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展智慧教育的路径选择
2017-02-16郭文静
郭文静
摘 要:智慧教育理念是基于互联网产生的新型教育理念,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一种变革。本文主要就智慧教育的实质、优势以及我国发展智慧教育的路径选择进行分析。
关键词:智慧教育;实质;路径选择
随着信息时代社会的发展,大数据成为了当代的一种潮流,大数据的应用也成为了当代的各个领域的任务。在互联网中我们能够搜索到海量的数据,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之后反馈给人类,为人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所以也产生了很多热门的新词,智慧地球、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等,智慧教育亦是如此。智慧教育顺应了教育发展潮流,是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方向和途径。“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运用信息技术变革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必将引领和推动我国教育的全方位改革和创新。
一、智慧教育的实质与优势
智慧教育的实质就是应用当代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将传统的学校教育进行一种变革,将互联网与教育相结合,使教育系统及教育成效得到极大的提高,为社会输送更多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额人才。互联网技术将整个社会关系进行了重构,它也将会改变传统学校教育的基本结构,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創新,我们应该把互联网应用到教育之中,互联网这种开放、共享、平等自由的特征会对学习者,对教育者,对教学课程,甚至对学校产生新的启发,带来新的体验。传统的学校教育以老师讲课为主,学生一味的接收就可以,智慧教育以学生为中心,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对知识不同的接收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同时这种模式还能够节省很多的时间,共享很多优质的资源,还可以在学习中发现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的学习钻研潜能。对于传统的讲课老师来说,可以对教学的过程和管理过程进行一个整体的操作和处理,多样化的教学工具和方式可以使教学管理者更好的走进学生的内心,更好的了解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学习状态,与学生进行无的交流,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互动式、体验式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使教学者在教学中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能够为教学者节省很多的时间,方便教学者找到更多更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进行授课。同时这种教育模式开放了教学者的思想之后,也能将这种开放的思想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打开开放性思维,学会多种角度看问题,学会用不同的办法去解决问题。
二、我国发展智慧教育的路径
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地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将人类的文明推上了更高的一个台阶。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将大大的降低教育的成本、使更多未能得到学校教育的人得到更好的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我们会发现在当代,你想学什么,你都可以打开互联网,在互联网上搜索你想要学得东西,互联网就会将相关的学习资料,学习课程进行收集,分析,然后提供给使用者,使用者可以根据互联网提供的学习课程进行免费的学习。很多生活环境差,家庭背景差的孩子喜欢音乐或者有某种兴趣爱好,但是因为生活的环境,因为家庭背景无法进行学习,使孩子的天赋被埋没。当互联网应用到教育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东西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搜索之后进行自学,学习外国语,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同时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只能接收到上课老师的知识,接收传统上课老师的教育思想,当我们打开互联网,我们可以发发现有很多优秀老师的教育方式方法会更适应自己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也很有帮助。或者当学生在课堂中未能完全了解的知识可以进行后补,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效。通过互联网,还可以将一些优秀教师讲课的全过程录制下来,传送给一些条件落后的乡村学校,使乡村教师得到更好的更优质的培训,同时还能够使乡村教师不断的学习知识,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打开自己的思想,打开自己的视野,把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传导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好的吸收,学习知识。
互联网技术应用到教育之中,能够促进教育的创新、推动教育变革、提升学习质量、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型、促进课程转型、促进教学评价的变革。无论是互联网对于教学中的教学还是课程,教育者还是学习者,这种创新与变革都能够推动传统教学得到一种质的提升,这种转变不仅仅是一种物理转变,而是一种改变物质的形态和性质的化学转变。
三、结语
这是一个互联网的信息技术时代,对于传统的学校,传统的课程,传统的教学者,传统的学习者都是一个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新的机遇,我们要直面挑战,抓住机遇的时代,让自身在这个大数据时代得到一个更好的发展,真正的认识到从真正的教育需求出发,肩负起真正的教育责任。
参考文献:
[1]张国琛,邓长辉,彭绪梅,熊轶超.技术本科教育发展的思路与实践探索——以大连海洋大学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4(12).
[2]杨现民,余胜泉.智慧教育体系架构与关键支撑技术[J].中国电化教育. 2015(01).
[3]孙亚飞.美国的教育发展战略及其实践[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01).
[4]黄荣怀.智慧教育的三重境界:从环境、模式到体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