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
——学生品德教育的源头活水

2017-02-18袁寿芳

教书育人 2017年22期
关键词:品德教育现实生活教科书

■袁寿芳

生活
——学生品德教育的源头活水

■袁寿芳

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教师如果单纯地依靠生硬的说教或者直接灌输,那是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的。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教育,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求知,在不断求知中生活。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所以,不能将关注的视角滞留在教科书上,而应以教科书上的内容为原点,链接学生的现实生活,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学到新鲜、有用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学习效率。

一、教育内容生活化,明确教育元素

现实生活是进行品德教育的源头活水,也是其最终归宿。事实上,学生在生活中有什么样的亲历,就会形成与之对应的体验。教师应结合教科书中的生活元素,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进他们的现实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发展自我。

礼节的教育是品德教育生活化的重要部分。作为客人去朋友或亲戚家做客时的礼节,学生仅依靠对教科书生硬的学习,几乎无法把这些礼节融入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之中。如果教师采取图文并茂的导学方式,利用多媒体播放学生生活中的相关图片,引导、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或角色扮演进行知识学习,学生分别扮演小客人、家长和小主人等几个不同的角色。在学生的表演中,环境布设、人物的扮演,给学生创设的真实的、具体的生活情境,可以使学生明确并掌握了怎么做客,如怎么叫门、问候、用餐、谈话和道别,这样充分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整个活动中,表演的学生结合做客的标准尽情地演绎,其他学生都在认真地观察、学习或提出合适的建议……将教科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增强了学生行为规范意识和学习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育形式活动化,丰富教育手段

小学生的天性之一就是好动。教师应结合他们的特点,调整自己的教育手段。教师可利用活动化的形式,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形成自己的活动体验。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创设形式多样且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活动,如认知与思考、娱乐与操作、制作与赏析、交流与讨论等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与思考,在学习与思考中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迸发一定的情感。

用正确的方式与人沟通交流,掌握方法是品德教育内容之一。教师可以创设“打电话”的情境,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打电话告诉在超市购物的父母,请他们购买一些日用品;假设在上(放)学的途中,发现路边有危重病人,向急救中心(或110)打电话。这样两个实践活动的情境,第一个指向学生的日常生活;第二个指向一些突发的紧急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进行打电话的具体操作,训练了与他人沟通时的文明习惯和技能。将品德教育有机地融合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摸索、反思和总结,提升了教育效果。

三、教育时空开放化,拓宽授课范围

德育如果只限于在教室里,不指向当前的社会现实,那永远是“纸上谈兵”,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由此可见,教师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或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内容;在授课的时空上应推向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要实现开放化,教师首先要精心打造教科书与现实生活间的认知通道,使学生用合适的方式联系社会,并在充分感知、接触社会的基础上关注教科书上的内容,获得更高层次的理解;其次,可将品德教育整合在各个学科教育中,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学习内容,在资源共享中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活他们的认知思维。

如学生对“白色污染”没有充分的体验,更没有鲜明的认知,无法真正地理解“白色污染”及其危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区,去发现生活中的“白色污染”。在实践中,学生会发现菜市场附近的废弃塑料袋随处可见,很多甚至在“空中飞舞”;发现小河小沟里有塑料袋、塑料泡沫,水黑味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耳闻目睹,使他们切身体验到白色污染及其带来的恶果。教师不把学生“困”在教室里进行说教,而是拓宽了授课的范围,带着学生到真实的生活之中去感知,有效地实现了教育时空的开放化。

教师把品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学习知识、感受生活、领悟道理。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学校)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现实生活教科书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新加坡小学品德教育目标刍议
浅谈小学品德教育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
假期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