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当今中医名流代表学术现状分析研究

2017-02-17张震和丽生田春洪王莉田原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学术

张震+和丽生+田春洪+王莉+田原

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1-0002-07

前言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瑰宝,人类东方医学的代表,历史渊源久远,内容精深博大,始终有力地指引着人们的保健和广大中医工作者日常的诊疗实践。当代我国中医名流代表人物国医大师及其候选专家,尽皆是德艺双馨的医界楷模,肩负着承先启后的学术重任。他们取得的丰硕成果与卓越成就是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高度融合的结晶,基本上标志着21世纪初叶我国中医界的学术水平与发展态势。大师们及其候选诸君的琳琅满目的主要成果,真乃是百花齐放令人慰,创新学术在今朝。宜及时给予回顾性的梳理与条析,研究其发展规律,揭示其辉煌内容,不啻开启一扇明亮的窗户,使广大中医同仁易觉自身之差距,从而学有所本,术有可循,进一步领会中医学的特色与优势,启迪创造性思维,提振弘扬创新中医学术事业的信心。为此我们选立了此课题,得到省卫计委中医药局领导的支持与指导,尽量收集当今名流学者的代表性论著及有关文献资料,认真研读,精心筛选,重点摘录,对诸多主要信息做了力所能及的分析梳理与综合概括研究。现将初步结果简要汇报如下,并附管窥献言,供领导与同道参考,不周之处敬盼指正。再者本文内容涉及众多大师名家之学术成就,然而此汇报材料之着眼点为整体的学术现状,因此名流诸君之名讳恕不枚举,尚希见谅。

1聚焦对象

本课题聚焦之研究对象为2009年及2013年先后受表彰之国医大师60人,及各省区等按人社部、卫计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医大师遴选标准推选上报的第二届大师候选人86人,总计146位。其中有中共党员94人(占总数64.4%),他们都是21世纪初叶我国中医名家之代表,各门学科的泰斗,都为弘扬中医学术,传道授业,建设专科,创新理念,创立学派等做出了显著贡献,深受同道仰幕,在群众中享有盛誉的俊杰翘楚、学界精英。其中年龄最小者64岁,最长者100余岁,平均80岁左右。男性140人,女性6人,男女之比为23∶1。从事中医药工作均已50年以上。技术职称均为正高级,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其中有中国科学院及工程院院士各2人。大多数名流皆出生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又得名师传授,或毕业于旧社会私立国医院校,或解放后各省中医进修学校,西医学院或中医学院以及卫生部举办的三年制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一直从事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医教研工作者。

上述名流,尽皆是爱国敬业,仁心仁术,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精诚为人民服务的行家。他们十分热爱中医事业,始终坚持临床诊疗工作,经验丰富,术业精良,诲人不倦,热心培养后继人才,而今桃李满门,弟子多已成为中医骨干,其中不乏硕士博士。或创立学派,著书立言,广泛进行学术交流,影响遍及海内外。或研制中药民族药新制剂获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党中央政策的指引下,共同推进了我国中医事业的进步发展,功不可没。

2学术思想

学术思想通常是某一学科领域内备受关注的事物或现象,不断反映在专业人士的脑海里,经过反复的思维加工与实践的检验,逐渐形成的具有根本性和普遍意义的主要理性认识。此种认识一般都有专业性,系统性和相对的独立性,分别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由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处于不断发展和日愈深化的过程中,因此学术思想虽有相对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但同时也有多样性和不断的创新性,前者如该学科的定理、定律、法则及范畴等,后者则是学者个人或学派提出的某些具体观点或理念之创新,都共同反映着学术思想自身的发展规律,即共性思想与个性理念,普遍性与特殊性或个性与共性的矛盾统一。

综观上述中医界名流代表们的大体学术思想,也表现出比较统一的共性认识,体现了中医学基本理论的特色。他们中大多数皆由背诵《药性赋》、《汤头歌》等传统教材入门,继而谨遵医经原旨,均持有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统一和人体自身各组成部分也高度统一的整体观念。如“人与天地相参”且“中傍人事”,重视环境对人体的作用和影响。认为机体是形质(阴)与功能(阳)的矛盾统一体“人生有形不离阴阳”,“阳化气阴成形”,阴阳双方既互相依赖又互相制約,生理常态下“阴平阳秘”动态平衡,机体内环境保持自稳,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疾病是因外邪入侵或七情内扰,损伤人体正气,导至体内气机失常,阴阳失衡,正邪交争的状态。诊病疗疾当知“医者意也,唯思虑之精者得之,学识之博者知之,殆心悟而已”,因此,必须研习医典,坚持实践,博涉知病,多诊识脉。治疗应以人为本,四诊合参,精准辨证,详查患者脏腑气血、阴阳、虚实、寒热,“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先其所因,伏其所主”,据证议法,依法组方,熟悉药性,巧于配伍,因人、因病、因地、因证制宜。分清标本、主次、缓急,灵活运用补益扶正、调理和解、攻病逐邪诸法,给予患者合理的针对性之治疗。最终达到“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使“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伤寒与温病均为外感病证,应当统一不必硬性分割。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对于某些疾病的诊治应处理好中西医学认识上的关系和差距,宜中西互参而洋为中用,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西医辨病为辅,不为西医观点所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治疗慢性病不忘顾护脾肾,调理先后天。对于疑难怪病,应考虑有痰湿、痰浊、瘀血等病理因素存在之可能。一般久病之体则邪气多易入络或易殃及于肾等。

在上述学术思想的共识中,有的与现代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观点颇有某些暗合之处。这都是中医学思维方法固有的特色与先进之处。

3理念革新

理念是人们为了实现某种既定目标和方法,通过一定的实践而产生的思想或观念,这种思想观念往往都含有相应的个性特征,作为学术理念则带有学科性和专业性。理念的变革更新是丰富发展学术思想和实现创新思维的源泉,是理论形成的先导。凡是能够经受得住实践反复检验的正确理念,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中医学而言,尤为难得。当代中医名家通过他们长期的临证实践和深思熟虑的心悟历程,除了对公认的固有的诊疗理念认真遵循和强调外,也提出了一些值得重视的有所更新或具有一定新意的关于人体的病因病机、诊察方法、辨证论治、针刺手法等学术理念。

3.1病因病机关于病因病机与病理观念:有名流提出五脏相互间的关系具有多维性、动态性与综合性,如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虽表现于心,但其根在肾,且与脾等有关。神经肌肉病与脾肾有关,肠胃病与肝脾相关,硬皮病与肺脾肾相关等。另有有痰瘀相关之说,认为痰为瘀之早期阶段,瘀是痰的进一步发展,冠心病是痰浊瘀血为患使然等。在温病学方面则有名流提出膜系理念,称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血脑筋骨皆含于三焦膜系之中,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邪气之感受伏藏与排除均是通过膜系而完成云。关于脾的脏象与脾虚病机,提出了脾与生物膜相关的新理念,并从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及膜结构与功能方面进行了现代研究,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妇科领域创立了经间期及心—肾—子宫轴学说,揭示了气血阴阳活动在女性体内的有序性。同时还提出女性生命网络调控学说,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认识与治疗已初步达到中西医融合阶段并获得显著疗效。老年病的病机特点是病程漫长,多系统病变交织,多脏腑功能衰退,往往宿疾与新病夹杂,病情易发生变化,诊断不易明确等。且由于前医西药之联合应用也使疾病之正常演变规律受其干扰,因此使老年病患者证候纷繁复杂,虚实交错而模糊难辨。关于肾病出现蛋白尿及血尿,病情轻者是肾失封藏所致,重者则多系风湿因素扰肾,治宜加用祛风湿之药。中医之肾风病与现代慢性肾小球肾炎相似。风湿所致之肾病涵盖了现代免疫炎症介导的一些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对IgA肾病的辨证论治体系有所创新,综合应用治虚治瘀,祛风湿之法可以提高疗效。对于损美性皮肤病痤疮,认为是由体内热邪所致,治宜以清热为主;黄褐斑则多为瘀血积滞于肤表使然,无瘀不成斑,治以活血化瘀为要等。

3.2诊察方法四诊合参是中医诊察病证的总原则,有大师指出“合舌脉”有新意,如舌体胖大苔腻,右关脉弦则为木郁克土,脾胃久病不愈之候;若关部之脉弦细,舌质淡、少津、舌体肥大则属于脾虚肝郁日久,化热伤阴之象,易见于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之患者等。有时当现代物理化学检测不能明确之疾病,往往在脉象舌象中可见端倪,按中医原则进行辨证施治常可获效。此外反映病证之舌诊定位尚有将其划分为九区者。关于现代医学的纤维内窥镜检查应用为中医望诊之延伸,如纤维胃肠镜所见之胃十二指肠溃疡及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均可视为内疡予以治疗。

眼科运用现代检查仪器获取内眼疾病信息,如眼底出血、水肿、渗出,血管阻塞等进行辨证论治均取得较好疗效。外眼疾病如白内障通过旋转式晶状体断层图象分析,对于治盲防盲有重要意义。中医耳鼻喉科已将现代检查器械用于临床,称为第五诊亦属于诊法之创新或拓展。

3.3辨证论治有大师提出一种中医学临床诊疗的具体模式,即辨体—辨病—辨证,主病主方,是辨证论治思维的拓展,有实用价值。

关于证的医学意义:从宏观方面解析,是人类东方医学华夏独创的诊断学范畴,中医学诊疗方式的主要优势和特色之一。按证的自然层次结构的内在联系,可按核心证、基础证、具体证划分,则于临诊应用可以执简驭繁,易于掌握。辨证的具体步骤可分三步实施。疑似证候之鉴别有规律可循。另有辨证思维六要之主张,即辨证中之证,注意其杂;辨静态之证与动态之证,注意其变;辨有症状之证与无症状之证,注意其隐;辨宏观之证与微观之证,注意其因;辨顺良之证与险恶之证,注意其逆;辨正治之证与误治之证,注意其伤。此外尚有中介证的提法。

从微观方面观察,发现肾阳虚证有尿17羟皮质类固醇数值低下的共同特点,进而认为该证之下丘脑——垂体及其所属靶腺轴内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瘀血证的基础研究也从整体、细胞、基因、蛋白表达分子水平作出相应的阐明。

论治方面,认为祛瘀之法并非单纯活血化瘀,应知常达变,熟悉各种祛瘀之变法。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重视维护人体正气的重要作用。因为药物摄入体内之后也必须赖正气之运化方能发挥其应有之作用。同时还提出了判断中药药力的公式,即药力=药性+用量+配伍+用法,强化了中药处方的严谨性,使药物之组成精而疗效高。关于血证,有肝不藏血,血证由生之说,宜清肝、养肝、平肝、疏肝四法并用治疗血证。

3.4针刺手法有针灸名流认为:针刺所得之气因刺入之深浅不同而其属性有异。如浅刺时皮肤微痛微红,针下无紧涩感,是为卫气反应;中等程度刺入,碰到血管壁时疼痛,或七星针叩痛,是为营气感应;针下出现酸、麻、胀、重者则为谷气之感应云。另在针刺疗法方面提出了针刺手法量学理念,可使刺法趋于规范化、剂量化和标准化,以提高临床疗效。并对十二经病候、筋经、气海、刺络等法赋予了新意。主张可按脊神经交感神经节段之分布选取相应穴位,对有关疾病进行治疗等。

4治法汇萃

中医学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在指导人们保健的同时创造了丰富的治疗方法,形成了一系列较完整的治疗学理论。当代医家名流在此基础上反复实践,对中医学的治则治法等运用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原有治疗理法有所阐发和創意。认为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临床治疗的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药物。其性效功用等本草学药理内容是根据前人长期的社会医疗实践获得的感性认识,经过心悟式的思维加工而逐渐形成的。

由于各种药物之间作用有千秋,功效有长短,因此在具体运用时,特别是内服治疗均以方剂为主要形式,利用多种相关之药物紧跟辨证论治决定的治法,依法配伍,利用其相互间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作用,长短互补,对病体发挥多靶点、多方面、多层次的调治效应。因此在配伍之际还要顾及各药之间的开合、升降、增损、进退、走守、散敛、趋向等既依赖又制约,协同与拮抗等深层次的辨证关系,恰当配伍以增强疗效。

纵观诸名流临床诊疗之宝贵经验,一般对于急性发热性严重病证的治疗应知时节、明岁气,辨寒、温、疫疠等病因,审患者体质强弱,衡量正邪虚实,细查兼夹之证,遵循标本缓急治则。初起之际用药宜重视宣透,邪实而正未虚者可予峻剂急挫其势,阻其传变,先安其尚未受邪之地,同时顾护胃气,保存津液,掌握权变,灵活处治。对于病程缠绵久治不愈之顽疾,由于邪气深伏,潜藏难解,津血易滞,痰瘀易生,痰瘀胶结易成巢囊。或入于络或伤及肾,虚实夹杂病变广泛。诊治之法当细询病史,详析病机,查其有无风、火、痰、湿、沉寒痼冷,热毒等积滞胶着,透过复杂之症状寻出病情根源,厘清头绪,消除困惑,针药并用内外合治,不以汤药为唯一剂型,可灵活配服相应之丸散膏丹,食药兼用心身同治,“上下不一者,或从下治;表里不一者,或从里治”但须全面而有重点,且应吸取前医治疗之得失,中西合参而以中医为主。或予扶正培本,缓图取效,或于患者正气未衰而邪盛之际逐机而行,投以峻剂,斩关夺隘,继而调摄助其康复。总之,一切治疗措施皆须审谛覃思,用心精微,从患者实际需要出发,时时不忘顾护人体之正气。治小儿病重脾胃,治老年病重脾肾,治妇女病重肝肾冲任。久病入络者,治有不同。如辛润通络可治喉瘤,辛温通络治胃痛,搜剔通络治顽痹,辛香通络治胸痹,滋润通络治胃痞等。值得一提的是中药里的虫类药物,在处方中伍入适当的虫药,往往可收到单纯应用植物药不易达到之效果。因为虫类药物多具有不同程度之攻坚破积、活血祛瘀,熄风定惊,宣风泻热,搜风解毒,行气消胀。壮阳益肾、消痈散肿。收敛生肌,乃至扶正培本等多种作用。恰当伍用可以增强疗效。对于各类疾病之治疗,名流专家提出不少具有一定新意的治疗方法,现分析如下。

4.1心脑血管病欲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进程保护血管功能,宜以益肾健脾、软坚散结之法为基础,结合他法施用。冠心病合用调、补、通三法,调补心阳补益心气,芳香温通,宣痹活血以治標;补肾健脾,益气养阴疏调脏腑气机以培本,则可望缓解心绞痛,消减自由基,拮抗炎性反应,保护缺氧的心肌细胞等。对于缺血性中风,不能单纯从瘀血施治,应豁痰祛瘀等多管齐下;出血性中风则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予清热熄风,化瘀涤痰,通腑醒神等法治疗。凡属痰瘀阻滞脑络、闭塞脑窍之证,总宜豁痰行瘀,泻下通腑,止血醒神,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此外尚有利用鼻内溶栓经鼻腔给药者,认为可以避开血脑屏障而直达病所。针灸则有醒脑开窍针刺疗法。至于肢体末梢动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一般可予益气化瘀,温阳通脉,或清热解毒等综合治疗。

4.2消化系统疾病治脾胃病应知中焦动态,升降规律。脾气以升清为健,胃气以降浊为顺。土赖木疏,欲和中必先柔肝,肝血充盈,自能疏泻则中焦气机方能保持和顺。萎缩性胃炎亦有从内痈论治者,谓初期治以平肝、和胃理脾;中期益胃养阴、消痈散结;晚期消痈化瘀,去腐生新。癌前病变可健脾益气,清热活血,化瘀解毒。胃十二指肠溃疡可用甘平养胃之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治宜抑木扶土,柔肝缓急,酸敛收涩为基本治法。治疗慢性肝炎应知乙癸同源,肝病与肾有关,当滋水涵木以固其本,治肝可用和血养血之法。有名家用中药“抗纤维化复方”治肝炎所致早期肝纤维化及硬化,称其逆转率能达75%-82%。

4.3呼吸系统疾病哮喘病之宿根虽为痰瘀伏肺,但治宜标本兼顾,以益气补肾为本,清肃肺金宣化痰浊等治其标,若仅是补益肺气肾气则往往徒劳。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尚应顾护胸中之宗气方为全面。过敏性鼻炎,急性期可从外感表证论治,缓解期则宜健脾补肺,益气固表。但亦有名家用温阳补肾之法治愈过敏性鼻炎者。凡属风哮风咳之患者,发作时可予疏风解痉,宣肺平喘,平时则应固本培元。

4.4神经系统疾病脊髓空洞症,用补肾填精生髓,兼以健脾之法,则可望使神经细胞之再生。多发性硬化,帕金森氏病,颅脑外伤后遗症等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获得疗效。

4.5泌尿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有主张用益气养阴,清热利湿之法治疗者。糖尿性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及肾血管硬化等,用补肾活血法治疗,有望使病理变化得以逆转者。

4.6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之病机认为是气虚血瘀,瘀热互结,水湿停聚。治宜益气活血、清热祛湿等法治疗。另有谓糖尿病乃阴虚热燥,伤及津液,阴损及阳,致阴阳两虚,热瘀互结者,治当补脾肾,益气阴,清虚热,活血通络,虚瘀并治。

4.7妇女疾病妇科病之治疗,贵在调谐肝肾,疏利气机,顺应妇女之生理特点和规律,根据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调整用药。子宫内膜异位及痛经,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一般非炎性妇科疾病均宜以疏肝补肾健脾为治疗大法。女性不孕,通常可以从补肾疏肝养血调冲任入手。子宫功能性出血宜予气阴双补疗法。

4.8恶性肿瘤此类患者一般均属于本虚邪实之证,应以扶正培本为主进行治疗。因护正可以防邪,存正可以抑邪,扶正可以祛邪。不宜专用攻伐药物,如单纯祛瘀或过用活血行瘀之品,则有可能促使癌细胞容易转移,具体治法有大师认为:凡是病灶已行手术切除而未经放化疗者,可予补脾益肾之剂以固其正;经过手术加放化疗者,应益气养阴,滋补肝肾调和脾胃以减毒增效;无法手术者,扶正固本、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改善症状,减轻其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4.9其他疾病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应打破虚、邪、瘀三者之恶性循环,宜扶正祛痰化瘀杂合以治,若为热毒所致者,自当清热解毒。肛肠病多因湿热下注使然,可内服清热利湿之剂,外用酸涩收敛之品。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宜健脾益肾,理气活血治疗。痹痿之病,治用调肝肾,健脾胃,养血舒筋。多发性硬化,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者亦可予此类方法治疗。

5专科建设

中医专科是祖国医学领域内特色和优势比较集中的科室。在专科学术建设方面名家们相继创建了中医养生康复科,中医血证科,治未病科,中医男科、中医消化病专业,中医文献整理专业等学科,并在专科学术建设方面有所贡献。原有专科如中医眼科自身特色尤为突出,学术创新有所突破。如对白内障治疗手术之革新,已成为国内外同道广泛应用之新技术。又如旋转式晶状体断层图象分析,提升了防盲治盲水平。开创了中医眼底病辨证论治新思路,治疗取得相应的突破性进展。中医耳鼻喉科在诊法上创新,于原有四诊的基础上新增了现代医学器械检查,称为五诊。关于声音嘶哑的病机打破了中医学固有的金实不鸣、金破无声的传统观念。提出心为言之主,脾为音声之本,肺为音声之门,肾为音声之根,有形之质者,声带属肝,得肺气之鼓动而能发声等新理念,对嗓音医学颇有指导意义。中医伤科提出疗伤之法应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筋骨并重,内合肝肾,调治兼邪,独重痰湿,勘查虚实施以补泻,同时外用辛窜走窍之品等综合治疗。对于骨伤患者,治肾即治骨。腰椎间盘脱出者有一步十法之复位手法治疗已成为我国北派骨科之代表性手法。急性腰肌扭伤,用伤点暴刺取效甚捷。腰椎关节紊乱有一牵二搬之治疗手法。针灸科学术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创立了针刺补泻24式,单式和复式手法,更新了经典理论,将传统之营血流注改称肺肝流注,经气流注改称井合流注。认为循经感传具有普通性、潜在性、可激发性,可控性、趋病性、效应性、循行变异性等。此外还创立了针灸与西医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相结合的新型模式,创新了头针疗法,发现大脑机能定位与头皮对应穴位间之关系。证明了头穴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作用,为临床选穴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而且突破了热证忌灸的传统观念,提出腧穴热敏论,热证亦可用灸之说。此外还提出静穴与动穴等新理念以及两两相配之针灸对穴施治等新技术。中医男科则提出腺、性、精、育四类病证:腺病指性腺与前列腺疾病,性指性功能障碍疾病,精指排精和精液异常,育指男性不育病证。其实后者与前者关系密切,分类尚有探讨余地。中医妇科学术建设则关注乙癸同源,认为治肝必及肾,益肾须疏肝,故应肝肾同治。具体治法无论从(反治)、合(兼治)、守(持重守方)、变(灵活变通)等,皆须紧扣病机而行。中医文献整理专业,先后编撰了多种中医临床丛书·辞典,整理出版了中医古籍数十种,如《中国传统医学大系》,《历代中医名著精华》等。而且制订了首部中医理论国家标准。中医消化系病专业之学术建设,开展了脾虚证之临床与实验研究,探寻了脾虚综合征的微观辨证指标,提出中医脾胃病之复原理论等。中药学专业在中药的规范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制订了《全国中药炮制规范》等。

6学派创立

中医学术领域内,向来学派众多。通常皆以家族之姓氏冠名,或依所在地区命名,绵延传承至今,各自都为中医学术事业之發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是中医药文化的特征之一。我国现阶段新兴的中医流派是一支支学术劲旅,通常皆由大师级名医创建,在继承前贤认识的基础上有所推进,提出具有一定新意的自成体系的学术思想与诊疗技术规程,公开出版能集中反映本派学术观点和操作方法的代表性专著,扩大了交流范围,对临床诊疗及保健工作均有助益。其学术继承团队已达一定规模,并赢得患者的青睐与信赖,社会影响良好。如今之中医体质分类学派,活血化瘀学派,岭南皮肤病学派,云岭疏调学派等均是值得支持和鼓励的我国新兴的中医发展学派。

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学术流派在他们长期的临证诊疗实践的体验中获得的认识成果和形成的理论,往往能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某些疾病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中的一些特殊规律。因此学派蜂起,学术争鸣,不但可以活跃学术空气,丰富祖国医学的内容,而且能促进学术事业的发展和创新。例如寻求可化裁运用于多种疾病治疗的广谱基础方剂的探索工作,便是学派关注的目标之一,也是待开垦的处女地。而云岭疏调学派所用之疏调人体气机汤(简称疏调汤)便是此类方剂之一例,据证依法化裁,操作便利,适应范围亦广,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7民族医药

我国是56个兄弟民族合成的大家庭,各民族的医药文化都是中华医学宝库的组成部分。当今医界名流专家相继整理、撰写整理出版了大批各民族的医学文献和古籍,发表了许多有关的研究论文,创办了民族医学院校,培养大批各民族的医药后继人才,研制了有效的民族药制剂,为民族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丰富了祖国医学宝库。如对蒙医史进行了系统研究,阐明了蒙医基本理论,制订了蒙医病症诊疗标准,使蒙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病的疗效得以提高。藏医学方面开展了文献整理研究工作,将《四部医典》翻译成汉语文本,研制开发了七十味珍珠丸等藏药制剂。维吾尔族医学大师无私地献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大量验方秘方,热心培养维族医学骨干。回族医学创立了保护胃气津液的治疗技法。在傣族医学理论的研究方面进行了傣医学与中医学、蒙医学、藏医学、维吾尔医学,泰国传统医学以及印度现存的Ayurveda医学等系统理论的对比研究,获得了不少新认识。此外对侗族医学理论也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一定成绩。

8管窥献言

综观目前我国中医界名流大师们的主要学术成就,由于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重视与鼓励,中医学术事业发展蓬勃,在许多方面超越了往昔的认识水平。青蒿素截疟取得重大突破,中医药事业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继承弘扬祖国医药学的关键时期。然而目前从事中医工作的不少同道仍多倚重于继承应用本专业现有的传统认识于日常诊疗,如精于某些疾病的传统疗法载誉良多,但于医理之推进则贡献不足,致力于谋求在继承的同时加以创新之精英人才较少,获得公认的创新成果不多。为了更好地继承中医学理论中具有优势的特色,弘扬其特色鲜明的诊疗技术优势,实现进一步发展创新的愿景必须有足够的中医优秀人才群体的支撑。同时还要着力探寻切实可行的创新中医学术的途径和方法,则众擎易举,方能有成。

放眼全国13.7亿多人口之中,现有国医大师及候选专家共146人,且耄耋前辈已有多位相继离世,平均每千万人中仅有名流代表一人而已。足见中医硕果仅存之精英真乃凤毛麟角,此与我泱泱华夏中医之乡实不相称。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医学术之首要载体是人,优秀人才是继承发扬创新中医学术的尖兵。要使中药学术水平与时俱进发扬光大人才是关键。当今世界的一切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即出类拔萃之领军英才智力和创造性才能的充分释放和最佳发挥。因此加强中医优秀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应是当务之急。人才难得,应不拘一格地荐拔人才,充实中医人才队伍,广纳精英集聚优秀人才。

优秀人才一般是指德才兼备、学识渊博,精通本专业知识技术,富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善于灵活运用其所掌握的全部知识圆满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并从理论上给予明确的诠释,为社会作出贡献之人。应改进并完善人才评价和启用机制,使脱颖之优秀人才进入继承创新中医学术之团队,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和工作条件,在老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充分发挥其创造潜能,群策群力,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则中医学术事业之发展创新将如前人所言“才以用而自生,思以引而不竭”,“积众力之所聚,无往而不胜;得众智之所能,则无不成也”。

中医学正面临着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创新驱动已是中华当今的国策。中医工作者应当自觉贯彻积极践行。然而由于中医学具有鲜明的继承性和相应的特殊性,因此要全面理解万众创新的国策,从实际出发认真执行,以免急功近利,一味地片面追求创新而忽视对中医特色优势理论的进一步之精准继承。目前中医学的主流仍是临床医学,除了继续加强传统的研究工作努力提升其质量外,还应发扬泰山不择杯壤,大海不拒细流的包容精神,使洋为中用。恰当合理地吸纳或借鉴国际医学快速发展创新的成功之路和措施,如灵活运用现代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Clinical Epidemiology and Evidence Based Medicine)等较先进的研究方法获取更为理想的研究成果,促进中医临床医学水平之提高。同时应进一步探明中医学自身之发展规律和正确可循的创新之道。

猜你喜欢

学术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学术腐败治理的理念创新与实现路径
关键是打破学术利益共同体
学术出版应体现精神高度与思想深度
学术出版的回归与繁荣
ONE⁃MAN UNIVERSITY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
梳理学术渊源 审视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