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刀尖上的“探路者”
2017-02-20谭诗赏代明勇
谭诗赏+代明勇
2016年12月2日上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门诊室里,颌面头颈外科主任聂鑫正在接诊。
忽然,门外一阵“哒哒哒”的高跟鞋声由远及近。
一位打扮时尚的年轻女子走进门诊室。
她的脸上透着几丝红润,脖颈处有一条不易察觉的细痕。
看到女子,聶鑫脸上立即浮出笑容:“刘悦,近来恢复得如何?”
“聂大夫,我差不多全好了,今天来请您复诊!”刘悦回答,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而在三个月前,这位年轻女白领却还深陷在对病魔的恐惧之中。
“魔影”
2016年9月8日,大坪医院19组手术间。
下午3点,躺在手术台上的刘悦感觉眼前一片眩晕,呼吸急促。
刘悦并不知道,这场即将展开的手术,能否为自己击退病魔。
而病魔,就盘踞在刘悦的脖子上。
半年前,刘悦在一次洗澡时,无意间触摸到自己右侧颌下有一个蚕豆大小的包块。由于包块不痛不痒,她当时并没有注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悦发现自己经常出现吞咽困难,舌头也常感到发直、僵硬。
“莫非是那个包块作怪?”刘悦暗自琢磨,不禁来到镜子前。
对着镜子仔细地摸索着颈部,刘悦忽然瞪大了双眼——脖子上的包块,比以前更大了!
于是,刘悦一边疲于应对繁忙的工作,一边到处寻医问诊。
却不想,不少医院都以“手术风险太大”为由拒绝。
频频碰壁之际,原本活泼爱笑的刘悦,开始变得沉默寡言,一天比一天憔悴。
直到2016年8月,刘悦来到了大坪医院颌面头颈外科。
时间一分一秒地在悄然流逝,刘悦回过神时,手术间的时针已指向下午3点15分。
刘悦微微扭动了一下脖子,就感到一个硬块挤压着喉咙,让舌头有些发麻。
这时,刘悦回想起初到大坪医院就诊时,医生告诉她的一句话:“你脖子上长了一个混合瘤,就位于你的咽喉旁,直径达6.81cm。它不仅挤偏了你的气管,还压迫了颈部动脉,造成吞咽和呼吸困难。”
而说这句话的医生,这时就在刘悦身旁。
手术室里,三个穿戴着天蓝色无菌手术服的身影,正在刘悦眼前晃动着。
“对病人进行麻醉!”一个浑厚的男声响起。
刘悦听出了这个声音的主人——主刀医生聂鑫。
随着麻醉药进入身体,刘悦的视线渐渐模糊起来。
而聂鑫,却异常清醒。
对聂鑫来说,自己和同事们即将对病魔进行一场“精确打击”。
“誓言”
2016年8月25日,刘悦第一次到大坪医院就诊。
在这里,刘悦第一次见到了聂鑫。
“聂大夫,不少医院都以手术治疗风险太大为由拒绝了我,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刘悦有些哽咽。
“别担心,我们先替你做前期检测以确诊病因!”聂鑫温和地说。
经过CT、核磁共振、血管造影和穿刺活检等一系列检查后,刘悦的检查结果出来了。
看到检查结果,聂鑫不禁吃了一惊——刘悦颈部右侧,长了一个直径近7cm的巨型混合肿瘤。
“这种巨型颈部肿瘤十分罕见,加之它生长的位置牵连着颈部神经、颈动脉、颈椎等重要器官和组织,通过传统手术治愈的可能性很小。”聂鑫盯着检查结果,眉头紧蹙。
凭借十余年的临床经验,聂鑫预感到这次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将超出想象。
“采用传统方式对刘悦进行手术治疗,哪怕出现一丁点误差,也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危及生命。”聂鑫说。
面对如此风险,手术做还是不做?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聂鑫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一段经历。
1996年,刚从第四军医大学五年制本科口腔专业毕业的聂鑫,主动申请到最基层的地方服务——一个位于秦岭山脉偏僻的部队卫生所。
彼时,因为当地医疗资源稀缺,不少疾病尚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让身为军医的聂鑫深感愧疚。
从那时起,聂鑫为自己立下了一条规矩:每一次接诊,都要让患者得到及时而准确的治疗。
在这样的信念激励下,聂鑫后来取得了颌面外科博士后资格,成为全国博士后基金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也晋升为大坪医院颌面头颈外科主任。
现在,同样的信念让聂鑫决定:向刘悦身上的巨型混合肿瘤发起挑战。
探路
2016年9月8日下午3点30分,19组手术间。
在心电仪“嘀、嘀、嘀”的伴奏下,躺在手术台上的刘悦已酣然入睡。
聂鑫看了一眼酣睡的刘悦,向其他医生点了点头。
一场计划已久的“精确打击”正式开始。
手术前一个月,根据刘悦的CT检查结果,聂鑫动员科室全体同事会诊。
“患者脖颈处可供手术的空间狭小,手术难度和危险系数都很大,稍有不慎极有可能造成神经损伤、面瘫甚至大出血。”
“传统手术治疗方法耗时久,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对患者而言并非最佳治疗方法。”
…………
经过激烈论证,大家没能对手术治疗方案达成共识。
“时间就是生命,越往后,手术治疗风险就越大。”聂鑫有些焦急。
忽然,聂鑫想到一个时髦词汇:“精准医疗”。
“既然传统治疗方案行不通,我们何不换一个思路——通过运用新技术,对患者开展‘精准医疗?”聂鑫灵光一闪。
聂鑫所说的“新技术”,就是虚拟手术和3D打印。
近年来,随着虚拟手术和3D打印技术在国际医疗界逐渐兴起,让“精准医疗”逐渐成为一种成熟应用技术。
但在国内尤其是重庆,这样的“精准医疗”还属于新鲜事物,也因此成为聂鑫和同事们关注的焦点。
“借助虚拟手术和3D打印技术,醫生可以全方位展示病变部位的真实情况,使‘量体裁衣式的精准治疗成为可能。”聂鑫双眼开始放光。
“灵感”有了,实战方案很快制订出来。
对聂鑫团队而言,一场史无前例的探索已然展开。
激战
下午3点35分,19组手术间里,聂鑫拿起手术刀,小心试探着触碰刘悦脖子处的肿瘤。
在确定“作战方位”后,聂鑫果断地提起手术刀,在选定位置划开了一个细小切口。
这一系列动作,聂鑫完成得驾轻就熟,就好像曾经反复练习过。
而事实上,聂鑫和同事们确实“练习”过。
“这场手术所有的步骤和操作,都按照虚拟手术和3D打印设计的最优方案展开。”聂鑫说。
正式手术前,聂鑫就邀请耳鼻咽喉科、病理科、影像中心、麻醉科和肿瘤科等相关科室专家,召开了一场多学科治疗模式会诊。
会上,聂鑫向专家们介绍了手术治疗方案——
第一步:将刘悦的CT影像导入虚拟手术系统,经技术处理后,生成一个3D模型,逼真地再现了肿瘤的位置、大小及其与周边组织、器官的关系。
第二步:通过移动模拟手术刀,对需要手术的部位反复进行实战演练,对实际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进行预测和研判,并拟定相关应对之策。
第三步:利用3D打印技术建立瘤体和血管的模型,再现肿瘤和颈部动脉的关系,为手术提供了重要的实战依据和临床数据。
“通过上述步骤,就可以为刘悦制订出个性化、精准化、微创化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聂鑫说。
这一方案获得专家们的一致认同。
聂鑫的信心由此大增。
19组手术间内,聂鑫按照既定“作战”计划,在电子显示屏引导下,操纵手术刀在刘悦咽部灵活移动、旋转、切割。
时间指向5点05分,“手术很成功!”聂鑫摘下口罩,如释重负。
在这场“精确打击”下,巨型肿瘤被顺利剥除,而它周围的重要组织和器官完好无损。
而这场胜利,比聂鑫预想的手术结束时间整整提前了4个小时。
“谢谢……谢谢聂大夫!现在的我有种重获新生的感觉,心里不知道有多舒坦。”刘悦醒后,被告知手术很顺利,不禁热泪盈眶。
“这是一次教科书级别的手术——聂主任,真行!”领导和同事称赞道。
对此,面对病魔毫不退却的聂鑫,却腼腆地笑了。
如今,通过“精准医疗”新模式,聂鑫和同事们凭借虚拟手术和3D打印等新技术,已经为数十位患者带来了健康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