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与能力提高研究结题报告

2017-02-17胡根石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课题组课题历史

胡根石

(此文章为课题结题报告,课题编号为L2015G211)

一、课题摘要

2015年5月我校历史教研组与许昌县三高初中部的几位教师向市课题组申请了题为《历史教学中学生方法与能力提高研究》并于2015年9月获市立项。

我们的课题——《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与能力提高研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针对中学生的历史学习理念与方法相对滞后的情况而进行的创新性探索和研究。在研究中,我们紧扣“兴趣、能力”二个中心,从理念和方法两方面入手;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切入;将有趣和有效两点结合起来,通过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总结开创一套先进的中学历史学习理念和一些有效的能力培养提升模式。

在历时一年的课题研究中,我们选择了课题组成员刘靖靖老师、胡伟超老师所在的年级作为课题实验点,以两个班级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师生座谈、资料搜集整理、历史知识竞赛等方式,获得了许多有效信息,摸索到一些较好的历史教学与历史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及历史问题思考解决能力的好途径,并收获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二、课题提出的现实背景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烙印在现代中学生心中的读书之道,直接导致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程根本不感兴趣。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杨振宁认为:“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人们进行学习和创造性劳动的动力。”所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是我们中学历史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施新课程以来,通过培训和历史课堂教学实践,我个人认为:新课程标准的最大特点就是教学要服务于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我国以前的课程教育的指导思想,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当前,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人格。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习者喜欢学习,学会如何学习。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必须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历史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对社会、对自己的重要意义,而且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活动本身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所以,教師必须努力创造产生积极情感的条件。历史是富有兴趣的一门学科,本应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很难做到。

三、课题提出的理论实践依据和意义

1.课题提出的理论实践依据

普通初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普通初高中历史课程,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和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培养和提高中学生历史人文素养、健全人格、个性健康以及全面发展的因素中,学生历史学习方法、兴趣培养、能力培养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从课题组课题的实施调研的情况来看,许昌县三高历史教师的教学教研依然是“跟着中招走”“跟着高考走”,也就是说平时的历史教研,忽视了对历史教学的创新设计,学生长期在这种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下,无论是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都很难得到培养开发。因此,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历史教学与学习模式已不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这就迫使我们必须通过大胆的探索和研究,摸索出适合新课改发展方向的新型历史教学与学习模式。

2.课题研究的意义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是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对于中学历史教师来说,历史课堂的教与学的改革创新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因为历史课教学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发展历史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学习实践活动,也是师生教与学的信息交流的窗口。因此,我们《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与能力培养》的课题,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和实验,摸索出多种理念全新的历史教学模式。这些模式,讲究层次性、开放性、趣味性、灵活性、有效性、答案的多元性,使学生在学习历史课时,不仅能积极掌握书本知识,而且在学习中还能找到乐趣,有效提升成绩,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1.研究的方式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是在许昌县三高初中部两个年级四个班集体通过问卷调查、师生座谈、教学实践、分组实验、跟踪调研、模拟测验、知识竞赛、资料整合与分析、理论文献研究等多种方式方法相结合来完成的。

2.研究步骤及做法

本课题按规定在一年内完成,为保证课题的顺利进行,我们将该课题研究过程大致分为三个步骤:

(1)初期准备阶段(2015年5月~9月初):首先由课题负责人组织召开课题小组会议,讨论研究筹备课题的选题、申报、立项等工作,并将课题负责人及其成员进行分工,即课题负责人主要负责填写课题申请报告,并制定小课题的具体实施方案(即开题报告),撰写小课题中期报告、结题报告、小课题研究的相关论文等;通过考察,确定了课题组成员胡伟超老师、刘靖靖老师所在的县三高为课题实验学校,确定该校两个年级四个班的学生为实验对象;课题组成员胡伟超、刘靖靖老师负责搜集和查阅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制定和收发问卷调查表,并撰写问卷调查分析报等。

(2)中期调研与实验研究阶段(2015年10月初~2016年5月底):课题组在前期完成了选题、申报、立项、开题等工作后,便开始对课题进行大量的调研与探索实验工作。

①发放问卷与师生座谈,对课题进行系列调研。从2015年的6月中旬开始,课题组在许昌县三高学校老师的协助下,分别在学生代表中,召开了题为《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与能力培养》的座谈会,广泛听取了学生对历史学科教与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先后分别向实验班300名学生发放了两种不同内容的调查问卷,即《学生课前对历史课预习情况调查问卷》《学生课后历史学习、知识把握情况调查问卷》等。课题组随后对发放的系列调查问卷分别进行了回收、整理和分析。

②确定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9月初,课题组在县三高学校师生的积极协助下,顺利完成了调研工作,并经过多次研讨,确定了课题研究思路,即:探索出一套符合新课改理念、适合中学生心理认知能力,形式多样、新颖有效的历史课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历史兴趣培养,对学生调查问卷分别进行了回收、整理和分析,从座谈交流和问卷调查中普遍反映的问题是:学生对以往传统单一、枯燥乏味的历史教学形式早已厌倦,迫切期待着新的历史教学模式的出现。因此,我们通过调查分析,基本摸清了中学生对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厌烦心理和对新的历史教学模式的期盼,这就为后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③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全面展开课题实验。从2015年10月~2016年5月,课题组成员胡伟超老师、刘靖靖老师与课题组其他几位历史老师协作下,结合许昌县三高初中部的实际情况,在两个年级四个实验班内进行课题教学方法实验,并从中摸索出一些操作性较强且能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历史教学模式。具体是:

首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让学生喜欢历史的重要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坚信常常以教育的巨大的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师行为,而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建构。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里也指出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营造宽松、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是民主的、平等的、促进个性发展的,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发展的促进者,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氛围。

其次,导入激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导入语的效用在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缩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从导入语中产生疑问,形成一种渴求有关知识的心理。导入语设计得巧妙,会引发学生急切的求知心理,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心理状态,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学生精心备课,认真设计导入语。

例如,我给学生介绍一段培根的名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一样。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肾,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我发现学生对这段名言很感兴趣。特别对“读史使人明智”“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更是耳熟能详。我另加一句:“性格决定命运。”我把这些理念潜移默化到学生们的头脑中去。这些理念的潜移默化能引起學生对历史这一学科的重视,由重视从而激发兴趣。

再次,授课激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一堂好的历史课,并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而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进而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活跃的状态,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如一些同学非常羡慕西方发达国家高技术,高收入,高享受,产生了崇洋媚外的思想。针对这一现象,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并查找资料,说明近代史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过程中的掠夺和血腥性;同时解释造成中国落后的原因是近代封建制度的腐朽和外国侵略,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此来端正学生的态度,提高学生的认识,培养积极的情感。

最后,多鼓励学生,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信心。自信是一个人做事成功的基础,而鼓励则是使学生获得自信的有效途径。任何人包括我们都有一种想听到鼓励的愿望,更何况一群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初中生。他们更有一种强烈的渴望,需要重视、需要鼓励、需要自信与成功。那么这就需要教师的鼓励与表扬,引导他们产生战胜自我的勇气,获得自信。学生不断获得教师的激励,心中充满自信,自然会“亲其师,信其道”。

我们课题组的胡伟超、刘靖婧老师善于在课堂上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他们的历史课堂,学生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事实证明:善于鼓励学生,赏识学生,是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认知历史、热爱历史的灯塔。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更好地学习历史,而兴趣的背后是教师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在教学中,只要教师把握住历史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激励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兴趣之树就会常青,历史教学的春天就会常在。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1.创立了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推动了历史课堂改革的步伐

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我们探索出“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精讲点拨——创建民主课堂——激情课堂——鼓励学生——培养兴趣——注重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依据该课题的中心思想精心提炼出来的。它可操作性强,较好地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有的放矢,深受学生喜爱,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改变了过去课堂上教师“一言堂”,学生沉闷的低效教学模式。

2.浓厚了教研氛围,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

通过课题的研究,教师们学习教育教学新理论和专业知识积极性提高了,自觉钻研教材教法,共同研讨教学中的问题,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是教师们共同的心愿与做法。目前许昌县三高初中部历史组和其他教研组教研氛围浓厚,青年教师成长快,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3.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提高了学生历史课的学习兴趣,历史素养和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极大地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课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使学生成为知识、方法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学得主动、生动,也培养了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在培养学生个性、集体意识、合作精神、参与意识等方面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学生历史探究氛围浓,人文素养高。

六、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问题

1.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课题研究投入不足

课题组成员多为县三高教学骨干,教学任务重,大部分超工作量。因此,在理论学校和课题研究中有时显得力不从心,致使课题研究工作受到一定影响。

2.教学模式的运作探讨得不够充分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精讲点拨——创建民主课堂——激情课堂——鼓励学生——培养兴趣——注重能力”的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教学效果良好。但对各种类型的课,如复习课等如何分别渗透这几个要素,有的放矢,灵活运用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再者基础较差的学生,一时还不能适应,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使之逐步适应。

(作者单位:河南省许昌县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课题组课题历史
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新历史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做”与“作”的推荐用法“做”与“作”的用法研究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