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青春,我们放飞新闻梦想

2017-02-18

新闻前哨 2017年1期
关键词:记者团湖北日报长征路

2016年12月23日,2016年度中国大学生记者团年会在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楚天传媒大厦举行。来自省内外高校的600余名大学生记者欢聚一堂,共同演绎了“正青春”的主题,庆祝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5周岁生日。

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于2012年3月组建,在湖北省内大部分高校及省外10余所高校建立了记者站,拥有团刊《青春志》、网站“青春网”、官方微信“青春小微”。2014年,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记协的支持与指导下,以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为班底,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和传媒杂志社联合发起成立了中国大学生记者团。5年来,通过记者团搭建的新闻实践平台,一大批青年学子迅速成长起来,采写了大量生动鲜活的新闻作品。

去年,记者团开展了各种新闻实践活动,如全国高校“秋韵”摄影大赛、湖北高校校园媒体红枫论坛、青春吟诵会等。大学生记者还积极参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组织的采访活动,与记者编辑一起采写新闻。拜谒炎帝神农大典、扶贫探访、抗洪救灾、长江人文行走等大型活动中,都活跃着他们的青春身影。

此次,10名學子当选2016年度“十佳大学生记者”,12名大学生获提名奖,一批优秀新闻作品受到表彰。

大学生们纷纷献上精彩的文艺节目,展示了他们的多才多艺和青春活力。

在“青春微访谈”环节,著名作家刘醒龙、湖北日报退休高级编辑吴志根和青年记者刘娜受邀来到现场,分享了他们与新闻的故事。

77岁高龄的吴志根回忆了自己30年从业经历。他深有感触地告诉学子们:“湖北日报创刊60多年来,一代代新闻人默默奉献。新闻人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这就要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烈士吴焕先牺牲时年仅28岁,‘正青春。”刘娜为大学生讲述了湖北日报特刊《永远的长征》背后的故事,并动情地讲起重走长征路的采访经历。她说,新闻工作者同样要有长征精神。曾经两次重走长征路的刘醒龙,认为长征是理想的传播和实现。作为作家,他更关注文字背后的故事。“我每天必看新闻。一名作家如果不通过主流媒体了解时局,是莫大的缺陷,是对自己不负责。”他同时笑言,做好新闻不容易。

湖北日报记者江萌、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凌墨、楚天金报记者夏中华、荆楚网记者张扬获“大学生眼中名记者奖”。江萌还与大学生记者面对面分享了在抗洪救灾一线的经历与感受。

获“关心记者团工作成长的园丁奖”的是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刘大洪、湖北警官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江轶、《新闻前哨》主编肖曜、华中师范大学教师于璐。他们从新闻教育、提高媒介素养的角度,与现场学子进行了交流。

记者团的不少往届成员,如今在海内外知名学府深造,或走上工作岗位。他们纷纷通过视频,为年会现场送来对记者团的问候。首届“十佳大学生记者”余旭东赴英国留学,目前正在当地著名媒体实习;曾任记者团团长的吴擒虎,已成为湖北日报的一名年轻记者。他们用自己的新闻实践经历激励学子们。“放飞我的梦,青春无悔直面艰难险峰;放飞我的梦,像你那样痴心不改一如初衷”。

猜你喜欢

记者团湖北日报长征路
白宫记者团专机因蝉延误近7小时
新媒体背景下的红领巾记者团实践探索
回望长征路
追忆长征路
追寻长征路
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记者团的困境和转型发展对策
融媒环境下传统时政新闻创新路径初探——以《百姓记者团》为例
走好新的长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