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时,他的眉头长出一个小山包
2017-02-18杨仲原湖南省怀化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杨仲原(湖南省怀化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夜幕低垂时,他的眉头长出一个小山包
杨仲原(湖南省怀化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一
木屋是坐北朝南的。
一路向北,一路向南。他的生命狭长如此。
两岸不曾想过青山,绿水不曾想过为他驻留。
只有,柴刀待他如兄,锄头待他如兄。
不聊鸡、鸭、猪、牛。
他活在柴米油盐里,为了一酱一醋奔波。迟到的月光里还余有一盏油灯。
说茶的时候,倒映了一块墓碑。
二
其实,官舟寨的荒地都属于他,发芽的田野都属于他。从脚掌开始,他全身的毛发与官舟寨是紧密相连的。
比如,在一场大雨中,他寻访阳春、巡视三月。没人能比他更懂春风的花蕊需要什么,天空的奶头什么时候喂给稻花会高产。
比如,在一场秋波中他的发丝紧紧捆住每一次下刀时云层的啼哭。
回家时,夜风呢喃,告诉他一些关于父母欣慰的话语。
三
想到父母时,他想起了自己的儿子。
没有想过什么儿孙满堂,也未考虑过什么儿孙福。
大儿子十年未归,小儿子亦如此。
亲朋好友问及他儿子有没有寄钱回来,他觉得有必要说点假话。
“有哦,每年都寄三四百,我都给他存起,以后拿来做房子、给他娶老婆……”
毕竟,对于他来说,三四百已经是一笔很大的财富了。可以管一年的烟钱、酒钱,买点油盐酱醋还有剩的。
毕竟,一加一他都能算错。
毕竟他已然被放养。
四
管饭。嗜酒。有烟亦可。
这是他给自己定下的人生准则。请他帮忙,这三者缺一不可。
若付钱,只取零头。
只讲情义。这不正是一个君子吗?
只要知道点消息,寨里的人都拿事嘲笑他。
傻子一个。
五
说说他老伴吧。
一米四的样子,过门三四十年了,越长越矮。
赶集时,青菜四角钱一斤,猪肉五块钱一斤。她卖了十斤青菜得了四块钱,买了两斤猪肉用了一百块。
寨里的红白喜事都会叫上她,不炒菜,只负责洗碗烧火。
印象里,她家里晾了好多白菜,锅里只有青菜。
她和他从未吵过架。
寨里的人都说他们是良配。
六
上了年纪的人,耳朵都不怎么好使。
他很清楚。
就像他三哥,别人说什么都听不见。整个人如同沉入门前溪流里的石子,可每一滴水都在跟他说话。
他觉得要自己预谋一些东西。
七
父母留下的日子已用完。
这个事实,他用死告诉了我们,告诉了整个官舟寨。
声音很大,穿过了官舟寨的耳膜,传到了东莞、浙江……
这个对话很短,无论大家怎样回他,也无人应答。
八
他这个人如何?
他四哥如是说:“堂弟老七常常讲假话,讲明年挂亲还和他一起喝酒,然而这句话还没有完全挥发,却独自与他二老作伴去了。老七走得慷慨从容,生怕有人挽留,有人呵斥,至于明年喝酒的事,到他坟前去吧。老七害怕半死不活,妻子低能不善料理,儿孙外出谋生受不起拖累,不如一了百了。要走就坚决走了,永不回头,却给村人留下肯帮忙的无限眷恋,身后声名是他的墓碑。”
九
夜幕低垂的时候,他的眉头褶皱了一下,长出了一个小山包。
于是,以后每年的清明我都会唤他一声。
七公,七公,七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