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提高中职学校财务内审工作质量的研究

2017-02-18刘杰

现代企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财务监督

刘杰

在教育事业日益发展的今天,中职学校的兴办逐渐步入正轨,社会对技术人才和就业人数的需求促成了中职院校大发展的局面。为此,我国各级政府在中职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上投入了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我们能够看到,中职学校的教育设施设备在不断地更新发展,固定资产也在稳步增加。但是,一些中职院校的办学规模虽大,经济管理体系并没有随之完善,甚至出现严重漏洞,造成在基建、招生、科研等领域滋生腐败。因此,必须加强中职学校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建设,同时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监管,从而有效提高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质量,将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应用到技术人才的培养中。

一、做好財务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1.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加强财务内部审计工作建设,有助于学校公平、公正、公开办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声誉,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同时获得政府与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青睐。提高财务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不仅能够有效缩短审计时间,还能够在全校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对开展各项工作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对办学经费、科研收支等名目的详细审计,可以有效防止挪用和挤占资金等行为的产生,使违法获利、损公肥私者无处藏身,使学校教育工作正常开展。

2.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做好财务内部审计工作,不仅仅是学校内部经济管理的需要,更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借助内部财务审计的机会,可以使全校干部师生有效行使自己的监督权。严格执行内部审计制度,也是贯彻党的财经纪律的要求。

3.有利于确保学校内部资产安全完整。内部财务审计的监督功能,很大一部分就是为了防止学校资产流失和滥用。有些学校一边资金紧张,一边资金滥用,造成学校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出现多花冤枉钱或者花钱办不到事的情形。资金短缺会制约学校的办学发展,其解决一靠盈利性增加收入,二则靠开源节流,收紧开支。这二者都需要财务内部审计的严格监督,以防违规违纪。

二、中职院校内部财务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缺乏独立的审计机构。审计工作应由独立的、具有权威的机构开展,并不受其他机构或个人的干预和干扰,从而保证其监督内部财务收支、确保学校资金安全、监督学校财务规划得当与否等职能可以得到较好地发挥。而对于目前我国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内部审计工作来说,审计部门的独立特性并没有得到保证。在一些中职学校,不少财务审计工作由会计代办,财务部门代行了审计部门的职责;甚至出现了审计机构形同虚设、审计部门挂靠其他行政部门招牌的现象。这样的后果,就是造成了一些中职学校内部审计存在着大量真空与严重漏洞,弱化了内部财务审计应有的监督职能,从而使得办学资金的收支不公开、不透明,乃至使用不合法。

2.缺乏审计监督意识。不少中职院校的内部审计观念严重滞后,缺乏先进的审计意识。由于没有相应的经济管理制度,有的院校内部审计工作只局限于日常收支开销,而忽视了校园资产的外部投资、项目运作等模块和环节。因而导致了一些中职学校缺乏内部经济决策管理与监督,导致资产流失或低效使用,严重影响了院校资产周转。

3.缺乏专业审计人才。对于一些中职学校的审计部门来说,面临的最大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审计工作人员数量少,审计工作实施效率低,而且范围狭窄;另一方面则是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没有达到应有的专业标准,有的甚至由财会人员兼任或替代。因此,内部审计工作所要求的严格、精细、全面、准确等目标不能实现。另外,由于缺乏项目管理、物资采购、审计法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中职院校进行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财务审计”,监督与审核功能并没有得到发挥。

4.缺乏先进的内部审计手段。随着中职院校不断扩大办学、不断增加自主权限,收入形式多样化、审计对象复杂化等现实问题也使内部审计工作变得繁重而且复杂。目前,不少中职院校采用的内部审计方法仍旧是墨守陈规的老套方法,只注重审计学校内部财务收支情况,通过查账等事后审计的方式开展工作,忽视了对中职院校教育经费的使用合理性及效益性进行全程、全方位的审核考察。这样的审计方法往往不能适应当前中职院校的财务实际状况,使新型经济犯罪行为成为漏网之鱼,从而导致审计效率缓慢、审计质量偏差等问题,严重的则会影响中职院校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提高中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建议

1.加强审计监督意识。要想在中职院校有效开展内部审计工作,首先要求领导层重视这项工作,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来抓。其次,要让校内职工了解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审计工作事关学校的长期稳定发展,同时可以有效避免贪污浪费等违法乱纪现象出现,既有利于促进中职学校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只有充分认识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树立自觉的审计监督意识,才能有效地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2.设置独立权威的审计部门。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是加强中职学校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一项根本措施。可以尝试在中职学校内部设立“审计委员会”,其人员构成应由中职学校内部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这样,审计人员的选配是通过公平、公正、透明的形式产生的,既有利于避免某些审计人员徇私枉法,也能够使被审计者心悦诚服。另外,还可以设立一个专门对“审计委员会”进行监督的机构,不定期对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做出督导与考核。

3.充分利用社会审计力量。为了保证某些重大经济问题审计的权威性,中职学校可以利用社会审计力量作为第三方参与校内审计。社会审计力量主要指一些专门的社会审计机构,比如会计师事务所。这些机构中的专业人员往往审计经验丰富,将他们引入中职院校校内财务审计工作中来既避免了校内人员在审计工作中的不必要风险,又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确保了审计工作的质量,还可以对审计结果的公信力做出保障,更加使人信服。

4.扩大内部审计工作范围,加大审计力度。中职院校的财务审计部门不能只监管学校的日常收支情况,而是要结合学校快速发展并且大力推动基建的实际,更多关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部门的审计监管。从工程建设的招标到开展再到完成,要做到全程监督,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同时,由于此类工程投入资金较多,审计工作也相对繁重。为此,更要加大审计力度,从维护学校利益的角度出发,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为了缓解审计压力,可以考虑将中职学校的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内部做到实时监控与督导,外部保持对关键的经济环节采用严格、高压的审计态势。

5.提高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财务审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要求参与人员一定要在专业知识上有一定经验积累,做到明察秋毫,洞察力敏锐,熟悉本单位经济活动规律和经营实际;同时还应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诸如遵纪守法、忠于职守、客观公正、廉洁自律、坚守原则、保守机密等。中职院校的内部财务审计工作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因此不仅需要具备审计方面才能的人才,也要适当配备涉足计算机、心理学、财会学等人才,从而在审计工作实际中运用多种手段有效地开展工作。

6.采用先进的的审计方法,规避审计风险。对于新时代的中职院校内部财务审计工作而言,需要进一步改进和采用先进的审计技术、方式、方法,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控制审计风险。除了加强日常培训学习之外,还应当到专业的审计院校和上级审计部门取经,通过更过的财务审计实例获得直接经验。财务审计具备一定的风险,因此审计人员要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充分认识到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损失及其管理与控制。规范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判断是非的能力,依据法规准则,扣紧审计环节,合理取证,有效检查,全面分析,审慎结论,不因为审计工作和审计步骤不适当而影响审计质量,从而有效规避审计风险。

综上所述,内部财务审计工作对于中职院校的长期发展来说必不可少,这既是学校自我监督的一道屏障,也是行政清正廉洁的保障。面对一些中职院校忽视财务内部审计工作建设的局面,要充分提高相关意识、更新相关理念,通过配备专业的财务审计人员,成立独立的审计机构或部门,充分确保中职学校内部财务审计的权威性。

通过对中职院校内部财务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可以有效提升办学效益,优化校内经济管理,合理配置校园内部的教育经费资源,加强校园内部的监管与监督,从而全面提高校园管理水平,实现中职院校的全方位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济源市文化艺术学校)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财务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水利财务
夯实监督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