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诗意四重奏
2017-02-18陆洋
陆洋
1月6日,《四重奏:济南的回响》首发式在济南明府城“一些印象”书吧举行。本书收集了桑恒昌、陈忠、王展、张普倯四位诗人的120余首诗歌作品。他们的作品,是对济南的诗意表达。
百花洲畔的回响
冬日的下午,漫步碧波粼粼的百花洲畔,游弋于白墙青瓦之间,走在湿漉漉的青石板上,泉水人家的喜怒哀乐,历史文化的沧桑厚重,随着石缝里的泉水,汩汩冒了出来。同泉水一起冒出来的还有诗人的文思,在老墙老院中,“一些印象”书吧聚集起了一群爱诗之人,共谈诗词,共谈风月。
追溯到一千多年前,宋代的百花洲比现在大得多。在当时的诗人眼中,百花洲一带的风景分明是桃花源。齐州(今济南)知州曾巩游览此地,曾写《百花台》诗赞美:“烟波与客同樽酒,风月全家上采舟。莫问台前花远近,试看何以武陵游。”一千多年后的今日,桑恒昌、陈忠、王展、张普倯四位诗人在同样的地方留下诗迹。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编的《山东文学通史》中,曾经这样描述山东诗歌的发展脉络:“以臧克家为代表的第一代诗人是意象化新诗向形象化新诗转移的一代;以贺敬之为代表的第二代诗人是将形象化新诗推向极致的一代;以桑恒昌为代表的第三代诗人,是探索新诗意象化卓有成就的一代。”在《山东当代作家》的桑恒昌一章中,他被认为是“当代文坛新时期意象抒情诗的领军人物”。
《四重奏:济南的回响》首发前,桑老经历了一次“生死”。从医院的ICU活着出来,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我是一堵墙,我没倒下,就为后代隔绝了另一个世界。”桑老对于生死的态度,从他的诗作中可一窥究竟。《四重奏:济南的回响》中收录的一首《卧成一座大山》中,能够体味到生命的轮回。
青藏高原
冷月边关
我听到自己
送别母亲时的哭喊:
“娘呀娘
上西南……”
纷纷的泪雨
纷纷的纸钱
年少不懂事
问奶奶
“西南有多远?”
为寻母亲的去处
一路走到唐古拉山
母亲为啥不走了
路太颤?风太寒?
是牵挂儿子
是断了盘缠?
有钱舍不得用
凝成皑皑的雪峰冰川
母亲终不肯再挪动一步
静静地卧成一座大山
一个诗人,应该是一个“诗做的人”,眼里、心里应该处处有诗。“诗应该从生命中来。”七十五载春秋,悠悠多少往事。回顾自己的文学经历,桑恒昌一直在“用心突破”。他早年曾在文学部门做行政工作,与人合作写过报告文学《爱的暖流》,在全国获奖,也曾写过小说,在《人民文学》发表。后来随着行政工作日益繁重,他决定放弃叙事文学,专心写抒情诗,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专注于写怀亲诗,其诗意象之浓,情感之深,往往令人过目难忘,比如那首著名的《中秋月》:
自从母亲别我永去
我便不再看它一眼
深怕那一大滴泪水
落
下
来
湿了人间
对于一个“诗做的人”而言,诗无处不在,“只要生命在,诗就在”。
“相互照亮”诗城济南
济南自古就是一座“诗人之城”,最早的诗篇可追溯到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大东》,这首诗的作者就生活在古址位于济南东部的谭国。到了今天,山东一大批优秀诗人正在崛起,但山东诗人被关注的程度远远低于他们的实力。
文学评论家马兵说,“山东诗人在全国的诗歌版图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可以说现代诗歌出现的重要现象、争鸣中,山东诗人都没有缺席。”另一位文学评论家房伟补充道:“山东诗人在全国诗坛的地位很高,而济南在山东又具有辐射全省的作用。”
《四重奏:济南的回响》一书收录了四名本土诗人的作品,他们各自以自己的独特语言风格和审美情趣,向外界展示了他们笔下淙淙流淌的诗意,并留下诗歌在这座城市的回响。
在济南市历下区文联主席王亚非为《四重奏:济南的声响》做的序中,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四名诗人的“诗心”。
陈忠是一位生于济南长于济南的诗人,他待人宽厚、做人谦和、良师诤友的老大哥形象一直令济南的文朋诗友赞赏有加。诗人雪松曾评价他:“陈忠有一颗多愁善感的心。这颗心敏感、忧郁、多情、细腻,对人生抱有浪漫的幻想。在这样的个人气质上生长出来的诗歌,天然的具有一种唯美的情调。”
王展,济南市作协副主席,作品风格朴实无华,精短而富有灵性。自然而流畅,散发着一种自然的气息。
张普倯的诗歌,题材广泛,内涵凝重深刻。尤其是他的“我的村庄”系列,无不透出浓浓的对故土的情怀,对生命与土地的精神依托和确认,人生真味尽在其中。他所寫的军旅题材的诗歌,则是他对部队生活怀恋的精神延伸。
“诗人”是他们统一的标签,他们将创作根植于生活、工作的土壤,聆听生命,写出了优秀的诗篇。
关于济南,新的文学表达在不断进行。1月11日下午,《诗意历下》首发式在泉城中学举行。这本书成书于2016年12月,之前的夏天,近百位诗人来到济南采风,各自写下精美诗篇,赞颂大明湖、趵突泉等风景名胜。全书分为散文诗、现代诗、古体诗三个部分,收录了围绕历下人文、风光、历史所创作的诗歌作品150多组。
目前,《诗意历下》已经发放到历下区两万多名中学生手中。
本书的开篇之作,黄恩鹏的《在济南历下老街听泉》,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济南老街与泉水之间的关系。他在最后写道:“所谓民生,就是漾动着的大大小小的池井、湖塘——那些清清的、亮亮的、湿湿的、满满的一片又一片洁净安详的月光……”他所描绘的,也正是以4位诗人为代表的济南作家不断付诸笔端的精神家园。
■资讯
再别康桥——
与徐志摩在济南重逢
1月15日,是中国“新月派”诗歌代表人物徐志摩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当天上午,由济南市文联、济南人民广播电台主办,历下区文联、FM106.6济南新闻广播、济南市徐志摩研究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再别康桥——纪念徐志摩诞辰120周年诗歌朗诵音乐会”在济南历山剧院举行。
同时,1月13日至1月20日,由济南市文联、山东诗词学会新诗委员会、济南徐志摩研究专业委员会、济南鹊华诗社支持主办的纪念徐志摩诞辰一百二十周年诗书画邀请展在济南齐鲁碑刻文化苑举行,展出当代著名作家、学者、诗人、书法家创作的诗书画作品近百件,这些作品或书写志摩诗文,或为志摩绘像,或书写自作诗联,为文化爱好者提供了学习欣赏的机会。展览作品将结集出版,并捐赠给筹建中的徐志摩与济南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