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热情奏鸣曲》的激情
2017-02-18尼坤
尼坤
列宁 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是他参加共产主义运动后的笔名。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他是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要缔造者、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
当翻开关于列宁的回忆录抑或传记时,总能窥见列宁对音乐的热爱。诚如诺贝尔奖获得者罗曼·罗兰在撰写《列宁—艺术与实践》的结尾时提到:“音乐对他是多么有神力,他对音乐热情洋溢、全神贯注!谁能忘记他对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的一段感情炽烈的谈话呢?他对音乐喜爱到这种程度,就是竭力设法不让音乐太过分地刺激自己……他确实是一位富有艺术幻想的人。”
源于家庭的热爱
溯本求源的话,列宁对音乐的喜爱是来自于整个家庭良好的音乐环境与音乐教育。出生在俄国辛比尔斯克省辛比尔斯克市的列宁,父亲名叫伊利亚·乌里扬诺夫,是在辛比尔斯克行政区内公内学校的督学,喜欢唱歌;母亲名叫玛丽亚·乌里扬诺娃是个非常喜爱音乐且深刻理解音乐的爱乐人士。列宁家里有6个孩子,这让他的母亲并没多少空闲时间与音乐打交道,只有当孩子们躺下入睡之前才能抽空彈会琴,因此,孩子们都喜欢在她的音乐陪伴下入睡。另外,在她的熏陶与引导下,列宁家的孩子们多多少少都会些乐器。比如,列宁的姐姐、妹妹都弹得一手好钢琴。列宁小的时候,也学过一段时间钢琴,虽然最后放弃了,但这也是他颇为遗憾的事。至今,在列宁简朴的旧居里,仍摆放着一架钢琴。
列宁整个家庭对音乐涉猎很广,甚至在列宁逝世后,在克里姆林宫他的寓所里,还保存着作为这个家庭宝贵遗产之一的、装着多首乐谱的古式大箱子。这里面,有列宁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时曾经演奏过的所有乐谱,比如他最爱的贝多芬、肖邦、李斯特、格里格的作品。甚至到苏维埃时期,当音乐教育家、女钢琴家姆·伊·维戈夫斯卡娅到克里姆林宫看望列宁,为他弹奏钢琴时,列宁都颇为感慨道:“《月光奏鸣曲》引起了我对童年时代的回忆。我的母亲和姐姐都喜欢演奏这首作品……”
引导思想的音乐
音乐有一双神奇的手,无可比拟的魔力,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走进人的灵魂,影响悸动的内心,对列宁甚至对他母亲来说,亦是如此。在列宁家里的档案中保存着一份最珍贵的文献:著名的无产阶级歌曲的手抄本——狄盖特和鲍狄埃创作的《国际歌》。这份文献用列宁的话说,就是“宣传社会主义的工人歌曲”。它揭开了俄罗斯光荣历史篇章的新的一页。据鉴定证明,这份手抄本是列宁的母亲1895年在布鲁塞尔根据最初版本的《国际歌》乐谱手抄而成的,并将它带回俄罗斯。当时,她正在布鲁塞尔居住和学习,深受当地思想的影响。众所周知,这首歌不仅对列宁的意义重大,而且对整个无产阶级都有着非同一般的价值。即使当列宁被流放到西伯利亚舒申斯克,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他还借助音乐激励着自己与其他革命人士,与他们一起唱《国际歌》《马赛曲》等斗志昂扬的歌,甚至还担任合唱的指挥,举办独唱音乐会。
曾在列宁一家的300多封家书中,其中关于音乐方面的书信有数十封:关于音乐课业方面的情况;关于欣赏音乐会方面的感想,关于索取某种难以得到的乐谱的请求……他的母亲甚至会因为孩子优秀的音乐成绩,抑或是会弹奏某首曲子,都会欣喜地写信告诉其他家人。在他们的家庭里,音乐是流动的纽带,是情感的羁绊,是值得骄傲与期待的精彩瞬间。从这点也可想而知,音乐对列宁成长时的影响与作用。
列宁与《热情奏鸣曲》
列宁认为,美好的音乐能表现美好的心灵,所以他一生都不听消沉、忧郁的曲子,也反对传播那种使人颓废、空虚的靡靡之音。那些曲子中,他最喜欢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一听到这首歌就会容光焕发,从中获取向上的能量以及火焰般的巨大热情。即使在流亡的艰苦岁月中,贝多芬也像一块有力的磁石吸引着他的心。之后,工作繁忙的他,并没有时间去听音乐会,但只要上演《热情奏鸣曲》,他都会抽出时间去听,更有无数人为他演奏这首曲子。然而,无论谁演奏,列宁都像第一次聆听时那样聚精会神、激动异常。有一次,列宁在别什科娃的家听他演奏的《热情奏鸣曲》,激昂的乐曲又一次引起列宁的强烈共鸣。他情不自禁地对高尔基说:“我再也不知道,有什么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了,我准备每天都听。真是奇妙的、非人间的音乐!我永远怀着骄傲,也许是天真地骄傲地想:瞧,人们可以创造出什么样的奇迹来!”在著名画家H·茹科夫的素描《热情奏鸣曲》中,列宁斜靠在椅背上,一种温柔的表情注视着远方,感受着音乐带给他的力量。即使在列宁缠绵病榻的最后时光,他都以愉快的心情欣赏着家人弹奏的钢琴曲。音乐犹如一剂强心剂,注入他的心间,给予无限动力与支撑。
关心音乐教育
列宁一直都关注着音乐教育,1918年7月12日,他签署了关于彼得格勒和莫斯科音乐学院的法令。这一纸令,将几百年来掌握在皇家贵族手中的音乐学院转归人民所有。除此之外,他还积极推动音乐教育的建设与发展。
1918年冬天,菩提诺夫工厂的工人为了使他们的孩子能接受音乐教育,向省教育厅提出开办少儿艺术学校的请求。然而,省教育厅的有关官员以设备困难、资金不足等理由推脱。这些渴望孩子有文化的工人在遭受拒绝后,立马向列宁反映情况。当时正在开重要会议的列宁,立即停止了会议,并亲切地接待了工人代表。在了解情况后,他激动地表示,少儿艺术学校一定要建。随后,在列宁的积极部署下,虽然面临了很多的困难,但少儿艺术学校很快就成立了。在此后的几年里,各地的音乐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开办,并在教学大纲中加进了《音乐教育》这门课。
音乐犹如一片汪洋大海,波涛汹涌般地在列宁的内心中翻腾着,给他力量,给他激情,甚至贯穿着他的一生,也让他对音乐有了透彻且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