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汉江
2017-02-17宋之问
小学生学习指导(中年级) 2017年5期
◎〔唐〕宋之问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②音书断,
经冬复历③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④。
【注 释】
①汉江:长江最大的一条支流,从今陕西省流入湖北。
②岭外:这里是指岭南,今广东一带。
③历:经过。
④来人:迎面而来的人。
【翻 译】
我被贬谪在荒芜的岭南,和家里的亲人音讯隔绝。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冬去春往,终于到了回家的时候,渡过这条汉水,就可以见到亲人了。可是,越近故乡,越是心潮澎湃、惊慌胆怯,眼看迎面而来的是同乡之人,都不敢上前打听一声。
【赏 析】
唐中宗年间,宋之问被贬到泷州((即今广东罗定市))做官,第二年,他返回洛阳,在渡过汉江时,百感交集,写下这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刻画了久别还乡、对故乡亲人挂念忧虑的复杂心情。
这首诗在语言上浅白平实,但情意十分真切自然,把回乡时复杂、敏感的心情刻画得十分到位。
诗歌前两句交代了背景:诗人被贬谪岭南,与故乡亲人不通音讯。在唐代时,今天的广东一带仍然十分荒芜、落后,与中原相隔遥远。当时交通和通信很不发达,唯一可以沟通联系的方式是书信,因此,宋之问到了岭南之后,与故乡亲人很快失去了联系,不知道他们是否平安健康。“断”字选得很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将诗人与家人音讯隔绝的痛苦表达得很到位。
正是由于上述背景,诗人才会在返乡路上“情更怯”,担心万一自己离开的这段时间发生什么不好的事,以至于心里虽然急于知道真相,但看到同乡,却不敢出声探问。
(锦湖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