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分析
2017-02-20黄莹珊
黄莹珊
[提要] 本文基于Hummels和Klenow(2005)的贸易分解框架,利用CEPII BACI数据库,对1995~2014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数据进行分析,将价格增长和数量增长的变化结合起来,研究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无论从总体层面还是具体产品层面,我国出口在实现数量增长的同时,相对价格也有一定增长。说明我国出口正在沿着“以质取胜”的道路上发展。
关键词:贸易增长;数量指数;价格指数;出口质量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13日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惊人,出口贸易的增长尤为迅猛。2001~2015年,中国出口贸易额从2,661亿美元增加到22,820亿美元,在此期间,中国不仅超越德国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而且保持了17%的年均出口增速,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货物贸易出口大国。在中国出口贸易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发现在2009年和2015年,中国的出口总额有明显的下降。ITC贸易数据显示,虽然2001~2015年中国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是持续上升的,但是自2010年以来,中国的出口增长率一直在下降,我国的出口贸易发展面临新挑战。
近期,国家政府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实施优进优出战略,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优化对外贸易布局,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鼓励发展新型贸易方式等一系列促进出口结构优化升级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2014年出台的《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优势的若干意见》和2015年《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同样提到要推动外贸结构调整,在稳定传统优势产品出口的同时,大力支持拥有知识产权、品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产品,促进“质量好、档次高、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出口”。《中国制造2025》中则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益制定了明确的目标。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出口明显放缓、出口增速下降的现状,我们必须加快调整贸易结构,促使出口贸易实现从“以量取胜”到“以质取胜”。本文将我国出口贸易增长分解为品种、数量和价格的增长,并重点关注价格和数量的变化,来研究我国出口产品的品质是否发生变化。从直觉看,假如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指数在数量指数增加的同时也发生了正向变化,或者说,价格指数增加的同时,数量指数有所下降,但是价格指数增加的绝对值大于数量指数下降的绝对值,那么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我国出口的质量是有所提高的,这种出口增长模式是“绿色”、“健康”、可持续的。因此,准确定量分析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和数量增长趋势,对研究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几乎所有国际贸易理论都认为大国总是比小国出口的更多,但是却对大国贸易扩张途径有不同的看法。从理论上,大多数学者提出将一国的出口分解为广度增长和深度增长,其中“广度”是指贸易伙伴的数目、参与出口企业的数目以及出口产品的种类等,而“深度”是指现有贸易关系的出口量。
在实证研究中,由于测度方法和数据不同,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Besedes和Prusa(2011)等分别从国家和企业层面探讨了贸易的增长问题,认为出口增长主要来源于原有贸易关系的维持加深,也就是深度增长。Hummels和Klenow(2005)分析了126个国家在1995年向59个国家出口的数据后得出,较大经济体的出口主要是由广度增长拉动的(60%),更进一步的,他们将深度增长分解为数量增长和价格增长,发现较大经济体总是能以较高的价格出口大量的产品。然而Amiti和Freund(2007)的研究结果并没有支持Hummels和Klenow(2005)这一结论,他们研究了中国的出口贸易数据后发现,占世界GDP超过2%的中国的出口爆炸式增长主要是由深度增长拉动的,广度的贡献非常小。国内的相关研究(李坤望,2008;钱学峰和熊平,2010;陈勇兵等,2012)也得出了中国的出口贸易无论从国家、企业还是产品三个角度来说,都主要是沿着深度增长的结论。施炳展(2010)进一步分解中国出口深度增长后,发现产品价格增长对中国出口增长几乎没有贡献,数量增长是主要动力,也就是说,作为大经济体的中国并不是以较高价格出口大量商品,这与Hummels和Klenow(2005)的结论也是不同的。
综上所述,现有国内外关于出口贸易增长路径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描述一国总体贸易特征,或者是双边贸易特征,缺乏对产品层面出口价格、数量变化趋势的研究。因此,本文将重点放在分析出口产品价格和数量的相对变化,是对现有文献的一个补充。
三、中国出口产品价格和数量变化特征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说明。本文采用Hummels和Klenow(2005)的方法,首先将中国出口总增长分解为广度增长和深度增长,进一步的将深度增长分为价格增长和数量增长,这样我们就能将中国与世界平均水平进行比较。
参照HK方法,我们定义产品广度和深度。在本文中,为使得中国的各项指数更加客观,参考国为除对象国(即中国)以外世界上剩余的国家,这就保证中国出口的产品包含在世界出口产品的产品集中。从经济意义上来说,广度指数表示参考国与对象国向目的国出口的重合商品集的贸易量占参考国出口到目的国的总贸易量的比重,这一指标越大,说明重合程度越高,进而说明对象国在更多的商品上实现了出口,产品广度越大;深度指数表示在重合商品集中,对象国出口到目的国的贸易量占参考国出口到目的国的比重,这一指标越大,说明对象国在相同产品上实现了更大的出口,从而产品深度越大。
众所周知,一国贸易总额可以看成是多种产品出口价格和出口数量的乘积。进一步,我们将对象国对目的国出口的深度看成是产品价格与数量的乘积。其中,价格指数和数量指数为通过将单个产品相对价格和出口数量赋予权重以后的乘积,这样就能体现不同产品的重要程度不同。最后,要得到一国贸易的整体情况,我们需要将一国在不同市场的情况进行加总。与产品的加总相似,我们需要对每个市场赋予权重,也就是对目的国的出口额占对象国总出口的比重。通过以上计算,就可以得到一国在某一時期内出口的广度、价格和数量。
利用BACI數据库提供的1995~2014年世界双边国家HS6分位的出口数据,本文计算了中国对世界的出口广度、价格和数量指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
(二)中国对世界出口的广度、价格和数量。在对中国总体贸易数据进行分解后发现:中国对世界出口的广度稳步增加,从1995年的0.6907到2004年的0.7916,再到2014年的0.1763,增速达17.63%;中国对世界出口的深度迅猛增加,从1995年的0.0618增加到2014年的0.2107,增速高达241.05%,说明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深度增长。而在深度增长中,价格和数量的增长率分别为20.35%和183.38%,虽然价格的贡献远低于数量的贡献,但是从某一点来说,这20年时间内,中国出口贸易在数量高速增加的同时,出口价格也有了一定的增加,这初步说明我国出口产品的品质是有一定提升的。
由于经济数据的非稳定性,我们再对隔年数据进行分析,使得本文的结论更加稳健。我们发现:在1997~1998年、2000~2001年、2001~2002年以及2003~2004年这4个时间段中,中国出口贸易出现了价、量同增的现象。在其他年份,当价格增速为负、数量增速为正时,价格增速的绝对值基本小于数量增速的绝对值,这说明价格下降的幅度小于数量上升的幅度;而当价格增速为正,数量增速为负时,我们发现价格增速的绝对值大于数量增速的绝对值,这说明价格上升的幅度大于数量下降的幅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出口产品的品质是有一定程度提升的。因此,本文的结论对于不同年份的数据是成立的,结论是稳健的。
(三)中国出口主要产品价格和数量分析。从整体上看,中国出口产品的品质有了一定的提升,为了对这种变化的源泉进行分析,我们选取了观测区间内出口价值总量前10位的10种产品进行分析,这10种产品的出口总价值量占到相应年份中国出口总价值量的51.48%~72.40%,基本能体现出这一时期中国出口产品的特点。
从数据结果中我们得出:(1)从增长速度来看,61类、87类以及94类产品的价格指数和数量指数增速都超过了1,尤其是94类产品,在数量指数增加了361.06%的同时,价格指数也保持了308.01%的增速,基本与数量同比例增加;除此以外,其他种类的产品在数量增加的同时,价格也呈现了正向变化,也就是说,从这10种主要产品来看,出口价格的上升并没有使得出口数量下降,相反,我国在这些产品上有朝着实现“保量”的同时“提质”的趋势;(2)从价格指数上来看,虽然我国的这些产品的出口价格普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世界平均水平为1),但是从趋势上来看,这些产品的出口价格由1995年距离世界平均水平较大,到2014年接近甚至是世界平均水平,如87类产品,价格指数从1995年的0.5266到2014年1.0879,增速高达107%,这表明我国并不是所有产品的出口都呈现“量大价低”的特征。
四、主要结论及展望
本文对中国出口的价格和数量问题进行了研究,参考相关文献,发展了HK分解法,将这一方法从国家主体层面延伸到出口产品层面,基于1995~2014年中国出口数据,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出口价格和出口数量进行了分析,进而研究了中国出口产品品质的变化。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从总体上看,中国出口贸易产品广度变化不大,一直处于0.7~0.8左右,出口产品种类变化不大;产品数量迅猛增加,2014年比1995年增加了183.38%;在出口产品数量激增的同时,出口产品价格也呈现了一定的增长。从增速看,除价量同增外,要么价格上升的幅度大于数量下降的幅度,要么价格下降的幅度小于数量上升的幅度,数量和价格并不是呈严格的反向变化。可见,中国出口产品总体上实现了品质的提升。
第二,从具体产品层面,一些主要贸易产品近年来在保证出口数量增加的同时,出口价格不断上升,接近甚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这说明我国这些产品的出口质量是有所提高的。
作为展望,本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扩展:首先,本文旨在观察出口产品的质量变化,但在质量优劣定义上并没有深入探讨,这是一个可能的方向;其次,在产品层面,本文只分解到HS2位产品,继续深入到6分位产品,观察它们的出口价格和数量变化,更有助于研究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路径。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勇兵,陈宇媚,周世民.贸易成本、企业出口动态与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基于中国出口企业微观数据(2000-2005)[J].经济学(季刊),2012.4.
[2]李坤望.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评述[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4.
[3]钱学锋,熊平.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及其因素决定[J].经济研究,2010.1.
[4]施炳展.中国出口增长的三元边际[J].经济学(季刊),2010.4.
[5]Amiti M,Freund C.An anatomy of China's trade growth[C].Trade Conference,IMF,2007.
[6]Besede T,Prusa T J.The Role of Extensive and Intensive Margins and Export Growth [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11.96.2.
[7]Hummels D,Klenow P J.The Variety and Quality of a Nation's Export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5.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