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褐天幕毛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2017-02-21潘鹏旭

中国林副特产 2017年1期
关键词:天幕毛虫生物防治

潘鹏旭

(黑龙江省林业监测规划院,哈尔滨150080)



黄褐天幕毛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潘鹏旭

(黑龙江省林业监测规划院,哈尔滨150080)

黄褐天幕毛虫(MalacosomaneustriatestaceaMotsch)危害柳、榆及杨树等园林绿化树种。该害虫食量大,发育速度快,易暴食成灾。严重影响了园林树木的生长、威胁园林绿化成果,造成比较大的损失。为控制其危害,保证园林树木正常生长,探讨符合园林生产特点的无公害的生物防治方法。

黄褐天幕毛虫;生物防治;微生物农药

生物防治是目前园林害虫防治中积极倡导的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法不仅可以改变生物种群组成成分,而且能直接消灭大量害虫。对人畜、植物安全,不杀伤天敌,不污染环境,不会引起害虫再度猖獗,害虫不形成抗药性,对害虫有长期的控制作用。黄褐天幕毛虫主要天敌有捕食性鸟类、捕食性昆虫,寄生蜂类、寄生蝇类、病原细菌、真菌等。无害化和无化害防治是城市园林保护的发展趋势。对于城市园林这样一个居民活动相对集中的地方,防治园林病虫害不应以牺牲环境和人类身体健康为代价。作为综合治理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无公害的生物防治技术有着广阔前景。

1 天敌利用

1.1 捕食性天敌

据观察,林内常见蚂蚁、蜘蛛等取食黄褐天幕毛虫卵块及幼虫。许多鸟类如麻雀、布谷鸟、灰喜鹊、云雀、大山雀等取食幼虫。此外,蛹期有一种姬蜂寄生;赤眼蜂、绒茧蜂、寄生蝇等对黄褐天幕毛虫卵或幼虫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其中蚂蚁和鸟类对幼虫的控制作用最明显。在控制黄褐天幕毛虫幼虫的蚂蚁中,数量较多、控制作用较大的是大黑蚂蚁,大黑蚂蚁还可以取食其它食叶害虫。可以通过蚁巢人工移植的方法控制黄褐天幕毛虫的危害。

鸟类对食叶害虫控制作用比较明显。植被丰富、森林覆被率高的地方鸟类控制作用明显。所以,通过改善林分结构、增加森林覆被率,有利于营巢鸟和树洞营巢鸟的栖息和繁殖。在以鸟治虫的具体措施中,注重益鸟的保护和招引。主要包括冬季林内补充益鸟的食物、栽种适合鸟类营巢的树种及在林内设置人工巢箱等方法,为益鸟的栖息和繁殖创造条件,以增加益鸟的种类和数量。

1.2 细菌性杀虫剂

在室内外分别应用苏芸金杆菌(Bt)金云1号生物杀虫剂对黄褐天幕毛虫1~4龄幼虫人为进行了防治。首先从林间采集受害树枝及黄褐天幕毛虫幼虫,放入养虫笼内进行喷药,于施药后0.5h、3h、24h、48h调查存活虫数和死亡虫数。室外试验设置小区,每个小区调查5样方,每样方4株,共计20株。施药前进行虫口密度调查,然后将药液均匀喷至植株叶正、反两面,以全部叶片均匀着药并且开始滴水为准。施药后分别于1h、第1d、第2d、第5d检查防治效果。试验共5个处理,3次重复。Bt乳剂的浓度分别为500、800、1000、1200倍。以清水为对照。

室内试验结果表明,使用Bt500~1200倍液防治黄褐天幕毛虫1~2龄幼虫效果为100%;3~4龄幼虫效果为83%~95.6%;老熟幼虫的效果为54.3%~81.8%(结果见表1)。室外试验结果为1~2龄的防效为94.5%~99.2%;3~4龄幼虫的防效为68.9%~86.5%;老熟幼虫的防效为51.4%~78.8%(结果见表2)。

分别对室内外调查结果进行显著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对同龄幼虫和同一浓度对不同龄期幼虫防治效果差异均显著。防治黄褐天幕毛虫幼虫1~2龄时以1200倍液以上为宜,而3~4龄浓度应在1000倍液以下。Bt杀虫剂见效较慢,24h后才见效显著,处理72h后尸体变黑腐烂,对树木无药害,对人比较安全,适于在人口稠密地区使用。生产上建议适当提高使用浓度。另外,使用Bt时应注意温度。据报道,15℃以下多种Bt产品杀虫效果不足50%,不宜使用。20℃以上杀虫作用明显,温度越高,效果越好。为提高药效、延长有效期,使用过程中可加入少量化学农药(2.5%溴氰菊酯),降低害虫抵抗力,提高防治效果。

表1 Bt防治黄褐天幕毛虫幼虫室内试验结果

表2 Bt防治黄褐天幕毛虫小区试验结果

2 植物性杀虫剂

植物性杀虫剂的有效成分来源于植物,无毒副作用、在环境中易降解,是一类无公害的杀虫剂。

在实验林地应用0.5%楝素烟碱乳油(烟碱楝素复配剂)、叶宝1号、2号、3号乳油(烟碱为主要成分)、2%苦皮藤乳油等植物杀虫剂对黄褐天幕毛虫3~4龄幼虫进行了防治,共设13个处理,每处理设3个重复。以清水为对照。用药后观察中毒情况及死亡过程,计算死亡率。

2%苦皮藤乳油稀释400倍。虫口基数为160头。1d后死亡率为29.1%,3d后死亡率为47.5%,7d后死亡率为65.1%。用药后幼虫出现麻痹状态,取食能力下降。但杀虫效果较慢。

净叶宝1号乳油稀释1000倍喷洒3龄幼虫,幼虫受药后立即停食,处于兴奋状态。20min后全身开始痉挛和摇动头部,40min后全身开始扭曲,产生剧烈痉挛并吐出绿色汁液。100min后处于麻痹状态,200min后死亡。

净叶宝2号乳油稀释1000倍喷洒3龄幼虫,幼虫立即停止取食,全身痉挛,头部不停地前后抖动,大约40min后处于麻痹状态。

净叶宝3号乳油稀释1000倍喷洒3龄幼虫。施药后5min停止取食,四处爬动,处于兴奋状态。25min停止爬动,全身开始痉挛,40min口吐黄色汁液,处于死亡状态。药效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四种植物杀虫剂对黄褐天幕毛虫药效试验

为了满足方差检验,对表中的死亡率通过正弦数据转换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差异呈显著水平。进一步对数据进行q检验,结果表明这4种药剂不同浓度的12个处理与对照之间差异显著。4种药剂不同浓度之间差异不显著。所以在生产中应使用表3中4种药剂的低浓度防治。由表3中可以看出,净叶宝2号1500倍和0.5%楝素乳油1500倍校正死亡率都达到了96.4%(成本最低)。可以在生产中使用。

3 特异性杀虫剂

灭幼脲(灭幼脲Ⅲ号)是一种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和理想的选择性药剂,适合于黄褐天幕毛虫的综合治理。在试验林地按不同处理浓度分设小区,另设一个对照区。在小区内随机选择3~5株作为标准树,喷药前调查树上活虫数。喷药后3d、7d、14d调查每株树上的活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

喷药后3d、7d、14d进行药效检查,喷药后第3d虫口减退率达30%~50%;7d达70%~90%;14d达90%以上,证明灭幼脲对黄褐天幕毛虫有较强的毒力,7d达到死亡高峰。死亡的黄褐天幕毛虫幼虫不能脱皮、全身发胀发黑,最后胀破死亡。不同浓度灭幼脲处理间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结果见表4。

表4 灭幼脲Ⅲ号防治黄褐天幕毛虫效果表

4 问题讨论

生物防治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尤其是生物农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害虫危害,减轻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但是,在使用苏芸金杆菌时应提高环境温度,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由于黄褐天幕毛虫食量大,危害期短,生物制剂应在幼虫期应用。为避免园林损失,可以在菌液中加入少量农药以提高防治效果。在城市园林害虫防治过程中,天敌的利用受到很大限制。由于城市园林生态系统不稳定,生物间的控制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在天敌与害虫种群间难以建立稳定的平衡关系,天敌的控制作用有时并不十分明显。在调查时发现,许多取食黄褐天幕毛虫不同虫态的天敌生物如:蚂蚁、蜘蛛、各种鸟类等,在林分郁闭度大、植被种类丰富、覆被率高的情况下均能较好地发挥控制作用。因此,要想充分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就必须按照现代林业的观点指导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实现城市生态建设的目标。以花草林木构筑景观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为特征的城市森林建设,建设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态系统,充分发挥自然控制作用,使园林害虫得到有效持久的控制。

[1]中国林业科学院.中国森林昆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2]喻子牛.苏芸金芽孢杆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3]赵国海.温度对Bt杀虫剂效果的影响[J].林业科技通讯,1990(10):26-28.

[4]陈涛.有害生物的微生物防治原理和技术[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5]张永安.六种Bt产品杀虫效果比较[J].中国森林病虫,2001(2):12-14.

[6]陶勇.无公害技术在防治害虫上的应用[J].中国森林病虫,2001(增刊):25-26.

S763.42

A

DOI.:10.13268/j.cnki.fbsic.2017.01.010

猜你喜欢

天幕毛虫生物防治
小毛虫的梦想
The great monarch migrations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农村留守儿童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雨水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毛虫和蛾子
论《007——天幕危机》中的空间叙事艺术
我们何时才能再次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