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何以催生怨气蔓延

2017-02-20雪珥

环球时报 2017-02-20
关键词:怨妇示威者全球化

雪珥

约20年前,每逢“五一”我都去离办公室不远的悉尼证交所前,观看反全球化示威者与警方的冲突,那是当时了解西式群众运动的直观窗口。各种国际经济协作会议,也往往成为反全球化的舞台甚至战场。

彼时的反全球化,不少左翼示威者甚至打着镰刀斧头的红旗。他们中的大多数绝对想不到,反全球化运动会在全球化受益最多的发达国家获得众多拥趸,甚至有朝一日美国总统也会(至少看上去会)加入他们的行列。

全球化程度最为彻底的地区,恰恰对全球化质疑程度最高。这种令人吊诡的现象可被称为“怨妇化”——人人都觉得自己在全球化中吃亏了。

经济学家及全球化的支持者们可以摆出无数事实与数据,说明全球化如何推动经济与社会的进步,增加人类的福祉,甚至以此得出“反全球化者需要的仅是心理医生”的结论。但任何对事实与数据的更细致分析都可以得知,全球化的宏大叙述之下,的确存在着严重、甚至不断加剧的发展不平衡及贫富分化。这不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也存在于一国之内的不同区域之间,以及不同国家之间。比如,中西部的发展问题,就同时困扰着中美两个大国。全球化进程中的受益不均,是导致“怨妇化”的最直接根源。毕竟,“完美市场”永远只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假设而已。

“怨妇化”当然有社会心理原因。不同地域、行业、阶层间广泛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这与信息技术发达程度无直接关系,不是“能”与“不能”的问题,而是“愿”与“不愿”: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性本能,导致大多数人放大自身的艰难,富者如此,贫者更如此。

“怨妇化”当然也源于价值观的缺失。在全球化进程中,普遍出现价值观的虚化、异化及工具化,导致在信仰层面上最后防线的失守,拜金超越肤色,攀比不分种族,不满与怨愤得以弥漫。而这个时代的价值观旗手们,尤其是各国主流媒体,娴熟地将价值观本身作为猎取利益的工具。“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成为精神分裂的典型。相比赤裸裸追逐利益的“真小人”,这样的“伪君子”更具破坏性,更消耗社会信任。

更有甚者,一些力量刻意利用“怨妇化”,从中渔利。尽管这些力量的旗号不同,甚至左右对立,但其反建制的共性十分鲜明:将“问题”上升为“主义”,将“技术”上升为“意识形态”;长于抱怨、拙于修补,乐于破坏,不屑于建设。当今之世,但凡民粹主义、保护主义、孤立主义等思潮或运动的背后,无不活跃着操纵者们的阴影。

当美国陷于“怨妇”之手,中国却展现出“巧妇”的理性与责任。中国领导人日前在达沃斯指出,把困扰世界的问题简单归咎于经济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实,也无助于问题解决。

需提醒美国人,同时我们也需时刻警惕:“怨妇”永远成不了“巧妇”,却可能成为“泼妇”。一旦“怨妇化”溃烂成为“泼妇化”,这对人类将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作者是澳大利亚华裔学者、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猜你喜欢

怨妇示威者全球化
涉水而行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协助中小企业全球化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绽放
怨妇也要有境界
埃及等来穆巴拉克下台周年
避免情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