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技工学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研究

2017-02-17王婷

考试周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体育俱乐部技工学校发展前景

王婷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社会对于专业技工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对相关技工学校的教学要求也相应提高,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完善健全的高素质人才成为技工学校的教学目标。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同时满足学生对运动的需求,提高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国技工学校开展了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本文对技工学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进行简要的分析阐述后,指出其在当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完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 技工学校 体育俱乐部 教学模式 发展前景

体育作为技工学校中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不同的教学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效率,因此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向一直以来不仅受到广大学生与教师的重视,还受到社会的关注。“体育俱乐部”教学安排模式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应试教育,许多学校与家长往往只重视学生的课堂考试成绩,忽略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造成青少年体质差的状况。随着教育改革政策的实施,各学校都对体育课程进行了相关调整,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是其中之一。

一、技工学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内容概述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我国教育改革中的一种新型体育教学模式,代表着我国体育教学课程的发展改革方向。“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由学生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主要模拟俱乐部的运作模式,整合优化学校体育资源,便于体育器材的管理使用。与传统的自由活动体育课相比,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增加体育锻炼,产生质的飞跃。与传统以教师教授为主,固定班级、固定人数、固定体育设备的教学模式相比,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化发展,因材施教。这种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有利于改善学生内向、自卑、忧郁等性格品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更加适应社会生活,满足人才需求。

二、当前技工学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理念固化,体育改革难度大。

由于体育俱乐部的教学发展模式还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目前技工学校的体育教学模式仍以传统模式为主。传统的教学模式包括自由活动的体育课程模式与固定的教学方法模式。前者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小,教师教学压力小,所以多数教师不愿实施新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后者则是由于发展时间长,教师经验丰富,便于学生学习接受体育知识与身体锻炼。同时,由于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处在探索阶段,在体育设备、教学场地、师资力量方面问题众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对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改革产生抵触心理。有些学校在体育课程的改革上流于形式,仅仅采用表面的方法,无法实现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实际效果,无法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

2.投入经费有限,体育设备缺乏,师资水平欠缺。

学校对于体育设备的资金投入有限,无法建立与体育课程相匹配的场地,提供多种体育课程所需的設备,导致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无法顺利开展,削弱锻炼的效果,同时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程质量。由于每个学校每位教师的自身素质不同,专业能力有高下之分,因此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并且,由于某些教师无法正确认识到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在教育模式的改革方面积极性低,自主创新能力低,严重影响到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发展前进。另外,具备专业能力的教师少,教学模式无法顺利进行。

3.技工学校实行与评价制度不科学,执行力弱,效果不明显。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应用,容易导致学生成片选择单门课程,造成课程人数的分布不均。同时技工学校的师生评价制度设定的不科学、不合理,导致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不能积极健康地发展。一方面,一些技工学校的评价制度完全流于形式,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无法对教学模式的实施做出正确的反馈。另一方面,师生双方的不平等地位导致出现教师施压、学生敷衍的局面,造成评教制度的不准确。

三、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发展建议及措施

1.引进国外思想,更新教学理念。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发展单靠一方的发展是不够的,只有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共同更新理念,才能不断持续稳定地发展。学校坚持增强学生的体质,协调身心健康的教学模式改革原则,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为我国提供后备人才。学校注重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发展,吸取国外的先进理念,结合自身实情进行整改。教师更新自身的理念,提取传统模式的优点,与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教学经验。学生以就业为目的,合理运用体育俱乐部模式,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提高综合素质。

2.增加资金投入,提升师资力量。

资金投入是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顺利发展的必要前提。学校可以向当地政府要求拨款进行投资,同时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获得企业的资金支持。在教学模式上创新课程,增设跆拳道、健美操、柔力球等学生感兴趣的课程,提高学生的运动热情。学校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对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认识。另外,学校公开招聘专业教师,提高教师专业教育能力。

3.以生为本,完善相关制度。

在实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同时,吸取传统模式中的优势,固定选课人数,保证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双方关系平等,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完善评价制度,了解学生的需求,及时对教学模式加以改进。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我国技工学校在学生体育课程方面的发展与创新,但要实现其顺利发展,需要学校、教师与学生的三方努力,以及社会的关注与帮助。实行良好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养成终生运动的习惯,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我国社会提供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姚毓武,张大为.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研究综述[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7):114-120.

[2]何建东,骆秉全.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研究[J].体育文化,2010(10):82-88.

[3]邢晓虎,林静,王建良.高职院校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继续教育研究,2009(6):122-128.

[4]林琳,邱冠寰.福建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活动调查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7(1):76.

[5]刘瑞平,张新.普通技工院校学分制体育课外俱乐部的运作模式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2005.

猜你喜欢

体育俱乐部技工学校发展前景
技工学校市场营销学科探究
漯河水利技工学校
信阳水利技工学校
高校体育俱乐部建设研究——以山西工商学院为例
技工学校体育选项课在传统班级授课制下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分析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