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谱一曲壮衣越人歌

2017-02-18郑焕

中华手工 2017年1期
关键词:南丹传统服装新衣

郑焕

广西艺术学院的青年教师陈天,8年前从山东来到广西,被当地的一切所吸引:南丹白裤瑶族姑娘窈窕的身姿、那坡壮族大哥家腊肉的香气、隆林德峨偏苗阿妈服饰的精致,都让他痴迷。

他决定把家安在这里。

城市的融合,时代的变迁,给人们带来了高科技、新技术,也带走了许多熟悉的事物,仿佛一个转身,就都不见了踪影。陈天说自己虽然身处广西,但又感觉离广西很远,“民族技艺消亡之快,是我始料未及的。年轻的男女大多选择走出大山,或求学,或打工。在告别传统的生活的同时,也告别了传统技艺。”陈天萌生了为渐渐远去的习俗做一件“新衣”的念头。

为了做这件“新衣”,陈天和他的团队,深入廣西周边的村落,找寻传统民族服饰的踪迹。在寻访、设计、制作的过程中不断循环,在城市与村落里来回奔波。“欣慰的是还有一小部分绣娘因各种原因仍然留守在乡村。我在与她们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我用实际行动告诉她们要留住手艺,让曾经多彩的刺绣技艺传承和发展下去。”陈天和他的团队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努力坚持着。

传统民族服装面料厚重,穿着缺乏舒适感,面料的选择性也不够多。款式相对单一,缺少变化。时间长了,颜色还会褪色……这位曾担任过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服装设计的青年教师,成立了自己的服装品牌——“越人歌”。他放慢步子,用执着但从容的态度和心态从头开始。“为了做出符合自己心意的服装,现在的日常乐趣就是不停做各种染色实验,尝试不同的染色与固色的方法。固色是最大的困难,这也是我不断向各方学习的动力。”陈天以现代审美情趣为载体和媒介,以期实现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潮流相结合。

“在我们通常的观念里,少数民族的传统服装是华丽的、色彩丰富的,但其实很多都是在盛大节日才打扮的。而我做的壮服,是简单的,适合日常穿着使用的。或许有些颠覆人们的观念,但在采风与寻访中,我从广西、贵州等地的传统乐器铜鼓上提取了许多壮族原生的元素和纹样。”在陈天的设计里,男款传统壮服上的布纽扣被他用壮族雷王银扣代替,每一颗都是老银匠以壮族古法打造,别具匠心。而女款袖口上的刺绣,陈天选择了南丹壮族的娃崽背带双鱼的图案,请绣娘精心手绣而成。独特的色彩配上青蓝的粗布,带来让人惊艳的视觉效果。

“目前的市场反应还不错,有很多朋友支持,也让我很感动。我的要求不高,能生存下去就可以,重要的是能不能实现作为设计师的我们对文化、对社会的责任感,能不能实现自己人生的意义。”陈天计划建立一个广西传统服饰工艺的研究基地,包括从纺织原材料的种植到服装最终完成的所有过程。“如果实现,可以解决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也是我现阶段的一个小小的梦想。”或许在不久的未来,所有民族的人们都能穿上“创新”的传统服装。

猜你喜欢

南丹传统服装新衣
基于Miryoku工程理论的南丹白裤瑶景区公共设施设计研究
印度传统服装的魅力
设立“传统服装日”,先要找准文化定位
挑新衣
初春,为肌肤换新衣
大石山区旅游精准扶贫探索
——以南丹发展旅游产业为例
“一带一路”与区域贸易协定对中国传统服装出口的影响探讨
明代南丹土官莫祯的政治智慧初探
难忘南丹里湖之行
三件久侯的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