等方面入手,打破学科专业间的壁垒,培养综合性人才;以个体能力为本位设计课程,并以创新思维来打造适应社会变化的柔韧型、情景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促进学生群体中个体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实现“基础牢、横切宽、实用专、能力强、创新广”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该培养模式将合格的食药(安全)警察定位为:具有良好政治素质、法律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具有严明的组织纪律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系统掌握经济犯罪侦查与食药犯罪侦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国家食药犯罪侦查政策与法律,具有较强的实战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胜任经济犯罪侦查、食药犯罪侦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治安等部门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他们是针对食品药品违法犯罪的专门警种,将形成专门打击食药犯罪的强有力的“拳头”,使行政执法和犯罪侦查能够有机衔接,并消除区域界限,形成对食品药品安全的全方位监管及各环节打击的常态机制,实现更高效的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在人才培养上,必须充分考虑食品药品犯罪预防的专业性与打击工作涉及学科的多元性。因此,还需要对其加强侦查技能、执法素质及心理素质的全方位培养。
二、食药(安全)警察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设置
在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课程体系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选定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之一,而系统的食药(安全)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涉及专业理论知识教学、专业实验操作教学、食品药品安全的“防、查、鉴、治”各难点问题的专题讨论、食药相关监管部门及相关生产企业部门实习、服务社会等诸多环节。这些教学环节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专业层次逐步落实。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课程体系的基本设计
课程体系的基本设计是,重视公安专业教育中的通识教育,构建“基础统一,先通后专,通专结合,专业深化”的课程体系。
“基础统一”,就是把培养学生社会人的基本素质与公安工作基本能力的课程统一进行设置;“先通后专”,是指在“基础统一”并巩固公安专业通识教育后,下一阶段教学要确定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的专业方向;“通专结合,专业深化”,是指在公安专业通识教育与食药专业方向相结合的基础上,强化、纵化、深化专业领域教学,以提升学生专业化技能,尤其是对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识别、鉴别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对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案件的专业侦查能力。
根据课程的不同性质与特点可以划分为:公共基础课、公安专业核心课、公安专业方向课、实验课、实践环节等五大模块。
公共基础课程一般包括三方面:第一,政治理论与职业道德理论课,如马列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政治经济学等;第二,以计算机运用、英语听说读写为核心的通用基础能力类的课程;第三,法律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法学概论或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刑法、行政法、民法等课程,尤其偏重于公安刑事和行政执法的程序与规范、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食品药品常识》《食品药品基本鉴别及检测法》《伪劣食药犯罪侦查》《食药环安全监管法规解读》《假冒侵权食药犯罪侦查》《环境犯罪侦查》《访谈技巧》《网络调查与计算机取证》等课程内容。这些课程的设置目标是培养食药(安全)警察岗位应具备的能力,一方面是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的识别能力,另一方面是信息化背景下食药违法犯罪案件的侦查能力。在食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应该着力推行案例教学法,按教学目标的要求建立类别较完备的案例库,加工和设计分析系统,使学生通过对食药违法犯罪案例的分析、综合与评估,强化对所学到的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以后工作中的预见力与承担力。
专业方向课:以治安学、侦查学、法学相关公安专业类学科为基础,设置《公安学基础理论》《治安管理学》《侦查学导论》《刑事侦查技术》《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信息学》等公安专业课程。除了食药安全的检测与管理专业技术知识的教学外,还要整理出食药(安全)警种人员从事此特殊工作起码的基本执法规范和必须知晓的行政、刑事相关专业知识并进行重点讲授。例如,食药(安全)警察工作可以划分为刑事执法、行政管理与执法两大类。因此,食药(安全)警察的工作内容既包括执法,又包括管理和服务。那么该警种在执法中最应具备哪些能力?管理和服务这一块又需要具备哪些能力?这些问题的解答决定了课程体系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比如,刑事执法课程设计之前,就要先确定警察在食药安全案件的刑事执法中的能力要求。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定程序办理食药违法犯罪案件需要具备勘验调查、访问记录、固定证据、取证、缉捕等能力。以上能力就可以作为刑事执法这一板块课程组合和重构的主要依据。
在食药(安全)警察专业的课程设计上,既要做精核心的专业课程,又要打破公安各相关学科专业间的界限,重视公安专业通识教育,以能力为本位来设计课程。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公安知识面,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学生毕业后工作岗位的选择过于狭隘。在课程设置上,也要根据社会发展与公安工作变化的特点进行创新。可以结合各地公安机关大力推行的“打破警种界限、深化协作方式”的“四侦一化”合成作战警务模式,对侦查学、治安学下面的各类分支专业课程进行整合,避免出现学生知识面窄、知识结构过于简单及学科内容交叉重复、浪费教学资源等现象。通过整合课程来打通不同专业与学科之间的通道,开发并完善公安工作综合性课程体系,奠定学生从事基层公安工作的基本功底。基础课程、公安专业核心课程一般设置在第一、二学年,以统一基础。专业方向课程则从第三学年上学期开始设置。当前全国各公安院校设置的专业方向课程主要包括:刑事侦查、刑事技术侦查、国内安全保卫、经济犯罪侦查、视频侦查、治安管理、交通安全管理、网络信息安全、司法鉴定技术等。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依据是明确各类警种的专业岗位要求和能力定位,制定相应的能力分解表,然后进行合理整合,设计出“独立而不孤立”的专业课程。第三学年下学期开始培养学生的岗位专业技术能力。教学部门可以联合相关部门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社会对食品药品安全执法的现实困惑,预测公安一线部门对食药(安全)警察专业执法人员的重点需求及警力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设置与食品药品安全治理需求相衔接的专业方向课程,对学生食药违法犯罪案件调查发现与侦查处置能力进行专业化、精细化的教育与培训。
第四,实验课主要是针对食品药品基本安全检测、鉴定方面展开的实验教学课程。课程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食品分析课程,主要是从食品卫生、食品农药残留量、食品添加剂等方面介绍食品安全标准质量的检验;第二部分是药品分析课程,包括药学基础、假劣药外观鉴别检测、近红外检测、试剂快速检测方法等;第三部分是环境监测课程,主要包括土壤、大气、水中污染物的检测方法。通过分析从各类不同环境中提取的矿物质元素含量,检测出环境是否受到严重污染以及被污染的基本类型、等级与状态。实验课中的检测样品(如动物肉、奶粉、食用油、酒水、药品等)可以直接在市场上随机抽样购得,都是与公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实验样品选定后,通过实验来检测猪肉是否含瘦肉精,米线是否含二氧化硫,奶粉的蛋白质、脂肪含量是否达到国家行业标准、是否含有三聚氢氨等有害添加成分,食用油中是否有致癌的黄曲霉素,酒水是否勾兑工业酒精;鉴别食物(如蜂蜜、猪鸭血等)真假,测药品有效成分、有害成分及原材料组成等。要求学生在学习检测知识后必须独立完成实验,对测定实验中呈现的普遍现象与特殊现象,要能独立地分析原因并寻找规律,找出各类普遍性食品药品安全隐患与突出的食品药品犯罪问题。
关于该专业的实验课教学有以下两个要求:首先,实验教学在训练学生测定的准确性的同时还要加强检测实验速度的训练。因为在食药安全执法工作实践中,不仅要求测定结果的准确度,而且需要快速出具实验结果报告。比如,在实验中可预设,某地突发群体性食品中毒致伤致亡事件,食药(安全)警察稳定公众恐慌情绪的社会压力大,必须尽快测出主要致毒致害成分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实验情境的设计,训练学生在保证实验结果准确度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实验速度,这类实验课极具现实价值。其次,实验教学中要注重与课堂理论教学的结合。把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实验后安排专题讨论课,实验课教师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布置课后思考题,使学习从实验室内延续到实验室外,使实验教学更有针对性,从而多途径、多形式地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其由被动听课、做实验转为主动对专业领域未知知识进行探索。如可设计某地农药厂运输化学品车辆发生泄漏事件,组织学生讨论该如何开展紧急调查,如何从专业的角度选择最小风险方案以降低或化解此类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给社会带来的安全风险。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食物、药物个体及群体性中毒事件以及急发的环境污染事件,如何采用检测鉴定分析技术做出快速而高效的检测和处理,应该作为实验课专题教学与讨论的重点内容。这种针对性较强的实验教学要与食品药品行业实际情况相融合,并且紧密结合当下先进的、科学的分析技术,通过专业技术支撑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效力。
实践环节在公安教学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教学环节,通过强化实践教学与训练可以切实提高学生专业运用能力。若要彻底改变实践环节附属于理论教学及独立性差、专业性弱的局面,必须设计周详的实训计划、实训大纲,并将现场模拟、案例仿真、部门实习等实践环节的课时比例提高到占总课时的40%—50%,逐步建立、完善相对独立且紧贴公安工作现状的实践教学体系。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的是学以致用,要周密制定假期、实习期安排学生到食品药品生产企业实习及到公安食药侦查部门、食药监管行政部门实习实践的教学计划。这是培养食药(安全)警察这一应用型实战型人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专业教学部门与公安食药侦查部门、食药监管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生产单位等要建立长期、紧密的联系与合作关系,要大力加强校局合作、校企结合,构建规范高效的实习实训基地或平台,形成交流与合作的长效机制。通过学生的实习实践,可以加强教育培训部门与一线企业和执法单位的合作交流,真正实现专业培养领域与社会前沿需求的无缝对接。
(二)五大课程模块的设置与比例
构成课程体系的五大模块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各自具有不同特性与功能而在课程体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应根据培养需要在学时的安排与分配比例上有所区别和侧重。公共基础课程着重培养的是基本素质与逻辑思维、法律判断、文书写作等通用能力,食品药品安全的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定位于培养食药(安全)警种的执法基本能力、执法素质和岗位技能。公共基础课程和少量的公安专业核心课程应安排在第一学年;公安专业基础课、公安专业核心课应安排在第二学年;专业方向课程应安排在第三学年的上学期进行;综合实践环节应安排在第三学年的下学期进行;实习可以从第三学年上学期放寒假开始,实习可提前一个月结束,让学生回校思考总结在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第四学年在校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学习,完善提高专业应用能力。课程体系的前四个板块可按4:3: 2:1的课时比例分配,即公共基础课程课时占40%,公安专业核心课程课时占30%,专业方向课程占20%,实验课程占10%。所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应逐步达到1:1。该模式的关键是如何构建科学而实用的食药(安全)警察人才培养的专业核心课程。其既要体现“横向拓宽”与“纵向理顺”的培养理念,横向上打破专业学科间的壁垒,纵向上改变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一传统的结构区分,理顺课程内容体系、解决课程内容重复交叉问题;又要突出食药(安全)警察执法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点与基本能力培养,由过去的“学科本位”转变为“能力本位”。
三、与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创新措施
食药(安全)警察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达到当下公安改革的预定目标,必须要有系统的配套措施,要从教育理念、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评估标准、师资队伍的选拔与培养以及专业投入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与创新。
(一)创新教育理念
在教育理念上,要从过去重理论轻应用的培养思路中走出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教育的基本规律。学校培养人的体制与机制应该主动适应市场、社会、行业、区域的需求,所以公安院校要打破“围墙”,多听听公众的呼声,多了解公安一线部门最缺什么能力的人才。培养人才的过程(生产线)要手段先进、思路科学、质量可控。学校(工厂)体制的构建,要以为教学(生产)服务为目标。
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教书”,而是要通过“教书”真正达到“育人”这一教育的终极目标。所以,我们不仅要培养专业能力强的技术型、实用型未来警察,更要教育出对公众和社会具有悲悯情怀、责任意识和职业良心的积极向上的“年轻人”。所以,要引导学生利用专业所长多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增强其专业使命感与职业责任感。另外,在完成课堂教学、实验室实验、社会相关部门实习实践等教学环节的同时,可利用休息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与社区、中小学校、农贸市场等单位合作,走访了解附近居民的饮食安全、健康状况,宣传食品药品安全方面的知识,传播健康安全生活的理念与智慧,以此类活动促进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意识。通过这些公益活动,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食品药品安全保卫与治理工作是关系到群众生命与健康的头等大事,也是深受公众关注的事情。由此,从感性和理性上不断强化这些预备警官的职业责任感与社会担当意识。
(二)创新教学内容、方法、手段
公安教育工作者要结合“互联网+”时代公安工作的新要求、新方法,及时探索教学体系的创新,注重提升学生的执法能力。在教学中,要加强对新方法、新技术的传授。除了传统的打假方法和手段外,当前出现了不少新的监管技术。如“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它可以通过非接触自动识别目标获取数据,可有效地加强对药品、食品销售过程的跟踪与监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在教学中探索研究并传播这类新技术。让学生了解食药安全管理的前沿技术与动态,可极大地提高学生对不断更新的现代化的职业技能的学习兴趣与积极主动性。
在实际工作中,受机制等因素的制约,食药案件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还不够畅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食药违法犯罪案件的査处。所以,还需要创新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研究如何完善食药安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信息分享机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打破警种界限、加强警种间的合成作战,如何跨越行政区划加强区域合作甚至国际合作,如何快速有效地搜集食药安全涉案信息等问题。
(三)创新教学评估标准
要树立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的教育质量观和学习质量观。教学的评估标准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教师的评估。如,制定以能力为本位的、科学的评估体系,将教师是否采用了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教学,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效果与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再如,将对教师的评价由单一的课堂评价、单一的学生打分转变到综合评价的轨道上来。综合评价既强调同行专家的评价,也强调学生测评。同时,重视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特别是专业教师要逐渐成为双师型教师,要有一定的实践办案能力。实践办案能力应成为评价教师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另一方面是对学生成绩的评估。对学生成绩的评估与考核应改变单纯地以期末笔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考评方式,建立以岗位能力为本位的考评方法。教学评估中要做到笔试、模拟案件处置能力测试、实验准确性能力与速度测试,案例分析报告、答辩等多种考试方式相结合。尤其是要研究如何对学生进行食药(安全)警种岗位职业能力测试,并颁发能力资格等级证书。总之,教学评估工作应实现由评估整体向评估个体转变、由评估结果向评估过程转变、由评估外显性指标向内潜性指标转变。
(四)创新教师队伍结构
从以下两个方面创新教师队伍结构,是比较符合当前公安教育实际的做法。第一,培养通专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通”即有宽的专业知识面;“专”即有一个专门的特长。该类教师能够通过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深入教学研究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第二,选聘实际部门有教学能力的人员为教师。学校要架起一座和食药侦查实战部门、食药安全行政监管部门沟通的桥梁,从而可以根据需要选聘公安实战部门、行政监管部门的专家作为客座教授、专业课程教官。他们长期在实战部门工作,对食品药品安全管理这个岗位“需要什么知识、什么能力的人可以胜任”这些关键性问题最了解,最有发言权。可聘请他们全程参加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把过去偶尔聘请几名民警来讲座变成聘请一线的优秀人才全程参与。他们既来讲课,又共同论证专业能力结构、知识结构、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配合完成相关教学与科研任务。通过探索如何构建教师与教官的有效捆绑机制,可实现教师与教官的深度融合,打造专业人才培养的最优模式。同时,可以课题或项目带动二者形成合力,有效提高专业理论教育水平与实践教学能力,达成实案实训、实情实练的实践教学模式。
(五)创新专业建设投资体系
食药(安全)警察专业建设,需要构建“立交桥式”的联动合作投入体系。即,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向上,加强与公安部、公安厅各业务部门的深入合作,以国家级培训基地、协同创新项目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契机,争取上级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扶持,使专业发展得到有力的支撑;向下,深化与区域公安局各级实战单位的联运机制,建立“教研室与基层所队、教学系部与业务支队、学校与业务总队”的三级对应联动机制,确保校局联动深入到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选择、科研项目合作、学生实习实训等环节。同时,要积极与名校、名企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享师资、共享课程、联手科研、联手服务,实现各类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学院在经费上也要加大投入,解决在实验室设备与检测仪器、模拟场所、战术训练设施等建设滞后的问题,同时促进实验室、场所、训练基地等资源的整合与更新性建设。保证专业建设的投入,是提升食药(安全)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另外,在重视学历证书的同时,还要逐步开展对公安专业职业能力证书制度的探索和研究,可以尝试以专业教学与培训基地为依托,在整个公安系统构建一个颁发含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的职业能力或警种岗位能力合格证的部门,以便今后在各公安院校建立各省公安系统食品药品安全警种的岗位能力的测试中心。这种尝试与努力符合警察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一种创新。总之,要做到科学规划,分步实施;要明确方向,确定重点,把优势特色做大做强,以特色为同心圆不断地向外扩展。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食药(安全)警察人才建设的发展策略。
四、结语
公安教育部门应以公安改革促教育发展,以公安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公安教育“千校一面”的时代已过去,公安院校也要分类定位,学科要顺应公安工作的特色发展,公安应用型人才教育应是公安教育的主流。公安教育应积极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既立足当前,解决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坚持“四个治理”、标本兼治。在大数据时代,只有不断探索研究食品药品安全人才培养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才能培养出善用法治思维、密切衔接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智能化打击食药犯罪的全新专业警种。
[1]李春雷,任韧.我国食品药品犯罪防治回顾与前瞻[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2]孙敏.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理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3]张琪.我国建立“食药警察”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4(6).
[4]湖北设立“食药警察”机构负责食药刑侦案件[J].食品安全导刊, 2015(26).
[5]乔慧,王旭,张曼,郑风田.食药警察制度的背景、现状及国际经验借鉴[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4(4).
[6]王子春.美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透视[J].唯实,2013(4).
【责任编校:杨二慧】
Study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Food and Drug(Safety)Police
(Hubei University of Police,Wuhan 430035,China)
Foodand drug safety issues related to common people's lives and health.China has established the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based on Food Safety Law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Law as the core.The key is how to implement“everyoneshouldabidebythelaw,thelawmustbeenforcedstrictly,andthosewhoviolatethelawmustbedealtwith.”This will form regulatory system of food and drug safet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public security enforcement department of food and drug safety need to stand on the height of the overall situation,exploit the advantages of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in the age of big data,constantly improve the capacities of early warning,prevention and handling for food and drug safety,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crack down the food and drug crimes. The talent team is the basis to prevent food and drug crimes,It is an important and urgent problem that how to cultivate a professional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and good quality of food and drug police team.We should explore the requirements andorientationofpersonneltraining,curriculumsystemandothersupportingmeasuresto builda newmodelofprofessional and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based on food and drug safety.
Public Security Education;Training of Applied Talents;Food and Drug(Safety)Police;Curriculum System Setting;Innovation Measures
D631
A
1673―2391(2017)01―0117―07
2016-11-01
唐洪(1960—),男,江苏太仓人,湖北警官学院治安管理系教授,研究方向为交通管理与交通安全管理;魏琴(1974—),女,湖北孝感人,湖北警官学院治安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治安管理与决策。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食药(安全)警察’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2014B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