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低效行为

2017-02-17周国

考试周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农村课堂教学

周国

摘 要: 随着课堂改革不断实施,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进一步提升,要使数学课堂力求达到高效。这就使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困惑,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不足,导致数学课堂教学低效。农村普通初中数学教师就当前农村初中数学课堂中凸现出来的一些问题谈谈个人想法。

关键词: 农村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低效行为

一、教师专业知识水平较低,课堂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形势下,农村部分老教师的专业素养比较低,继续教育力度不够大,专业培训少,导致农村教师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单一,“满堂灌”、“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学生独立思考和互相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只注重学生数学应试能力提高,而忽视学生数学思维和知识应用能力培养,数学情感的渗透更是寥寥无几,没有体现出数学课堂的真正氛围。有的年轻教师敢于尝试,善于标新立异,但不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随意改换内容,总想迎合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顾学生和教学实际鼓励学生探究、合作、交流,整堂课表面上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际上学生学习漫无边际,课后一无所知,最终造成课堂教学低效。

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反映课堂无趣。虽然部分教师立足课堂知识对教学方案做出了非常细致的设计,课堂实施合理铺垫、耐心阐述,对观点和概念等做出了相对透彻的讲述,自以为课堂实施较为成功,但是在访谈中却发现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思维虽然整堂课程都跟随教师,部分学生却反映没有挑战性,课后练习没有思路,教师没有讲过的题型大错小错不断,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是当前教学中存在的比较典型的“事倍功半”的情况。忽视学生应该怎么去探索、怎么去学习,尤其忽视学生的层次性和思维活动,对学生学法指导及自學能力培养没有引起重视,学生在课堂上依然处于被动状态,缺少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反馈。

二、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被动

许多农村学生依赖性强,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上课不专心听课,对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练习总是漫不经心、若无其事,不肯动脑筋,课后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根据调查,大多数农村学生回家缺少监督,学习更不自觉,基本不复习,本来在校接触数学的机会就少,回家又不及时复习,知识就会很快遗忘,也有同学不重视基础,学习不得法,知道用公式法分解,但不能完整正确地应用在教学中。多次发现学生利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时,在讲解时下了很大工夫,例题、练习、作业都讲评了,也改正了,结果还是错,老师常常抱怨费了很大力气却不见效果,导致课堂教学低效。

三、家校互动影响并制约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今在广大农村,家庭教育严重缺位或失误造成五天的学校德育成果来不及巩固,就在周末两天中因受不良影响而消失殆尽。首先,绝大多数学生家长的认识中分数代表一切,目前农户教育子女的积极性是较高的,但在他们眼中分数代表着一切,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因此,当老师问起这些孩子的问题时,家长不以为然。其次,农村多数家长思想、文化素质较低,不能很好地履行教育子女的责任。普遍缺乏最基本的家庭德育知识,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还有一部分家长忙于生计,平时无暇与孩子交流,久而久之,形成“只养不育”的局面。他们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只要让孩子衣食不缺就可以了,而教育的责任在老师、在学校,使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低效行为。

四、课堂教学评价简单化处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发挥评价教育功能。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没有及时评价,尤其面对学生产生的错误,教师没有分析错误的原因及可能产生的结果,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引起相关课堂生成,从而使讲评没有效果。

五、没有科学的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导致课堂教学“低效”

新课标指出,我们要合理、有效地对先进技术予以应用,以提高教学效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已经开始尝试使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也体会到了先进教学技术在教学中起到的先进、形象、具体意义,同样体验到了教学中对学生听觉、视觉和触觉的调动,深化教学。事物具有多面性,多媒体也是如此,多媒体的有效利用要遵循科学规律,所以在教学中一些教师由于技术能力不足、过分依赖、重视程度不够等相关原因,教学依然达不到预期效果。

总之,在新课改大浪潮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形式需要不断探索和改革,避免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低效行为,符合教学形式的变化,顺应时代浪潮,符合社会发展需要,致力于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并掌握知识,激发学生兴趣,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将学习的知识更好地利用起来,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农村课堂教学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