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培养高中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对策
2017-02-18
●
吴晓梅
研究培养高中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对策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高级中学
吴晓梅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更高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大胆地创新与改革地理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地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教授学生丰富的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学习方式进行深刻反思,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提升。
一、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概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地理教学质量获得一定的提升,为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提升奠定坚实基础。然而,关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概念学术界未给出准确的定义,但是毋庸置疑,地理核心素养属于综合性概念,其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地理人文素养,二是地理科学素养,三是地理技术素养。其中,就地理人文素养而言,其主要包括人文地理与地理学科中的人文精神。就地理科学素养而言,其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地理科学知识,二是地理科学能力,三是地理科学方式,四是地理科学品质,五是地理科学意识。就地理技术素养而言,其主要包括:一是地理技术知识,二是地理技术能力,三是地理技术观点。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有效措施
1.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要想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地理教学目标,并以此为主线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因此,为了保障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设计予以优化。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应按照改革的要求,明确地理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大致内容是:一是知识与能力,二是过程与方法,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上三点紧密相连、缺一不可。教师要想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透彻讲解所有内容是很难的,满堂灌的课堂不仅难以保障教学的质量,更会让学生感到厌烦与疲惫。为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当有所侧重,确保教学设计清晰与明确。
2.改革与创新传统教学方式与理念。
教师在对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大胆创新与改革教学理念与方式,实现理论与实际的融合。然而,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多采用以讲述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重视对各种地理理论知识的灌输,严重忽视学生的主体位置。为此,教师在改革地理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多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促使其应用所学的知识,这样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极为有利。因此,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可结合具体地理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探究式教学方式以及微课等,这样一来,不仅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能点燃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与此同时,还能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充分锻炼,从而推动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
3.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促进的过程,然而,传统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着主导性的位置,忽视学生的主体位置,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仅难以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无法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正确处理好“教”与“学”关系,转变自身的角色,由以往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学引导者、组织者与促进者,重视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探究能力。同时,教师应不断优化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勇敢提出内心的疑问,并给予及时的肯定与指导。通过各种有效问题的提出,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点燃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这样一来,学生的核心素养可得到显著提升。
4.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地理教学中,教师经常要向学生展现地理事物的动态发展特点,从而让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得到拓展,深化学生对地理教学内容的理解。此外,多媒体技术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教师应认识到多媒体仅仅是辅助性工具,在开展地理教学中应统筹全局,详细划分教学内容与目标,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选用教学内容。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教师对于教材与多媒体教学两者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为了达到保持课件完整性的目的,原封不动地在投影屏幕上呈现出浅显易懂的内容,将各个环节的教学都制作成幻灯片,导致整堂地理教学成为一堂课件演示课。为此,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时,应重视突破重难点知识内容,着重于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向学生讲解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
综上所述,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应重视对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在教学中多尝试,多积累,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式,保障地理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从而推动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