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能力培养

2017-02-17钟立凤

考试周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能力培养意义

钟立凤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通过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强化教师的指导作用等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前预习 能力培养 意义 对策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預”可以让人未雨绸缪,可以提升学习和工作效率。“预”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主要指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预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力,通过预习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从根本上讲,预习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具有很多积极意义,对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具有促进作用。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经验,阐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及对策。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力,具有积极意义,主要如下:

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力,可以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教师即将讲解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对于不懂的,或者有疑问的做好记号,在课堂教学中认真听讲,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听讲过程中,对教师讲解的内容了然于胸,而对于不懂的或者有疑问的,有拨云见日的效果。所以说:课前预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人受益终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这个学习习惯会伴随学生学习的一生,让学生在任何阶段都能有目的地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3.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能力。尤其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背景之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更重要,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能力,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独立地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4.有利于提升教师课堂教学针对性。

有人说:现在的基础教育已经开始落后。因为在信息时代,学生在大量信息的包围下,从小学习到不少知识。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教学内容比较“老一套”,使学生对教师讲解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因为很多知识学生都懂。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力,并对学生预习效果进行抽查,这样的抽查方式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如果学生的了解不够透彻,则教师须讲解详细;如果学生了解得较多,那教师应当突出重点和难点,不能将时间耗在一些简单的问题上,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预习能力培养对策

对于小学生而言,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是格外重要的。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怎样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力呢?

1.通过布置预习任务,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

有些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教师培养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课前预习习惯,首先可以通过布置预习任务的方式进行。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下节课要讲解的内容,可以布置学生预习,并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解答教师设置的问题。如果学生能解答教师的问题,表明学生的预习达到目的了,如果学生不能解答教师设置的问题,表明预习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这样的任务布置模式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这种任务布置型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初期是比较有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并在长久的预习过程中养成课前预习习惯,对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能力是比较有用的。

2.激发学生课前预习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激发学习兴趣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良好课前预习习惯和提升学生预习能力,可以通过课前预习方式进行。例如,教师在检查学生预习效果的过程中,对于在预习中取得良好效果的学生,可以给予一些语言上的鼓励,如“xxx同学真棒”、“真是个聪明的孩子”等,小学生在受到教师鼓励和肯定之后,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更大提升,并在今后学习中爱上预习。此外,教师还可以举办一些评比活动,如每周进行一次预习效果评比活动,评比出在学习中认真预习并取得进步的学生,然后颁发“预习小能手”的奖状,鼓励学生,促进学生预习效率提升。

3.强化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尤其在培养学生的预习技能方面,教师的指导作用更加不可或缺。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缺乏技能和技巧,往往容易走弯路,耗时耗力却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让学生掌握一些预习技能,则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预习效率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通过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强化教师的指导作用等方面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兰平.预习,给孩子一个成功的基点——谈小学低年级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18).

[2]杨雁.让预习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J].新课程(下),2014(1).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能力培养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