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养老”切不可虚拟
2017-02-20意达
意达
互联网构建的“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近日受到媒体关注。一位独居老人突遇不适,按下随身携带的智能设备的求救键,服务热线接线员通过GPS定位系统对老人精确定位,并通知了120急救中心,老人得到及时救护。
互联网+的时代,养老也被不断打上“智能”、“虚拟”、“物联网”等技术标签。互联网如何整合养老资源,如何提升养老服务社会化水平,在当下是一个很有针对性的课题。
随着全社会养老、健康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一系列基于互联网而诞生的养老思维和产品已经问世并在加速布局,并得到了政策、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
不少地方政府一直在探索“互联网+养老”的试点工作,把关注点集中在居家养老身上。打开手机APP,在外地工作的子女就能了解到父母的血压、心率有无异常;只要动动手指头,按一个按钮,理发、按摩、修家电等服务就能送上门,甚至有人上门陪聊、陪着去医院……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老年产品企业也看到了“互联网+养老”背后的巨大市场。监控血压心率的智能腕表,提醒吃药的智能药盒,跌倒报警的手杖,陪护、听书、广场舞等老年APP等应运而生。
需求增长和技术发展汇流到一起,使我们看到了智慧养老的广阔前景。实际上,中央充分认识到了智慧养老的意义。国务院去年正式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就明确提出“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这意味着,“互联网+智慧养老”已经得到了政府肯定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然而就在“互联网+养老”概念如此火爆的当下,很多老年人却感受不到移动互联网的洪荒之力。
去饭店吃饭,不会用手机支付享受优惠,就得多花钱;给孙子买衣服,不会网上下单,就得自己跑商场;不会通过手机APP订票,只能到车站排队购票;不会使用线上咨询、手机挂号,不得不冒着交叉感染的风险一次次地跑医院。就连到银行缴纳水电气费用、在路边打车、到超市结账都慢半拍。
应用市场里有一箩筐年轻人社交APP,但是为中老年人设计的应用软件却零零星星。市场上智慧养老产品鱼龙混杂、模式同质,缺少相关行业标准,令人眼晕。有些产品太“高大上”,高昂的安装維护费用,叫人不敢问津。
暖心的科技,不仅能改变人们的生活,也能触碰到人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不怪老年人对智慧养老产品不会使、不爱用,因为这些产品在包容性、舒适性、便利性等方面,还没有让他们感受到与常人相同的感觉,自然也无法延展他们人生宽度。
老年群体有一定特殊性,互联网技术和养老产业的发展更有着各自的特殊性,这几方面的对接,并不如字面上说起来那么容易,既可能互相契合带来积极可喜的变化,也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
细节决定成败,互联网和养老产业合作,就是一件需要重视细节的慢工活。养老服务必须是实实在在的東西,有了互联网这个工具,它就能更快更好地发展。同时,互联网对养老产品也是一种倒逼,只有服务质量够硬,才能得到互联网的传播,才能经受住考验,才有可能转化为为老人服务、替政府分忧、让百姓满意和社会资本获利的现实红利。
从团购套餐到手机点餐,“互联网+”餐饮业用了6年;从红包大战到滴滴合并优步,“互联网+”出租车行业用了2年。如何以合适的切入点,让互联网真正帮助解决养老诸多难题,进而发展上升到国家的战略层面,对此,人们将有更多的期待和想象空间。
(责编: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