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方式分析
2017-02-16廖珂
廖珂
摘 要:英语是高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培养语言思维能力转变的关键。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讲,要正确理解语篇中的意义,掌握其中的基础知识,就要做到词语的良好衔接。除了要明确衔接中的作用外,还要提升语篇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达到提升英语成绩的目的。因此,本文从词语的衔接关系以及重要性入手,对衔接方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英语语篇;词语衔接;方式分析
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语言的适用性也越来越强。作为高中生的我们,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生词和词组外,还要能够做到语序的通顺化与语篇的有效衔接。这对于我们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读者要在学习中体会到文章的主旨,准确把握其中的主题,就要运用词语衔接方式进行变通。
一、词语衔接关系的内涵
从词语衔接的定义上来看,它主要是指在语篇中建立连续性的语言链条。在成篇的过程中,我们要将词连成词组,再将词组绘制成句式,最终形成一个新的篇幅。在此过程中,词汇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作用,它既是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也使得语篇能够成为一个整体,实现最高级的转换。一般来讲,语篇在高中英语学习中主要以“阅读”的形式呈现出来,而我们又在阅读中不断积累词语,学习课堂中没有了解到的内容,为写作材料的形成奠定基础。因此,它在高中英语中是非常重要的。按照类型来划分,词语衔接关系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复现关系[1]。它是指将一类词语归结到一起,从而形成的语篇。例如: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等。第二,同现关系。它是指将在一个篇幅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词语,它具有倾向性与导向性,便于语篇格局的形成。总体而言,词语衔接关系不是话题的随意展开方式,它是语言的组织优化以及最佳排列方式[2]。
二、词语衔接关系在语篇衔接中的应用
(一)复现关系
复现关系的应用是最为全面化一种。通常在文章的开头作者会引出主题,并围绕着一个具体的主旨做出相应的导向,形成语篇的基本框架。为了增强篇章的可读性与适用性,英语中一般不会反复的使用同一个词语,会用与之意思相近的词来替换,或者用代词来代替前面所提到的整体情况。例如:it、this、that等等。这样会使得衔接性更强,作用也更加突出。另外,如果一个语篇中重复出现的词语一样,但单复数上有变化,则可以用不同形式的同根词语代替。例如:works,working,worked都代表了同一个词语work。他们都是由同一个词根演变而来,可以看做出统一的一体化内容。另外,它们还可以在文中前后呼应,使我们在阅读语篇时能够一目了然,更加清晰的找到其中的主旨。第二,从同义词和近义词的角度来讲,二者也是语篇中经常会出现的衔接部分。对于“工作”这个词语,job和work以及task都能够表示这一内容,为了全文的整体性更强,有时会连续性替换。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应该学会处理,并看出其中的顺序。从上下义词的关系上来讲,它主要是指一种涵盖性。例如:fruit中包括apple等。二者就属于上下义词,我们要学会从文章找到具体的联系。有时在阅读题中,答案往往就在其中[3]。
(二)同现关系
简单来说,同现关系又指词语的搭配。它也是高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语篇的搭配形式不仅体现在词语的连接性上,还包括语义的层次化。本质上来讲,语言都有一定的相通性。衔接方式也是如此。我们首先应该划分文章的整体结构,以特定的句子为例,对成分进行划分。例如:在Can you tell me where to stay in China,i have never been to the place.在这句话中,我们要对整体句式进行解析。它用“place”这个词语来替代了文章的地点,做到了句式的简化,并在衔接的基础上实现语义的整合。另外,这句话是以疑问词where来引导的句子,以陈述的方式表述出作者想要表达的实际意义,就是询问地点,使整个语篇看起来更加新颖。同时,词语搭配还有反义搭配、互补搭配,将局部引入到整体当中。最后,同现关系中强调是连贯性,从词语的重复下突出主要内容,强化主旨,体现语篇的前因后果,为词语的功能分析创造有利条件[4]。
三、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从词语关系的衔接内涵出发,对其在语篇衔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从而得出:高中英语学习中,词语和句式是兩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要想通过此种方式实现语篇的整合,就要在正确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上明确阅读目标,以“衔接”的方式做到语篇的连续性,为英语成绩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舒华.语篇衔接在高校大学生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
[2]黄坚.词汇衔接理论在初三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3]张敏,危鸣辉.词汇衔接在英语语篇主题解读中的作用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1):136-137.
[4]严红.新闻语篇的词汇衔接研究及其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