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中的儒家文化思想
2017-02-17肖千惠
肖千惠
摘 要:《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他用粗犷的手法描述了中国农村社会底层农民家庭的生存史,主人翁饱受生活的折磨,其生命中的希望一次次遭受死亡的打击。《活着》创造了小说的奇迹,其发行量在当代小说中一直都名列前茅,受到了各个阶层读者的喜爱,其蕴含着深刻的儒家文化思想。本文主要针对《活着》中的儒家文化思想进行分析。
关键词:《活着》;儒家文化思想;余华
余华是中国现代先锋小说的代表,他用一部《活着》为读者揭示了底层农民生活的困难,表达出了人类面对苦难的生存策略与生存理念。《活着》创造了小说的奇迹,其发行量在当代小说中一直都名列前茅,受到了各个阶层读者的喜爱,是当代文学的经典文本。余华用一个接一个亲人死亡的事件亲手撕开伪活着的面具,让苟延残喘的生命渺小而又强壮的延续,用死亡来让活着的人更痛苦,最后是剩下活着。
一、《活着》对儒道的传承
《活着》用粗犷的手法描写了中国农村社会普通农民家庭的生存史,主人公福贵饱经磨难,生命里难得的温情一次次被死亡撕得粉碎,他终于在苦难的生活后获得“解脱”,具有了哲人似的思索。《活着》这一本书将血淋淋的死亡刻画地匪夷所思却又栩栩如生。而福贵却要带着亲人死亡带给他的伤痛活着,而这一活着,殊不知需要多大的勇气与毅力。儒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传统一直由时代延续,儒家文化正是因为它富有深刻的内涵与意义才被后人一代又一代的相传。正如活着一样,它所带给人类的深刻意义是让人类的生命生生不息。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认为,人具有与生俱来的知觉,情感,行为等心理要素,它们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积累下来的沉淀物。而活着便是人类这个种族、这个大集体所传承下来的无意识,仿佛人生来就是有求生的本能,活着就是为了活着,这次才是生存的本质。
二、《活着》中的儒家文化
但是作者在这文学作品中用衰败和死亡来提点我们如果要想不仅仅为活着而活着就要有正确的生存意识,指导我们做出正确的生存行为。孔子坚信“天之未丧斯文”,而斯文就是我们所指的文化。对文化的终极关心就是对人类生存的根本意义、价值、信仰等的关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如果失去了文化,没有了信仰,又能如何长久生存下去?唯有苟延残喘的生命在苟延残喘的延续。我想,作者是想通过最后这一悲惨的结局来告诉我们如何更好的活着,他笔下每一个人物死亡和主人公的失败都无不体现着儒家文化的重要性。
儒家文化一直秉持着中庸之道,事实上,智者并不仅仅有孔子,亚里士多德也遵循着中庸之美。中庸的思想就是适度,凡事都有个度,当付出与回报达到一个平衡的时候,安乐幸福才会长久。而挥霍过渡最终只是为了生存而痛苦挣扎。在《活着》这一作品中,福贵本是大少爷,但是因为自己年轻吃喝嫖赌败光家产,就是因为他这样的生活,没有遵循儒家的中庸之道才招来祸患,气死了父亲,失去了母亲,虽然最后也知悔改,但是最终还是抵不过厄运的捉弄。再来看看福贵的小儿子有庆,因多次献血而被活生生吸死,又何尝不是因为不懂得如何平衡自己和他人的利害而白白死去,这也同样告诉我们中庸的思想,适度的思想。同时,有庆的行为还体现出儒家思想中的“仁”,第二层含义即仁者爱人,是所谓的一种品德,但是孔子当时推崇的“仁”是对执政者而言,但是当执政者没有“仁”时,长久的安乐又怎么能实现呢?如果当时的社会存在“仁”,又为何会让有庆多次的献血呢?有庆这样献血又是否遵循儒学思想上的“智”呢?我们再从大的方面来说,当福贵是个地主的少爷,没有担当起为家庭奋斗的一个责任,没有儒家所谓的“礼、仁、中庸”,阶级的统治就是不正的。最后作为一个人,更是没有孔子所谓的“自得”,即积极进取之心。我们中国人因过分享受当前,安分守己而忽略将来,不能做到未雨绸缪,而儒家的生存意识绝不能仅仅只停留在上层表面,能重要的是深入贯彻到每个人心。这样才能让个人、民族、国家更好的活着。相对于老子的道家而言,孔子的儒家更为积极入世,强调人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而不是无为而治。所以也正是因为福贵一开始的错误行为,没有带来积极的结果,所以导致了悲剧的结果。
三、結语
《活着》告诉我们,儒家文化中的生存意识可以让人活着并且活得更加舒服,而我所理解的儒家的生存意识绝不仅仅是活着,“礼治、仁爱、中庸”是儒家文化给我们活得更好的工具。作者通过亲人离去、家破人亡来反衬这些儒家人化的作用最后通过白发人送黑发人,只剩福贵和狗这一凄惨的画面来强调突出了生命的张力,生存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活着已经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了。但是我认为这样的结局也恰恰更能让活着的人们去深思:如何才能让活着的力量更加强大,让活着能加绚丽多彩?也让还在为了生存而挣扎的人心里得到一丝安慰,毕竟活着已经很不容易了。
参考文献:
[1]黄海.解读《活着》:极度生存状态下生命个体的真实本相和生存意义[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5).
[2]罗兴国.“死亡”叙写中的三种关系——《生死百年》与《活着》比较[J].绥化学院学报.2013(05).
[3]郑娜.《活着》:向死而生——从小说到电影的比较分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
[4] 李涛.存在之探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与《活着》的比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