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多3号笋玉米的栽培技术

2017-02-17

农村百事通 2017年2期
关键词:喇叭口采收期叶期

玉米笋是新兴的高档名贵蔬菜,它低热量、高纤维、无胆固醇,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和氨基酸,是理想的保健食品。既可鲜食,也可用于制作罐头、爆炒鲜笋、煲汤、调拌沙拉、腌制泡菜等,在国际市场上十分畅销,我国福建、广东、山东、山西、河北等地区已有大面积种植。笔者以石多3号笋玉米为例,介绍笋玉米的栽培技术。

一、品种特性

石多3号笋玉米春播时,播种至采笋需75~80天,夏播需60天左右。植株生长健壮,出笋早;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40厘米左右,最低和最高穗位分别为80厘米和140厘米,单株产笋3~4个,出笋迅速,采笋集中,笋期5~7天。笋锥形、浅黄色,穗行排列整齐;笋长8~10厘米、粗1.2厘米,单笋重8克左右,每亩产笋玉米18000~20000个,产量140~160公斤。抗大斑病、小斑病和青枯病,抗倒伏能力强。

二、栽培技术

1.精细整地,施足底肥,隔离种植。选择土壤肥沃、不板结、保水保肥性能好、易于排灌的沙壤土地块种植。笋玉米种子发芽势弱,须精细整地,防止覆土过厚。每亩施磷酸二铵15公斤作底肥,土壤田间持水量应在70%左右。

2.分期播种,合理密植。笋玉米应分期播种并有严格的采收期,采收期通常为10天。每一期的播种面积要与劳动力及加工能力相适宜,一般每个劳动力每期种植两亩,每隔10天播一次种。

当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播种,最迟播期要能保证采笋时的温度不低于18℃。生产上可采用地膜覆盖、营养钵育苗、不同品种搭配等措施延长采收期。种子应精选并按大小分级,按级浸种,可用0.2%~0.3%的磷酸二氢钾液浸种6~7小时,然后在28~32℃条件下保温催芽,待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按大小行播種,大行行距80~90厘米,小行行距50~60厘米,株距视种植密度而定。笋玉米的种植密度,应根据品种和地力水平来确定。紧凑型品种宜密植,平展型品种宜稀植,肥田宜密植,瘦田宜稀植。

3.田间管理。幼苗5~6叶期要间苗、定苗,大喇叭口期要拔除小弱株,提高群体整齐度;抽雄期应及早去雄,防止玉米笋受精导致穗轴老化影响品质。笋玉米极易产生分蘖,要及时彻底打杈,促进壮苗。

笋玉米生长周期短,需及早追肥。在8~9叶期,每亩追施尿素20~30公斤,追肥应距植株10~15厘米,深施10厘米以下。苗期土壤田间持水量应控制在60%~70%。8叶展开期至采笋期,田间持水量应控制在75%~85%。

4.防治害虫。由于笋玉米对质量要求严格,所以田间管理要严防害虫危害。除了在苗期要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外,在穗期还要防治玉米螟,一般在小喇叭口至大喇叭口期,采用低毒农药及时防治。

5.适时采摘。最适宜的采笋期是雌穗吐丝但尚未受粉时。笋玉米的食用部分为玉米的雌穗轴,采摘时期过早,笋小白嫩,含水量多,风味淡,产量低,加工时易变色;采收过迟,笋体外形不佳、穗轴老化,口感变硬。一般在第一果穗花丝刚刚抽出苞叶时开始采笋,以后每隔1~2天采一次笋,7~10天内全部采完。每天上午采摘,当天销售或加工。采摘后的笋玉米茎叶可作饲料用。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植物科学院 吕艳杰 包岩 邮编:132101;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付红 邮编:150030)

猜你喜欢

喇叭口采收期叶期
不同采收期及贮藏方式对杂柑爱媛28果实品质的影响
麦田除草搭配技术
你好,圆号
不同时期施用穗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玉米田除草剂的应用技术
水溶性硅对玉米的影响
基于改善水流特性的超声波热量表设计
黄瓜穴盘苗生育动态观测及培育壮苗关键期的研究
玉米苗喇叭口节肢动物群落与植株冠层信息的RDA分析
HPLC法与比色法分析柴胡中皂苷与黄酮类成分动态积累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