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中法治精神体验式教育研究

2017-02-18张忠坡

教书育人 2017年17期
关键词:体验式建构法治

张忠坡

普通高中法治精神体验式教育研究

张忠坡

高中阶段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尾声,也是高考的冲刺阶段。这一时期的教学工作尤其重要,既是高考的前期准备,也是高考的主要内容。所以在高中阶段的教学工作中,教师的意识非常重要。高中政治是对学生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政治教材中安排了一部分法治教育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一定的法律知识,培养一定的法治精神。在政治课教学上,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体验获得相关的德育知识,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观念。那么怎样实施体验式教学,帮助学生获得明晰的道德认知概念呢?

体验式教学是教育者依据课程标准中教育目标和受教育对象的心理、生理特征以及个体经历创设相关的情景,营造一种具体的教育环境,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感悟知识的概念和含义。体验式教学是通过反思体验和体验内化形成个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品质特点和图示建构,在反复的体验中积淀成自己的思想道德行为和养成道德习惯。体验是设身处地参与进去,使自己亲身经历,在各种体验中感受自己的存在,修正自己的行为习惯和思维定式,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要回归生活,亲自参与,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提高思想认识,促进道德行为的成长。体验就是亲历过程、经历感受,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提高道德品质,掌握技能。

一、法治精神含义的理解

法治精神是法治国家建设的核心理念,是检验国家法治程度的指标。尤其我国现在大力提倡依法治国,在公民心中种下法治的理念尤为重要。公民具有法治精神是法治国家的基本素养,没有法治精神就不可能有法治社会。高中学生毕业后要进入大学学习,然后就要走入社会参与祖国的建设。在整个人生的成长阶段,都生活在法治社会的环境中,从高中阶段甚至是从小学就开始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尤为重要。高中生活是一个人人生旅程的重要一环,关键阶段要进行关键的教育,所以高中教师的政治教育还应该保持育人、树人的强烈观念。

二、培养法治精神的意义

高中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法治精神也是这个时期要形成的主要道德素养。目前,我国高中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还存在一些问题,当然,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是因为学校教育跟不上,其中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也都在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影响着学生法治意识的形成和法治精神的存在。在高中政治教育中,因为旧有的教育模式因素,法治精神的教育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让学生形成法治精神就会自觉成为法律的捍卫者,会成为法治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对构建法治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和探讨。

三、法治精神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个人的成长与环境有关,对于一个高中学生而言,他们的成长有三个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这三个环境对学生的成长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环境造就人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那么高中教育培育法治精神,早已成为教学工作的重点。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依然看到一部分教师的法治意识很薄弱,他们的薄弱意识,势必影响他们的法治教学质量。教育部早已提出要依法治校的理念,但是在一些学校的管理者心中,法治意识淡漠,缺少法律精神,在日常教学工作的管理中表现出了法治意识不强,松散的校园环境和缺乏法治精神的校园文化,都影响着学生法治精神的建构和形成。学生轻视法律知识的掌握、教师轻视法律知识的教学,长此以往,学生的法治精神就会薄弱和淡漠。加之社会环境的大背景,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导致高中生的法治精神淡漠,社会及家庭都过分重视经济发展,很少有忧患意识,更不用说具体的法治精神的塑造。今年,香港出现了学生警察团,这是个很大的创新和突破,值得我们去借鉴。高中阶段的素质教育应和社会接轨,和中小学衔接起来。这样,才能使教育形成系列化和体系化,形成具有实效性和高效性的教学局面。

四、体验式教学在贯彻法治精神中的应用

实施体验式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一种近似于真实的环境中建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概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进行体验式法治精神教育,首先要有情境,情境的来源就是模拟一些具体的事件和场景,设计一些环节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进行角色模拟的体验式教学。

1.角色扮演的体验式教学

校园也是一个小社会,在这里具有很多的法治知识和治安内容,尤其是目前校园犯罪和校园暴力都是热点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树立和形成法治精神,要让学生了解这些现实,然后择取最为典型的案例内容设计情景剧,让学生在剧中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在角色中体验知识和观点。这种形式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最为印象鲜明。学生根据不同的案例内容,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角色中体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这样进行的学习效果会超乎寻常。

比如,关于法律救助的这部分内容,首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法律救助、法律救助的对象、法律救助的形式、法律救助的手段。其次,教师设计一个需要法律救助的案例,让学生在模拟的情景剧中扮演角色,在充分的角色体验中,获得相关的法律知识,建构起法治精神。

2.模拟法庭进行法律道德的体验

在法律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往往因为知识的枯燥乏味而缺乏兴趣,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法治精神怎样形成呢?怎样将单调枯燥的法律知识烙印在脑海中呢?模拟法庭的形式促成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这样可以形象生动地树立学生的法律观念。在模拟法庭中,通过各个角色的体验,逐渐明晰法律观点和法治意识,从而形成学生的法治精神。在模拟法庭中,学生可以感受法律的神圣,感受法律的不可侵犯,了解审判形式。学生可以更加了解法律的概念,增强法治意识,形成法治精神。

比如,民事权利和义务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在教学中,主要的知识点有三方面: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实现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民法对诉讼时效的规定。可以就教材中的内容结合一个具体的案例,给学生设计一个模拟法庭,通过原被告和法官等合作,将选定的民事权利案件审理清楚,从而使学生拥有更加清楚的法律精神。

3.组织召开辩论会进行法治观点的体验

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具有了一定的法律知识积累,对于一些是非观念也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但是往往对一些法律问题有一些模糊的认识,影响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建构法治知识和形成法治精神。而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辩论会,让学生在正反两方面的讨论和辩论中,对一些模糊的法治观点和知识进行进一步的辨析和争论,在辩论中提升,在辩论中形成他们的法治意识和精神。通过辩论可以更好地明确相关的法治观点,明晰是非和美丑,提高辨识能力。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合同是一个应用非常普遍的形式,也是很多的经商人士需要了解的内容,所以教学这部分内容就适合进行体验式教学。

比如,合同与违约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这里面的知识点主要有三方面:合同的含义;合同的形式;签订书面合同的重要性。因此,在设计辩论会的时候,就要围绕这三方面设计问题,设置讨论的内容。组织正反双方的辩论组,在课堂上就这三点进行讨论。学生会获得很高的收益,形成很高的学习效率。

五、实施体验式教学提升法治精神应该注意的问题

法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把为社会培养具有正确法治意识的合格公民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学校要注重对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婚姻继承法等法律知识的教学。虽然大家逐步认识到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但目前中学阶段的法治教育仍偏重于法律常识的教育,而不是法治意识的培养。从培养合格公民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来看,高中阶段以法律知识教育为重点的普法教育是不够的,这种形式只能增加学生的法律知识量,并不能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任何一种教学形式都会有优势,但是也同时存在一种弊端,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扬长避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实效性。采用体验式教学形成学生的法治精神应该重视实效性,没有实效只有形式,也不是应该提倡的教学模式。对高中生采用体验式教学应该与学生的认知实际和教学内容的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明晰观点,建构知识,形成意识。所以不能注重形式而忽略了教学效果。体验式教学的开展还应该是伴随着反思和检视而进行的。学生在进行了法律知识建构的体验后,应该及时进行反思,反思这节课的内容和自己的学习方法,检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法律知识建构的体验,在亲历知识的形成中塑造法律精神。体验式教学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使之形成深刻的烙印,将朴素的法律知识和道理以鲜活的形式扎根在学生的脑海。也督促学生学习,改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传统地位,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体现了教学的民主。

开展体验式教学树立学生的法治精神应该成为高中政治法律教学的一种常态,这样可以深化教学改革,优化高中政治的教学模式,提高高中政治的教学效果。所要注意的是效果,不能盲目追求形式和热闹,应该将教学的实效性放在第一位。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让教学改革更加深入人心。探讨体验式教学,构筑学生的法治精神,是我们永远的课题。提高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我们一直在路上。■

本文为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普通高中法治精神体验式教育研究”(课题批准号:D/2015/02/377)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铜山区棠张中学)

猜你喜欢

体验式建构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