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2017-02-16杨春
杨春
生本教育是指,在一切为了学生的条件下,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生本教育理念应用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紧随课改步伐,领会教学精髓,调整教学规划与设计,不断进行反思与总结.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
主动性
内驱力是改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根本.怎样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是值得物理教师研究的问题.情境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着重大作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情境导入,帮助学生深化知识,使学生带着兴趣与疑问进入课堂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强化生活情境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特性,创设有趣、新奇,并且与生活直接相关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相关问题的解答,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知识的价值与意义.例如,在讲“大气压强”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生活实例,利用自动喂水器、高压锅、打气筒等,让学生感受到相关概念与规律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探索大气压的欲望.为了深化学习内容,教师还可以利用常见物品,如一个软管与两个水瓶进行模拟演示,并提问:将盛满水的水瓶放在高处,将空瓶放在低端,怎样才能让水自高处流向低处?此时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认为可以通过导管进行引流.这样可行吗?先让几个学生尝试,其他同学在一旁观察,然后分析成功的原因.当软管进入水后,因为内部气压是0,没有外部大气压,此时液体就能利用大气压进行倒流.又如,在讲“杠杆”时,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某天,同学们驾车去旅行,路过某山路时,发现路前有一块大石头,将道路阻挡,此时车辆很难正常通行,而这条路又是必经之路,该怎么办?此时学生会想:大家一起搬动.新问题随之出现,怎样搬?要求学生转动大脑进行思考,此时课堂不仅是学习的过程,更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有的学生想到用一根棍子将石头撬开,从而过渡到杠杆内容,并且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杠杆原理与相关知识点上.
2.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教师通过情境预设的形式,将学生熟悉的相关问题变成形象、生动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从生活中提出并发现问题.参与问题情境的同时,帮助学生建成直观的形式,促进知识链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将问题贯穿到学习中,在精心设问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问题为重点的教学,是以问题为重点,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提出各种问题,促进学生发展.例如,在讲“浮力”时,教师可以提问:你们坐过船吗?对于轮船,你们有什么建议与疑问?思考后,学生有以下疑问:将铁块放在水中会下沉,为何以铁块为原材料的轮船不会下沉?轮船是实心还是空心?为何货物越多船越下沉?轮船能像汽车一样行驶在水面吗?针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学生聚精会神聆听的同时,得到了想要的答案,提高了学习成果.
二、因材施教,改善合作学习效果
初中物理学习是一项动态的过程.为了让课堂更加有致,必须促进师生整合,在双向交流的过程中,优化教学内容设计,对相关内容进行延伸与剖析.在课堂设计过程中,先明确师生分工,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例如,在讲“摩擦力”时,教师可以利用学习资源,带领学生分析摩擦力,摩擦力方向与产生的条件,完成教學任务.在此期间,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利用实验解决问题.如,引导学生用力压住桌面,手掌静止,然后用手掌向前用力,以方便手掌滑动;让两根手指模仿人体走路的姿势,以感受摩擦力.
三、提高思维可视化,拓展探究领域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思维可视化是将知识内化,不断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习题教学是生态教学的重要环节与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概念图、草图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例如,在讲“分析电路故障”时,针对学生的学习特征,教师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或者实验,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便于知识沉淀.好的开头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收尾则是另一半.收尾虽然是本节课的结束,但是对课堂教学具有连贯影响.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教材要求,对相关知识进行有效的概括与深化,在画龙点睛的同时,深化相关知识.
总之,为了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教师必须整合物理教学难点与问题,从提高自身素养着手,不断改善教学策略,对教学方案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