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点

2017-02-18

教书育人 2017年14期
关键词:压岁钱家长学校

热点

老师生娃,家长顶岗?

——河南某中学因有教师怀二胎休产假,让学生家长周六、周日来学校,监督学生自习,不愿意来的家长则需缴纳600元,补贴值班家长。我们且不去讨论这种做法是老师要求的还是家长自发的,单从事件本身来看,就不太合理,教学属于专业性履职行为,需要有专门的资格,无论是教学还是监督学生自习,都在教师的职责范围内,教师因怀孕而暂时无法履行教师职责可以理解,但是,学校也应该统筹安排,务必不能让教学岗位出现空缺,如果实在有困难,可以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寻找解决方案,无论如何,都不应该让没有教师资格的家长代为管理学生自习。

吸烟有害健康,二手烟危害子孙

——据日媒报道,在婴儿期有被动吸烟史的儿童,长大后肥胖的比例较高。调查显示:出生6个月时父母曾在室内吸烟的男孩13岁时肥胖率和无此类经历的儿童相比高出3个百分点,女孩则高出2个百分点。

开进教师心里的“幸福班车”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城镇的学校里读书,而对于农村小学来说,由于生活条件较差,很多优秀教师都会想方设法地调去城镇学校,剩下的一些教师又无法适应农村的生活,纷纷在城市买房,白天在村校教书,晚上回城里,平时还好,遇到天气不好的情况,很多教师都表示很无奈。

对此,山东肥城市边院镇中心小学校长李玉峰积极与市公交公司联系,决定租用公交公司的一辆崭新的中巴车,每天往返两趟,接送本校老师上下班,班车有固定的线路、停车点和时间,从此使学校20多位居住在城镇的教师免去了奔波之苦。就是这么一件小事,却使一些教师觉得无比温暖,学校的政教主任说:“以前由于交通不便,不少同事都想方设法地往本已超编的城区学校调,现在校车安了大家的心,我们都暗地里管它叫‘幸福班车’。”校长的这一举动,不仅解决了教师的上下班问题,也打消了一些教师调往城区学校的念头,稳定了军心。看来,学校管理无小事,把好事办到教师的心坎里,才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流失的根本。

这哪里是怀疑学校,分明是不信任孩子

——重庆市民李素英发现上高二的孩子成绩突然好了,怀疑学校监考不严。为了打消李素英的疑虑,学校邀请家长参与监考。

父母出尔反尔,孩子欲携款潜逃

——近日,南昌的一位5岁的小女孩蕊蕊央求父母,要用自己的压岁钱给自己的芭比娃娃买一栋“梦想豪宅”,父母答应了,可是发现“豪宅”价格不菲的时候,却出尔反尔,要把孩子的压岁钱拿走,去交学习班的学费,孩子发现后欲在火车上“携款潜逃”,幸好被列车长拦下。对父母来说,花大价钱让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好的未来固然重要,但是,从孩子的角度来讲,童年只有一次,童年的快乐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孩子有权支配自己的压岁钱,和辅导班的课程相比,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懂得言而有信更加重要。

拿生命当儿戏,愚蠢

——为了帮家住4楼的邻居赵奶奶取钥匙,阆中市民彭新城竟然让读二年级的孙子彭康腰拴绳子从5楼下到4楼。不料,拴在孙子腰间的绳子断裂,孙子坠地被送往重症室救治。

有爱所以暖心,暖心创造奇迹

——南京37岁老爸王孝贤,花了4年时间“自学成才”,用2000多幅水彩画记录家人陪伴女儿的瞬间。虽然画得并不十分专业,但还是温暖了不少网友,他的水彩画微信号开通短短几个月就“涨粉”上万。

珍惜孩子与生俱来的温情表达

——《齐鲁晚报》:82岁的老人丹安独自一人逛超市,神情孤独忧伤,4岁女孩诺拉向他索要生日礼物,还要妈妈为她和老人合影,老人深感温暖。为了帮助女儿延续与老人的友谊,妈妈后来特意带女儿去看望老人。

与其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不如学习别人家的父母

——《华商报》:青岛市五十八中学高一女生李想出版了一本仙侠小说,这是她利用晚上、周末和寒暑假时间撰写的。父母很支持李想写作,写作中她常常拿给父母看,请他们提建议。

创意源于有爱,幸福源自有心

——中国新闻网:孩子不爱吃早餐?有位叫蒋娅琴的80后妈妈,用各种食材制作出中国古诗词的意境,让8岁半的女儿吃早餐时感受到诗情画意。

这个活动好!好爸爸也需要互相勉励

——兰州白银路小学举办“好爸爸讲故事”宣讲活动,20余个父亲齐聚一堂,分享如何有效地陪伴孩子,还签订了“好爸爸公约”,约定要做个好爸爸。

(以上部分信息选自《中国教育报》,并对原文有编辑改动。)

猜你喜欢

压岁钱家长学校
谁来保管压岁钱
压岁钱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压岁钱驾到
压岁钱争夺战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