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家观点

2017-02-18

新班主任 2017年10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发展

百家观点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核心素养的核心旨归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们社会的旗帜上清楚地写着:人是最高价值。”毋庸置疑,以人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当是核心素养的核心旨归;落实核心素养,根本目的是促使教育转向人、聚焦人、发展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根本上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因此,研制、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教育的风向标,这是核心素养对我们最具战略意义的召唤。

必须承认,当下的教育还没有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彻底摆脱出来。所以,坚持核心素养为导向,就是需要我们坚定教育改革的价值方向,真正向科学的教育理念转变。我们一定要反对这样的现象:面对核心素养,口头上说“好”,却在心里面怀疑,态度上犹疑,行动上迟疑。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核心不能忽略,更不能丢弃。

——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 成尚荣

(摘自《中国教育报》)

重建教育的人文主义价值

今天,我们谈改变应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不能不重视观念的革命。呼唤人文主义的教育价值,关注每一个儿童的健康发展和终身幸福,已是当前的一种世界性潮流。

应试教育体制,本质上是传统教育文化、功利主义、技术主义的产物。2002年小布什签署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负面影响是我们所熟悉的:在年度测评、达标评价的惩罚压力下,学校越来越重视统考科目的教学,而社会学习、美术、音乐、职教、体育和外语等不考的科目被削弱,甚至被放弃;不少中小学延长学校上课时间,在放学后补课,甚至取消了高年级学生午餐后的15分钟休息时间。2015年12月,奥巴马签署《每一个学生成功法案》,正是对《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重大改变,即从严格强调学业成就、绩效评价,重新回到低控制、低竞争的模式。

在中国,已经有一些教育探索正在打破“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通过跨学科的主题学习和实践教学贯通教学与教育,从课改走向了教改。在个性化、定制式服务等“高技术、高成本”的改革之外,以阅读推广、合作学习、改善师生关系、加强社区参与等为特点的“低技术、低成本”的教育改革也大有用武之地。这些教育创新昭示着中国教育的希望。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杨东平

(摘自《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离不开“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教育”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多年建设的必然结果,此两者间的关联绝不是“教育大菜”加“信息技术佐料”,而是必须将教育置于互联网的大背景、大格局中,以“互联网+教育”的方式整体推动发展。

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仰赖于教、学方式的变革,而变革教、学方式,一则要求教育者能够按照认知规律科学调整教学模式;二则要为学习者提供更好的学习工具;三则要形成更为紧密、更为有效的教学回路。在这一系列工作中,连接一切、精准实施、伴随反馈、即时调整可谓关键,而这恰恰是信息技术的优势所在。

通过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一方面可以融汇数据,形成有效的教育决策支持系统,帮助教育决策者评估、布局、调整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名校网络课堂”“在线开放课堂”等形式,低成本复制、大规模推送、高精度送达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全民的作用。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任友群

(摘自《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 李敏芃)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发展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