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大学不能忽视本科教育
2017-02-18胡解旺
■ 胡解旺
一流大学不能忽视本科教育
■ 胡解旺
伴随“双一流”建设工作的启动,许多大学采取了学科撤并、人员调配、资金倾斜等诸多举措,以提高优势学科,进而提高大学整体实力。然而,对于如何借助“双一流”建设契机,全力培养一流本科生,却罕有明确而具体的政策措施。可以说,撇开培养一流本科生而进行的“双一流”建设,不但永远达不到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水平,还有可能滑向二流或三流。
自1088年世界第一所现代大学——意大利博罗尼亚大学创办以来,大学功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提升和增加。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人才培养始终是大学的根本使命,永远不会改变和动摇。否则,大学就丧失了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在各个层次的人才培养中,本科生质量具有关键性作用,是大学扬帆起航的“压舱石”。因为本科阶段是逸脱于基础教育后接受高等教育的起点,没有固定的升学目标和繁重的应试压力,又有优质、丰厚的教学资源和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是高等教育的奠基时期和学生激情洋溢的阶段,也最容易让学生迸发思想火花、奇思妙想。当然,充分发挥本科生的巨大潜力,需要集中全校所有的优质资源服务于本科教学。
踏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在兴奋和好奇之余,多少存在迷离与懵懂的过程。同时,他们又正处于偶像崇拜与自我欣赏的矛盾阶段。此时,大学需要有一批学术水平高、德高望重的专家为他们领航,引导他们进入科学研究的神圣殿堂。这是世界一流大学惯常的“规定动作”,也是长期保持一流的看家本领。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首因效应”: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具有决定性作用,或称为“第一印象”。本科生进入大学后,优秀师资对他们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十分关键,为他们勤奋学习、努力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到了中高年级,则有一批较高水平的中青年学者前来“接力”,并亲自指导“资深”本科生开展课题研究、学术探索。随着时间的推移,本科生尽管对学术大师的偶像崇拜日渐淡化,却为自己“离经叛道”、敢于否定权威消除了年龄差距过大的心理障碍。从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经验看,许多达到顶尖水平的人才在本科学习阶段已经崭露头角。
我国的许多大学虽然硬件显著改善,如校园面积大幅度扩容,多校区格局业已形成,科研项目和经费更是呈几何级增长,各种头衔的大牌教授、“大师”越来越多,但本科生质量并未大幅度提高,甚至有所下降。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学校在顶层设计中未将本科生质量置于不可撼动的头等地位,而是将那些看得见、摸得着,能够立竿见影的成果和数据(如重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重大获奖成果、论文的影响因子等)视为学校当仁不让的中心工作。教师们更是使出浑身解数去追求这些显示度高、名利双收的成果,而真正集中精力去培养本科生的教师越来越少。这些有良知的教师除了在学生心目中享受威望之外,其职称、待遇长期处于较低层级,成为同行不屑一顾的“另类”。如果大学中只有极少数弱势教师全心全意培养本科生,而绝大多数头顶光环的“绩优者”作壁上观,要想提高本科生的质量,实在难于上青天。
没有一流的投入和一流的师资作后盾,绝不可能将一流的高中生培养成为一流的本科生。这些一流的学生在大学毕业时虽然头顶名校的光环,却在“放羊式”的环境中不知不觉沦为二三流水平。这是大学对优秀学生的摧残,同样也是大学在自残。进一步看,没有一流的本科生,哪来一流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二三流的本科生只能“孵化”同等水平甚至不入流的高学历文凭持有者。长此以往,又何以产生一流的研究成果和一流的思想家、科学家、企业家?
(选自2016年11月17日《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