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仁老汉诗与中国文人之关联
2017-02-16姜夏尹允镇
姜夏 尹允镇
[摘要]
李仁老是朝鲜高丽朝中期的重要诗人,其汉诗数量高达1500余首,遗憾的是大部分都已失传,只留有《破闲集》、《补闲集》和《东文选》中的部分诗作。通过研究现存的110多首汉诗发现,李仁老不仅积极学习陶渊明、李白、苏轼等中国文学家,从题材、人物、辞藻等方面创造性地运用中国文学,表达了自身的志趣和思想感情,同时,也有身处武臣执政下文人“欲归不甘、欲仕不能”的矛盾心境,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文化主體性。
[关键词]
李仁老;汉诗;苏轼;陶渊明;矛盾心理
[中图分类号]I312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007(2017
)01004006
[收稿日期]2016-07-14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文选》诗歌与中国文学的关联研究”,项目编号:14BWW017。
[作者简介]
1.姜夏,女,吉林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在读博士,长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韩比较文学;2.尹允镇,男,朝鲜族,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韩国文学及中韩比较文学。(长春130012)
李仁老与林椿、吴世才、赵通等人醉情于山水自然,效仿中国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号称“海左七贤”
“海左七贤”指的是由李仁老、林椿、吴世才、李湛之、皇甫沆、赵通、咸淳七人组成的朝鲜高丽时期的重要文学团体。
。在武人执政的惨淡岁月里,李仁老用诗文抒发自己崇高的理想。虽然他的理想世界是一个没有现实基础、虚无飘渺的乌托邦,但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常常被人称颂。在李仁老的汉诗中可以发现很多中国文化因子,与中国典故、文人、地名、题材等相关联的部分随处可见,表现出他对中国文化独特的理解和感受。李仁老的汉诗中出现了很多中国文人,如苏轼、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贺知章、韩愈等等,出现次数最多也最具代表性的是苏轼、陶渊明、李白和杜甫
。我们认为,细致地考察李仁老诗歌中的中国文人,解读其诗作与中国文人之关联是进一步深入理解李仁老的艺术世界、深入探讨李仁老文学思想的一条捷径。相信这也对我们考察高丽时期中韩古典文学交流会有一定的帮助。
李仁老一生中,著有《银台集》20卷、《后集》4卷、《双明斋集》3卷、《破闲集》3卷,作有诗歌1500余首[1](6),但遗憾的是大部分已失传,只留有收录在《破闲集》、《补闲集》和《东文选》中的汉诗118首
据笔者所查,《东文选》中收录李仁老汉诗作品80首,《破闲集》17首,《补闲集》21首。。其诗歌创作中出现的中国文人墨客很多,如苏轼、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贺知章、韩愈等等,本文由于篇幅受限,将仅就其汉诗中出现次数最多也最具代表性的苏轼、陶渊明、李白依次加以论述
据笔者统计,李仁老诗中仿效苏轼的作品最多,其次为陶渊明、李白和杜甫,本文按顺序依次分析。。
一、与苏轼之关联
(一)李仁老对苏轼诗作的活用
在李仁老的118首汉诗中,提及次数最多的中国文人是苏轼。李仁老或化用、引用苏轼诗、赋、文中的名句、人或事物;或直呼东坡其名加以评论;或以苏轼自比或者借苏喻人,灵活地借用苏轼抒发自己的情感。在李仁老的诗作中,直接出现苏轼名号的就有5首,模仿、借用苏诗典故、辞藻的诗作更是不在少数。
如《东文选》第4卷所载李仁老的五言古诗《早起梳头效东坡》:
灯残缀玉葩,还阔涵金鸦。
默坐久闭息,丹田手自摩。
衰鬓千丝乱,旧梳新月斜。
逐手落霏霏,轻风扫雪华。
如今炼益精,百炼未为多。
岂唯身得快,亦使寿无涯。
老鸡裕粪土,倦马马展风沙。
此亦能自养,闻之自东坡。[2](591)
从这首诗歌的题目和最后一句“闻之自东坡”不难看出,该诗是李仁老模仿苏诗而做。苏轼的思想独特,对儒、佛、道三家思想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且注意养生,诗作中经常出现与道家养生相关的内容。联系苏轼的《旦起理发》[3](357)和《次韵子由浴罢》,[3](528)我们发现,在这里李仁老摘取了《旦起理发》中晨起梳头的养生之意和《次韵子由浴罢》中“老鸡裕粪土,倦马
马展风沙”这两句。李仁老借此表达了自己要通过“理发”和“闭息”获得养生妙处之意。道家认为,头发与血脉相连,常常梳头有助于疏通血脉、还可以双目清明,修身养气,李仁老在这首诗中正是效仿东坡,介绍了自己的养生之法。
但是,李仁老想表现的不仅仅是一般的养身之道,他与苏轼都身怀儒家用世、渴望建功立业的决心,有着对自己治国之才的极度自信,有着辅佐皇帝成就伟业的抱负,然而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矛盾和反差常常让他们感到困惑,朝廷上内外势力的排挤,仕途上的不如意都给他们带来了挫败和打击。因此,李仁老借用苏轼“理发”之法,“向内”寻求精神的满足,正是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和忧郁,表达出其内心深处洁身自好,不向恶势力低头的坚强决心和人生态度。
不仅如此,李仁老还经常活用苏诗为己用,在《用东坡语寄贞之上人》一诗中,李仁老完全模仿苏轼《书赠何圣可》的诗意和诗语,赠予友人。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冬之夜,诗人坐在竹室之中的纸窗之下,伴着青灯,盘腿拥褐独坐,尽情体味潜心修道的乐趣,且禁不住写下分享给友人的画面。两篇诗作原文如下:
书赠何圣可
岁云暮矣,风雨凄然,
纸窗竹室,灯火青荧,辄于此间得少佳趣。
今分一半,寄与黄冈何圣可。
若欲同享,须择佳客,
若非其人,当立遣人去追索也。[3](267)
用东坡语寄贞之上人
岁律既云暮,凄风生户牖。
竹窗灯火青,一叚有佳趣。
与君分一半,慎勿轻受授。
所与苟非人,火迫当还取。[2](591)
从上文中我们看到,苏轼的分享对象是何圣可,李仁老的赠予者是贞之上人,两人皆是修道高人。写此诗时的苏轼虽有官职于身,然而在谪居黄州之初,便给予何圣可这篇手札,显然是在寻找志同道合者,共享雨夜于青灯之下的乐趣。该诗用词诙谐幽默,讓人分毫感觉不到苦闷和窘迫,使我们领略到了苏轼洒脱自在的人格魅力,感叹诗人在逆境中仍坚强不屈的高洁品格。
此外,李仁老非常赞赏苏轼自由潇洒、倜傥不羁的豪迈诗风。他借用东坡诗作写下了《雪用东坡韵》和《用东坡榴皮题沈氏壁之韵》[2](685)两首作品。其中《雪用东坡韵》一诗这样写道:
霁色稜稜欲晓鸦,雷声阵阵逐香车。
寒侵绿酒难生晕,威逼红灯未放花。
一棹去时知客兴,孤烟起处认山家。
闭门高卧无人到,溜得筒钱任画叉。[4](584)
苏轼豪迈的诗风源于其对自由、率真的追求。在《苏轼研究》中王水照曾这样评价他:“崇尚本真自然,反对对人性的禁锢或伪饰”。[5](53)苏轼认为生命的特质就在于生生不息;在于快乐的洒脱和追求真意,要尊重自我、热爱生命,就要顺从生命的本性,而不能压抑和摧折。李仁老在《雪用东坡韵》中除了用东坡之韵外,还竭力表现了苏诗的这种气韵。雪后转晴的清晨,隐隐传来乌鸦的叫声和车子碾雪而过的声响,独自喝着冷酒的诗人,遥望远处升起袅袅炊烟的人家,无人造访、窘困的生活却也隐逸自得,既然仕途受阻,那就过“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生活吧。远离官场束缚,虽然没有了经济来源,需效仿东坡“画叉取钱”
北宋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后被贬黄州,降职团练副使,俸禄削减,生活拮据,不得不巧于居穷,只好痛自节约,把每日开支压缩到不超过150个铜钱,每月初一,取出4500个铜钱,分成30堆,分别用绳子串起来挂在屋梁上,每天清晨用画叉挑取一串,然后把画叉藏起来;墙上挂一个大竹筒,用来储存当天节省的钱,以备招待客人。这种节约开支的办法,后人称为“画叉取钱”。
,但这又何尝不是让个性得到自由和解脱,也许这更符合自由人性和自在人生。
李仁老在诗中频频提到苏轼,如《破闲集》中有诗这样写道:“雪堂居士以诗鸣,墨戏风流亦写生。遥想江南文笑笑, 应分一派寄彭城”,开篇第一句就夸赞苏轼不仅诗作得好,书画也栩栩如生,诗书画均为大家的苏轼正是李仁老心中追随的楷模。
(二)李仁老接受苏轼的原因
李仁老对苏轼的关切有多种原因,最为重要的还是他所处的时代。李仁老生活的高丽中期正是苏诗在韩国甚为流行的时期。徐居正在《东人诗话》中记载道:“高丽文士,专尚东坡,每及第榜出,则人曰:‘三十三东坡出矣”,[6](204)由此可见当时苏诗受欢迎的程度。不仅如此,当时的海上商贸为高丽文人认识、了解苏轼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促进了高丽与北宋的文化交流,苏轼在众多的宋朝诗人中脱颖而出,成为高丽文学最受瞩目和积极接受的对象。另外,高丽时代实行的科举制度也是李仁老倾向苏诗的另一个原因。可以说,高丽的科举制度为中国文学,特别是当时苏诗的普及和深层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种“苏诗烂,科举成”的风气下,李仁老创作了不少仿苏、模苏以及赞美苏诗的诗歌。但我们不得不说,除了时代原因外,李仁老和苏轼本身人格理想的契合,也是李仁老相比其他高丽诗人更接近苏轼的原因。
总的来说,苏轼直言不讳、不趋炎附势的性格,爱国爱民的志向,豁达的人生观,处境艰难而能化悲为乐的超然心态,都令李仁老大加赞赏和推崇。苏轼在政治上受新旧两党的排斥,因而仕途生涯十分坎坷,屡遭贬谪,但他并未与世浮沉、放弃理想。在政治上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放弃理想,不做无谓的极端抗争,顺其自然,力求超脱。仕途受挫,他或如“老鸡裕粪土,倦马马展风沙”,或寄书于“黄冈何圣可”,分享心得。天地浩瀚,人生短暂,他以享有清风明月为乐,在寄情山水、物我交融中怡然自得。李仁老经历了与苏轼相似的战乱和党争,仕途的起起落落,让他对苏轼产生了共鸣。李仁老在武臣执政的黑暗岁月中,仕途上得不到重用,抱负得不到施展,在武臣的不断压迫和残害下,他一直保持着隐士的清高,与竹林的挚友们在自然山水之间远离尘世的喧嚣,返璞归真。因此可以说,苏轼作品为李仁老摆脱精神苦闷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三)李仁老对苏轼诗作的改造
苏轼文学本身高超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包括李仁老在内的众多高丽中期文人的高度认同,甚至这种推崇,已远远超过了对李白和杜甫的热情。正如李仁老自己所说:“及至苏黄,则使事益精,逸气横出,酌句之妙,可以与少陵并驾。”[1](12)但李仁老并不盲目崇拜苏诗,而是基于自己的立场,把苏轼的诗歌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风格。
高丽文人对苏诗的接受方法大体有两种:一个是取其寓意和格调;另一个是借用其文字。前者接受苏诗的理想,带有创新性,而后者则是初步模仿,李仁老无疑属于前者。李仁老曾在《破闲集》中严厉斥责盲目抄袭苏轼的文风,指出:“近世尚苏轼,盖爱其气韵豪迈,意深言富诙博,庶几效得其体也。今之后进读《苏轼集》,非欲仿效以得其风骨,但欲证据以为用事之具。”[7](126)与李仁老交好的林椿、吴世才等同时期诗人,也是苏轼的知音和人格仰慕者。林椿在《与眉叟论东坡文书》中写道:
“仆观近世,东坡之文大行于时,学者谁不伏膺呻吟,然徒玩其文而已,就令有挦撦窜窃,自得其风骨者,不亦远乎,然则学者但当随其量以就所安而已,不必牵强横写,失其天质,亦一要也,唯仆与吾子虽未尝读其文,往往句法已略相似矣,岂非得於其中者暗与之合耶。”[8](242)
林椿肯定了当时高丽中期学苏的风气,但他认为,很多文人仅仅停留在辞句的模仿中,未能学到苏诗之精髓。这些人学苏急于求成,就如邯郸学步,学到了苏轼的诗句却没有学到他的风骨。林椿认为自己和李仁老却并非如此,苏轼就像两人志同道合的朋友。两人不是单纯模仿句法和辞藻,而是把苏诗的风韵融入到自己的诗歌作品中。如李仁老的《雪用东坡韵》虽然借用了东坡的诗韵和“画叉取钱”的典故,却描绘了一幅雪后清晨诗人闭门饮酒,虽无人问津,却自在随意洒脱的景象,可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心性。
无论怎样,在李仁老的心中苏轼及苏诗都是他创作的楷模。他一直力求达到与其相似的境界,同时又表现出自我化、个性化的精神世界。
二、与陶渊明之关联
韩国有不少仿效陶渊明者, 陶渊明的《归去来辞》从主题到遣词、从内容到形式,都受到韩国历代文人的高度赞扬。徐居正在《东文选》第一卷的首位就收录了李仁老所作的《和归去来辞》,此篇不仅在李仁老的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韩国汉文学史上第一篇和韻《归去来辞》的作品。李仁老究竟通过什么途径、哪一种汉籍接触到了陶渊明,我们现在不得而知,但从时代上看,萧统的《昭明文选》早已传入朝鲜。李仁老或因直接读了陶渊明的《归去来辞》,或因读了苏轼的《和陶归去来兮辞》而效法苏轼。但无论何种原因,从作品上看,他非常倾慕陶渊明的为人,对他“归去来”产生了巨大的共鸣。李仁老在《和归去来辞》中写道:“陶潜昔归吾亦归”[9](29)。显然,这不是简单的仿造,而是对陶渊明的倾慕,陶渊明是他的楷模,他要以陶渊明为师,远离丑恶的现实,以自然为友,培养自己高贵的情操。然而,纵观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和李仁老的《和归去来辞》,陶渊明归田与耕耘时的欣悦是具体的、鲜活的,篇末乐天知命的理念也因通篇乐归之情的融贯而具有一种活泼的人格力量;李仁老则是抽象的、说理式的,他更多地是借用道家哲学,试图在局限的现实中获得精神的超脱。后来李仁老果真离开仕途,和“海左七贤”一道,以自然为友,在那里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境界。他的这种行为是否完全受到陶渊明的影响现在很难说,但绝对不能低估陶渊明的作用。
另外,他在《读陶潜诗戏成呈崔太尉》中直接提到了陶渊明,作品原文如下:
酒中有何好,此语近真趣。
可笑陶渊明,无钱尚嗜酒。
我性淡无欲,於物不见囿。
不醉亦不醒,径到无何有。[2](591)
陶渊明一生酷爱饮酒。梁昭明太子在《陶渊明集》的序言中称陶诗“篇篇有酒”[10](4);李仁老在七言绝句《醉乡》中也有“醉乡淳寂隔齐州,闻说陶刘始得游”[11](686)的诗句,戏说陶渊明游玩于醉乡之中。陶渊明所著《晋故征西大将军孟府君传》一文中有段有趣的对答:“(桓)温尝问君(孟嘉):‘酒有何好,而卿嗜之,君笑而答曰:‘明公但不得酒中趣尔。”[10](116)李仁老在上述诗歌的第一句中就引用了这个典故。从诗歌题目看,这首诗是崔忠献(1149-1219年)升至太尉后,李仁老献给他的诗作。当时李仁老年过半百,熟读陶诗和陶传,借用陶渊明趣事向崔太尉表明自己无欲无求、淡泊洒脱的心迹。“酒中有何好?”虽似问句,可诗人心中已有答案,看似嘲笑陶渊明身无分文依然不停杯,真实表达的却是对陶渊明行事超然、洒脱、平和的向往和追随,正是这种追求和品格的契合,李仁老的诗作中才会出现陶诗的种种印迹。
李仁老倾慕陶渊明的为人,他在《卧陶轩记》曾说自己有多处不及陶渊明,其中就包括:“潜在郡八十日,即赋《归去来》,乃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解印便去;而仆从宦三十年,低徊郎署,须发尽白,尚为龌龊樊笼中物。”[12](68)李仁老越到晚年,越醉心于陶渊明的作品和人格,这在《破闲集》中有所体现。《破闲集》14章中记录了他读完《五柳先生传》,反复吟味《桃花源记》的轶事。李仁老对陶渊明笔下描绘的武陵桃源颇为痴迷,甚至赴智异山试图寻找诗中意蕴,并写下了散文《智异山青鹤洞记》和《游智异山》一诗。
头流山逈暮云低,万壑千岩似会稽。
策杖欲寻青鹤洞,隔林空听白猿啼。
楼台缥缈三山远,苔藓依稀四字题。
试问仙源何处是,落花流水使人迷。[4](583)
所谓的智异山青鹤洞,是诗人笔下神仙居住之所。他独自持仗探寻仙境,寻觅的过程中梦幻般地听到了白猿的鸣啼声,抬头望见远方的山峰,模样与传说中三神山的景致一样美妙,低头前行,还寻到那斑驳纵横的岩石上“青鹤洞天”四个大字……幻想与现实、视觉与听觉在诗作中重合交替,美轮美奂,最后诗人不禁自问:难道这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武陵桃源么?《桃花源记》中蕴藏着陶渊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那里和平、自由、平等,这又何尝不是身处武人黑暗统治下,屡遭冷落、排挤的李仁老所向往的世界呢?
李仁老的《智异山青鹤洞记》堪称韩国的《桃花源记》,两篇文章在文本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李仁老文中有“期间有青鹤洞,路甚狭,才通人行……”等句子,与《桃花源记》中“忽逢桃花林……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等如出一辙。不难发现,李仁老与陶渊明一样保持着人格上的清高和脱俗,这也是他能在陶渊明身上寻找到共鸣的原因。这些作品不仅向我们展现了李仁老深厚的写作技巧,描绘了一幅超现实的浪漫化的心灵圣境,同时还展现了李仁老从内心深处与陶渊明产生的共鸣,并加深了其对于陶渊明诗文人品的恋慕。李仁老之所以去智异山寻找“桃花源”,是受陶渊明人格和作品的影响,是当时现实社会对其迫害、排挤的产物,他心中憧憬着这样一个质朴而美好的“理想世界”,没有压迫和排挤,没有虚伪黑暗,没有沽名钓誉……虽然我们可以把这种“寻找”看作李仁老隐逸、逃避现实的思想反映,但是也可以发现他一直保留着对于美好社会的向往和想要参与政治的欲望,而这种逃避和向往则成为了他作品中的一种独特色彩。
三、与李白之关联
李仁老在作品中多次运用了与李白有关的典故,说明李仁老对中国典籍的精通和对李白的熟稔。李白的传奇人生、人格魅力和非凡诗才都是他津津乐道的,其诗作中直接提到李白的则是《饮中八仙歌》和《崔太尉骑牛出游》。从诗作来看,他歌咏了酒仙李白奔放不羁的性格,敬仰李白的人格和卓著诗才,并从李白的诗作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饮中八仙歌》是他模仿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所作,其中李白是八仙之一,而在《崔太尉骑牛出游》中他则引用了李白被称为“谪仙”的典故。另外,他还续写了李白的名作《行路难》三首,取名《续行路难》,其一的原文如下:
登山莫编怒虎须,蹈海莫採眠龙珠。
人间寸步千里阻,太行孟门真坦途。
蜗角战甘闹蛮触,路岐多处泣扬朱。
君不见严陵尚傲刘文叔,七里滩头一竿竹。[13](617)
李白的《行路难》是被权贵排挤离开长安之时所作,诗中吟诵到“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正是象征了诗人人生路上的种种挫折坎坷和艰难险阻。李仁老结合自己的生平遭遇续写此诗,同样释放了自己因理想不得实现的悲愤和对前路的迷惘。据《高丽史》记载,李仁老出身于当时八大家族之一的仁州李氏,父母早亡,由廖一僧人抚养成人。高丽王朝重文轻武,文武臣之间矛盾积怨很深,武人长期备受压抑,毅宗时达到了白热化。1170年爆发了以郑仲夫为首的武臣之乱,从此,文人不断遭受迫害,有的被杀、有的被流放、有的不得不避隐至山林。李仁老为了避乱削发为僧,入山10年不出,之后虽出山曾努力活跃在政治舞台上,但仍不被重用。遂与当时名士林椿、吴世才、李湛之、皇甫沆、赵通、咸淳等七人结为密友,诗酒相娱,发泄不满。
除此之外,李白洒脱不拘、胆大妄为的诗风也给李仁老以重大的影响。《高丽史》中评价李仁老“性偏急,忤当世,不为大用”[14](120),其子李世黄在为《破闲集》作跋时也写道,他“心中汹汹,居常郁郁”[1](3),可见在武臣执政的压迫下,李仁老仍旧不肯向豪强势力妥协。由此可知,李仁老的个性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为他接受李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他一直深受儒家传统观念影响,追求兼济天下的理想;他有着宏伟的政治抱负,以治平天下,流芳千古为人生目标。因此,他对国家和社会也有着非同一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是这种思想让他对李白的人格和诗作产生了共鸣,写下了《续行路难》,大胆揭露高丽王朝的腐败,遭受武臣集团压迫的悲愤。李白有才却苦于被奸人所害以至其才华得不到施展,李仁老的雄心壮志也因现实的黑暗得不到展示,政治上相似的不幸遭遇使两位诗人的思想有了某种共同点。故此,李仁老从李白的诗作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并结合自己的生平遭遇去认识李白、解读李白,这也是其对李白有着如此深刻认识和了解的重要原因。
四、结语
李仁老所处的时代,朝鲜被誉为“小中华”,文人使用汉字、阅读汉籍,受中国诗人的影响是自然而然的。自古以来,中国文人便把“李杜韩苏”作为学诗的典范,李仁老也同样如此。他的汉诗作品中出现了很多中国文人,其中我们选择了出现频率最高,也最具代表性的作家苏轼、陶渊明和李白,考察了李仁老的诗歌和他们之间的联系。
苏轼不仅对李仁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样在当时的朝鲜文坛刮起了一阵从学唐诗到学苏、慕苏、仿苏的学宋诗大潮,这种宋诗风气一直持续到了19世纪。但是李仁老有着和苏轼相似的经历,使得苏轼对他具有更为强烈的吸引力。苏轼的仕途并不顺利,虽拥有绝世之才却屡遭贬谪。这让在武人执政下无法施展才华、屡遭迫害和排挤的李仁老找到了“同病相怜”的情感结构,这种情感结构超越国别和民族以及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产生了巨大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使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出现了许多情感上的同构现象。李仁老钦佩苏轼的人格,并接受和利用苏轼及诗文抒发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人生和文学的志向,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李仁老自负绝世才华,时时渴望得到贤君重用,却并不如意,他活在武人执政的夹缝中,要平复自己的骄傲,纾解心中对现实的不满,渴望遇见伯乐、受到重用。显然这是儒家知识分子所特有的典型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表现。这就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矛盾心理,而且这种矛盾心理如实地反映到了他的诗作中。当他在武人黑暗统治下不得志,屡遭冷落时,他向往陶渊明笔下的隐逸、自由、和平的世界,羡慕李白那狂放洒脱,同时他在逆境中还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的心境。这些看似矛盾的思想,却在李仁老的思想意识里,构成一个有力的现实逻辑,构筑了李仁老的艺术世界。
参考文献:
[1][朝]李仁老:《破闲集》,首尔:一志社, 1994年。
[2][朝]徐居正等编:《东文选》(卷4),首尔:民族文化促进会,1989年。
[3]苏轼:《苏东坡全集》,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86年。
[4][朝]徐居正等编:《东文选》卷13,首尔:民族文化促进会,1989年。
[5]王水照:《苏轼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6][朝]赵钟业:《韩国诗话丛编》卷1,首尔:东西文化院,1989年。
[7][朝]李仁老,崔滋:《破闲集·补闲集》,首尔:亚细亚文化社,1972年。
[8][朝]林椿:《西河集》卷4,《韩国文集丛刊(1)》,坡州:景仁文化社,1990年。
[9][朝]徐居正等编:《东文选》卷1,首尔:民族文化促进会,1989年。
[10]陶渊明:《陶渊明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11][朝]徐居正等编:《东文選》卷20,首尔:民族文化促进会,1989年。
[12][朝]徐居正等编:《东文选》卷65,首尔:民族文化促进会,1989年。
[13][朝]徐居正等编:《东文选》卷6,首尔:民族文化促进会,1989年。
[14][朝]郑麟趾:《高丽史》卷120,首尔:亚细亚文化社,1972年。
[责任编辑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