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个冷冬,真暖

2017-02-18邹贤中

初中生写作 2017年12期
关键词:贩子胖子豆子

◎邹贤中

那个冷冬,真暖

◎邹贤中

那是2002年的冬天,夜里呼啸的北风让还在被窝里的少年忍不住打了一个寒战。你看这天多冷啊!没毅力的人真有点儿不敢起来。

“快起来吃饭,等会儿集上卖豆子的人多了,就卖不出好价格了!”母亲的声音透着一股焦急。临近年关,家家户户都要买年货,一贫如洗的家境,仓库里的豆子成了全家过年的希望。

少年极不情愿地翻了个身起来,嘴里嘟囔着:“这么好的豆子,还怕卖不掉吗?”

出门时,少年推着自行车,车的后座上绑了30斤豆子,母亲挑着80斤豆子跟在后面。通往小镇的是一条结满冰碴儿的15里泥泞路,原本松软的泥土在寒霜的覆盖下又脆又硬,车轮碾过的地方发出“吱吱”的沉闷声。

两个小时后终于到了集上,十里八村的村民把小镇堵得水泄不通。母亲把担子放下,少年看到母亲头上汗津津的,赶紧把车子推过去,然后把豆子从后座上取下来。他冷得直发抖。母亲捧住他的双手,温暖从母亲的手上传来,但他明显看到母亲抻得长长的脖子。那一刻他似乎懂得了望穿秋水的意蕴,只希望那个胖胖的豆贩子早点儿来,他实在不想在这里喝北风。

太阳出来了,可是没有任何的温度。有人开始抱怨了。少年从母亲的手里抽出手来,然后跑到其他村民那里看豆子,那些豆子不大且有斑斑点点的杂色,他又有了信心,自己家的豆子颗粒饱满,色泽鲜艳,看上去晶莹剔透,不可能卖不掉的。不知是谁喊了声:“豆贩子来了!”

叼着烟的豆贩子坐在副驾驶位上正优哉游哉地笑着。贩子微胖,姓黄。他一下车,立即被村民包围:“黄老板,您可算来了!”村民们的脸上写满了奉承与希冀。谁不想赶紧把东西卖了呢?

黄胖子把剩下的半截儿烟丢在地上,用脚踩灭后就换上了哭丧脸:“乡亲们,今年五谷丰登,你们的东西我要不了那么多。考虑到平时大家对我的支持,我还是要一点儿,也不能让大家白跑嘛。”

这句“要不了那么多”的话犹如一颗炸弹,瞬间在人群中炸开了锅。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失望,母亲也不例外。初生牛犊不怕虎,少年挤到黄胖子面前:“你去年跟大家保证过,有多少要多少,现在不会是让我们自己扛回去吧?”

黄胖子没想到少年这么大胆:“你是谁家的孩子?我看看你卖什么。”他拿起一颗豆子放在嘴里“嘎嘣”咬了一下,然后把豆子吐出来:“你这豆子不好,我不要。”他这句话就像医生给病人下的绝症通知单,让母亲的心掉进了冰窖里。

“黄老板,这是上好的大豆啊,您不能因为孩子的一句话……”

黄胖子打个停下的手势,然后看别人的豆子去了。其他卖豆子的村民一看这阵势哪里还敢插嘴,只留下少年和母亲在那里发愣。

黄胖子一路走过去,嘴里说着:“你的一块一一斤,你的一块二一斤,你的……”

母亲走过去:“黄老板,我那豆子真的不错,要不便宜点儿您就收了吧。”

黄胖子头也不抬:“再便宜也不要了!”

母亲尴尬地站在那里,少年几乎要哭出声来。他的手套、护耳,还有包子全指望豆子呢。

装完车,村民们拿着钱纷纷散去,黄胖子也上了车,母亲尽最后的努力:“黄老板,您当真忍心让我们水都没喝一口再把一百多斤的豆子扛着走完15里的冰碴儿路吗?”母亲坚定的声音透着一种无奈与悲壮,她在做最后的一搏。

黄胖子不说话,示意司机开车。一直坐在驾驶室的司机开口了:“老黄,你就把人家的豆子收了吧。你看看,这么冷的天,人家孩子穿的是胶鞋,手指和耳朵都生冻疮了。”

“这个嘛,装不下啊!”黄胖子说的也是实情,那个有顶盖的车厢已经装得满满的了。司机不高兴了:“一百多斤的豆子放驾驶室总行了吧?我们就两个人挤着点儿坐得下。这样吧,这趟运费你少给点儿,豆子的价格你别亏了人家。”

黄胖子勉为其难地同意了,过称、付钱,他按最高价算的,一块三一斤,共143元。母亲向司机投去感激的一瞥,司机对母亲笑了笑:“大姐,给孩子买点儿东西吧。你看这天多冷啊!”

那天,少年如愿以偿,买到了一双手套、一对护耳,还有一双棉鞋,厚实着呢,穿在脚上,暖暖的。那天,母亲还带他去了镇上唯一的包子店,买了四个热乎乎的肉包子……

那个少年就是我。在我20多年的人生里,2002年的冬天印象最为深刻。陌生司机的一句话让寒冬变成了暖冬。

——选自《中外文摘》2017年第5期,有删改(插画:金蓓蓓)

猜你喜欢

贩子胖子豆子
夹豆子
小胖子嘟嘟
小胖子是如何炼成的?
我和小豆子
号贩子怕群防群控
宣战号贩子
谁说胖子没有夏天?
让号贩子失去生存土壤
宣战号贩子
开心豆子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