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肝明目汤治疗病毒性角膜炎45例
2017-02-17江红星
江红星
摘要:目的探讨清肝明目汤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象来源于本院眼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病毒性角膜炎患者90例,依据治疗方式分组,其中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清肝明目汤,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时间也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复发率为6.8%,明显低于对照组48.9%、28.1%,2组比较P<0.05。结论清肝明目汤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疗效优良,值得推广。
关键词:清肝明目湯;病毒性角膜炎;疗效
中图分类号:R276.8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1-0058-03
病毒性角膜炎为临床常见炎症,因角膜遭受病毒致病原感染后引发,最常见地是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畏光、异物感及流泪等,行裂隙灯下角膜荧光染色结果呈现为阳性,且出现典型改变如地图状、点状及树枝状等,祖国医学将其纳入“聚星障”等范畴。本病为临床常见疾病,但治疗难度较大,在角膜病变中其复发率与致盲率位居首位。西医疗法主要为抗病毒治疗,但受到耐药性与药物毒性影响,有一定局限性。近年来中医药逐渐用于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其中清肝明目汤为主方,为具体探讨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象来源于本院眼科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病毒性角膜炎患者90例,均符合如下诊断标准[1]:①出现特定发病诱因如发热、感冒等,且反复发作;②角膜知觉减退且结膜充血;③角膜出现典型变化如盘状、树枝状、点状及地图状,且角膜混浊;④荧光素角膜染色结果为阳性;⑤病灶迁延,用激素、抗生素应用效果欠佳。依据治疗方式分组,其中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清肝明目汤。对照组45例中共57眼,其中25例为男,20例为女;年龄为18~70岁,平均(49.5±7.2)岁;39眼为初发,18眼为复发。观察组45例中共59眼,其中27例为男,18例为女;年龄为19~72岁,平均(50.3±8.4)岁;40眼为初发,19眼为复发。2组在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2组均给予无环鸟苷滴眼液,每间隔2h用药1次,深层型行散瞳处理。对照组加用常规西药,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加500 mg阿昔洛韦注射液静滴,每天1次,连续10 d后改用口服20 mg维生素B1 300 mg阿昔洛韦片及200 mg维生素C片,每天3次,持续1个月。
观察组基于此加用清肝明目汤:柴胡、青葙子、羚羊角粉、荆芥、川芎、蛇蜕、紫草、黄芪、菊花、川羌活等。用水煎服,煎3遍,口服于午、晚,患眼先用药气熏,合理控制温度,可用纸筒将患眼与药碗罩住;加适当蜂蜜口服,每天1剂,疗程为10 d,持续1~3个疗程。辨证加减方:严重风热者将黄芪与川羌活用量减半,加薄荷与双花;严重风寒者将赤芍与菊花用量减半,加细辛与防风;严重火热者将川羌活用量减半,加大黄、龙胆草及生地;严重湿热者将川羌活用量减半,加车前子、鱼腥草及酒黄连;偏阴血虚者将川羌活用量减半,加当归与熟地;偏阳气虚者加升麻、人参及附子;治疗后期加退翳药如石决明、谷精草及木贼等。病愈后对偏阳虚者用补中益气丸巩固疗效,每次1~2丸,每天2次;对偏阴虚者用杞菊地黄丸,每次1~2丸,每天2次,持续1个月。
1.3观察指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对角膜云翳程度予以评价[2],严重云翳导致视力为0者记0分;轻微云翳,视力产生无影响者记10分。同时记录2组治疗时间与不良反应情况,随访半年记录复发情况。
1.4统计学方法处理上述数据用软件SPSS20.0,计数资料用n(%)表示,开展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标准差(x±s)以及均数(±)表示,开展t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观察指标对比见表1。
2.22组不良反应及复发率对比见表2。
3讨论
病毒性角膜炎临床特点为易复发与病程长,当前尚无特效方法防止复发。现代医学提出I型单纯疱疹病毒为本病病原体,在正常人结膜囊内与皮肤中存在,角膜组织遭受感染后在三叉神经介导下病毒潜伏至神经节内,机体免疫力下降后便复制活跃,为此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为本病主要发生与复发机制。近年来研究称[3]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中泪液锌含量比常人明显要低,角膜组织感染、病变还关联于角膜处缺乏营养、聚集病理产物及微循环障碍等。且角膜炎症多为混合性感染,用中药治疗可双重作用于细菌与病毒。阿昔洛韦为常规西药,其属于抗单疱病毒药物,与干扰素滴眼液均可治疗病毒性角膜炎,但复发率仍为30.6~32%[4]。中医药治疗本病主要指导为“标本兼治”,故多用清肝明目汤,大量研究证实其效果较好。
结合大量中医学理论观点提出体内蕴热、毒邪复感,邪热在目博结;或素体阳虚,外感风寒后遏制目阳气导致阴气凝结;或热邪后寒凉太过,导致脉络阻滞,内陷邪气后难消花翳等为本病发病机制。综合而言,毒邪为本病外因,正虚为内因。基于此本组应用清肝明目汤,其功效在于益气、清肝、解毒、散邪、通络及明目。菊花、羚羊角粉为疏风清肝解毒之君药,黄芪可固表补气,将抗邪之力增强,为臣药;川羌活可复阳消阴、散邪;荆芥功效在于清利头目,将角膜刺激征减轻;川芎可活络养血,将营养与微循环代谢改善;紫草可散瘀凉血,加快吸收炎性产物与清除“垃圾”;青葙子可退翳清肝且扩瞳,蛇蜕亦可退翳祛风,均为佐药;甘草可解毒益气,起调和诸药之效,为使药。现代药理学表明黄芪可促使机体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功能增强,进而将抗病能力增强;双花、菊花及柴胡抗菌与抗单疱病毒效果较强;蝉蜕与蛇蜕富含锌元素,可对眼部营养状况予以改善且修复角膜组织;赤芍、川芎及当归可扩张血管,对微循环予以改善,且杀菌解毒。故而本方不仅可对整体予以调控,还可作用于局部,将热能与药物双重效应发挥出来,扶正驱邪,通络养血及除翳,疗效优良且减少复发。本组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时间也短于对照组,对比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复发率为6.8%,明显低于对照组48.9%、28.1%,对比P<0.05,与报道相近[5]。
参考文献:
[1]王勇.清肝明目汤结合西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40例[J].陕西中医,2013,(11):1501-1502.
[2]周荣林.清肝明目汤结合西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18):78-79,82.
[3]曲升平.采用清肝明目汤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3):12-13.
[4]耿俊梅.探讨清肝明目汤结合西医抗病毒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3):191-192.
[5]刘恒,刘爱民,高丽,等.清肝明目汤治疗病毒性角膜炎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0,20(4):226-227.
(收稿日期:2016-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