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推进校本研究行动的思考

2017-02-18柴如峰

教书育人 2017年32期
关键词:校本评价研究

周 悦 柴如峰

有效推进校本研究行动的思考

周 悦 柴如峰

有效的校本研究源自教师的研究意识,需要教师保持研究者的思维来思考和分析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开展有效校本研究是深化课程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是促进教师自主性专业发展的推动策略。实施有效校本研究应在教师研究意识激励、学校条件支持、运行机制等方面着力,现提出如下浅见。

一、教师自觉培养校本研究意识

教师进行校本研究并不只是为教学本身、为学校教研任务而努力,同时也是为自己能胜任将来教学工作,更轻松应对未来教育形势的自我发展需要。与其被动催赶,不如自觉前行,教师要切实树立起以问题为核心、解决教学问题的校本研究观,把校本研究当成是职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在校本研究中印证、发现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新学生的精彩。

二、学校给教师的校本研究“亮绿灯”

校方应从根本上减轻教师过重的负担,规范课程、课时、作息时间、班额,保证教师有时间、有精力、有心情投入校本研究;安装必要的教学硬件和软件,如摄录像设备、图书资料、多媒体设施、微课制作设备及场所等,使教师有条件、有资料、有空间从事校本研究;保障校本研究活动经费用于教师外出培训、请专家实地讲学、开展校本研究活动等,使教师有实力、有热情开展校本研究;还应积极开展名师讲堂、专家引领、专题培训、实地考察、案例学习等活动,开阔教师眼界,使教师知其不足而后能改;建立校本研究激励制度,将校本研究纳入教师综合评价体系,全面审视教师参加校本研究方方面面的情况,对于解决教学中棘手问题的重要成果应给予适当奖励,通过种种激励制度,“解冻”教师“慵懒”的思想,营造浓厚的校本研究氛围,促使教师能够自觉将日常教学工作与校本研究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的工作习惯。

三、抓好校本研究六大环节

校本研究需要遵循科学的校本研究规律才能取得实效。一般说来,有效的校本研究需要抓好六大环节,即问题驱动、方案制定、团队组建、行动开展、效果评价、共享推广。

1.问题驱动

研究始于问题,问题存在于制度建设、设施水平、教师队伍、学生本身、家庭教育、社会影响等任何地方,表露在现行教学实践中的矛盾冲突、低效或无效、难解或无解的地方,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校领导、教师均应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正视问题,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否则就会使小问题相互纠结,引发连锁反应,给学校教育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增强问题意识,把解决问题作为校本研究的第一要务,只要认真对待,解决问题的过程就可成为下一步发展的契机。

2.方案制定

制定研究方案的过程是一个全面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方案制定好了等于寻找到了解决方法和途径,“胸有成竹”后做起事来自然“水到渠成”;同时,制定研究方案的意义还在于可以通过量化的阶段性目标来提示和督促研究人员养成不拖拉、不懒惰、不推诿、不依赖等做事成功必须具备的习惯,更快地提高逻辑分析能力、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和研究能力,预防和纠正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保证实践上有创新,理论上有突破,校本研究如期取得研究成果。

3.团队组建

组建优秀研究团队是有效校本研究行动成功的基础,教师虽然术业有专攻、经验不同、秉性各异,但只要目标一致,彼此相互信任、依赖、协调,共同合作,便会产生不可低估的能量,集体协作干出的成果往往能超过成员个人业绩的总和。研究团队可以调动起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和才智,每个人都可以他人为师,也可成为他人之师,发挥每位成员的思维多元化,从不同切入点来审视同一个问题,然后去粗取精、筛选综合,寻找到更便捷、更合理的解决方案。

4.行动开展

敢做常做、坚持到底应成为校本研究团队的工作作风。校本研究中的行动开展指的是在筛选问题的基础上,集团队之合力分析问题的产生原因,找寻相关教育理论,按照研究方案开展有目的、有步骤的实施行动,并注意效果监控、审查反思等“螺旋式循环”研究旅程。研究团队必须对研究行动的价值取向、实现机制保持清醒的认识和必胜的信念,善于吸取他人的评价和建议,适时调整研究计划和行动策略,通过不懈的实践回顾诊断、寻根溯源、优选理论、总结反思,检验研究行动的实效性。

5.效果评价

实施校本研究的效果评价是按照较为规范化的程序对真实的教学实践的行为和结果、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综合价值判断。效果评价并非只是参照学生的期中、期末学业成绩,还要多方参看研究日志、调查问卷、教师评价、家长反馈、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学生学习方法与能力的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改变与养成、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程度等领域数据,评价形式可综合利用资料查询、座谈、随访、现场考察、实录等,评价主体可以采取领导评价、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等。不同的评价项目要建立既符合评价项目实际,又便于操作实施的评价办法。通过效果评价收集评价对象的发展信息,了解研究工作的进展,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以便使研究成果上升为理论高度,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

6.共享推广

校本研究成果只有及时转化为教学生产力才能显现其价值,应用的面越宽,价值就越大。我们要树立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开放意识,积极将那些充满正能量的教学经验由一个班、一个年组,普及到全校进行应用,不但要在校内推广,还应抓住契机向校外推广,使其价值充分彰显。校本研究的成果最终要通过经验交流会、学习研讨会、教学课例展示、案例报告会、校本培训、网络发布、校刊简报或期刊社等平台将之推介,使本校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认可我们研究的努力、总结的可贵、应用的有效,使之形成有效的前沿性引领。成果共享推广的过程等于肯定了自己、宣传了学校,又为学校校本研究做了一次再动员,让更多的教师认识到校本研究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校本研究其实可以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是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助推器,从而进一步推动校本研究跃上更广、更高的层阶。

总之,善研者智,善研者强,善研者胜。当前,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水平、教学手段等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学校需要发展进步,教师教育水平需要提高,教师只有真心投入校本研究的学习与实践,才能保证自身成长“不断电”。教师参加校本研究有益于收获师生和谐、师师和谐、生生和谐、自我和谐、环境和谐,从而构建和谐课堂、和谐校园,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工作升上新的台阶。

(作者单位:吉林辉南县第一高级职业中学)

猜你喜欢

校本评价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