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山儒释道文化的互动与变分析

2017-02-16孙月

青年时代 2017年2期

孙月

摘 要:泰山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存在十分紧密的关系,而儒释道文化作为孔孟文化、佛道教的代表,与泰山文化相结合无疑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以中华传统文化的普及为前提,从泰山文化的萌芽、发展、兴盛、没落四个阶段,对泰山文化与儒释道文化之间的互动与变迁进行了分析,对人们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泰山文化;儒释道文化;封禅文化;新石器时代

远在新石器时代,泰山便已经在泰山地区形成了大沽口文化,其作为泰山文化的雏形为后来的泰山文化以及儒释道文化等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后来汉代、隋唐等朝代的发展,泰山文化也在时间的推移下逐渐达到鼎盛时期,但是至明清时期泰山文化却日渐衰落[1]。从泰山文化中不难看出其中所蕴含的儒释道文化,这也体现了我国文明古国的地位,在时间的推移下,泰山文化与儒释道文化在不断互动的过程中也经历了变迁,其中无疑也体现了到泰山文化中的现实主义及浪漫主义精神。基于此,文章中将泰山独有的神信仰作为主要对象,对泰山儒释道文化的互动与变迁进行了论述。

一、泰山儒释道文化启蒙阶段

泰山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早在新石器时代便已经形成了大沽口文化,通过专家的考察可知,距离现在约5000年以前,就已经在泰山地区出现了燔柴祭祀的仪式,这也是后来探究泰山文化的重要起源。随后发展至战国时期,出于黄老之术等思想的影响,泰山文化逐渐发展成为早期道教与官方祭祀两种形式。受周朝末年礼崩乐坏的影响,孔子等诸多先秦时期儒家学者纷纷提出仁义礼智信等思想,意在构建人们眼中和谐的道德秩序。儒家思想中主要阐述了人道,而对于鬼神信仰则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也有学者指出,周朝对天神的崇拜其实也是对山川的崇拜,山川祭祀本属于国家祭祀的一种,这也就意味着祭祀要按照相应的规格进行严格的制定,只有天子才能祭祀名山大川,而诸侯只能对其所管辖区域内的山川进行祭祀,这便是儒家思想中的其中一种。

和儒家思想不同的是,道家在面对儒家“仁义礼智信”这一思想时,所持思想恰好相反,老子提倡的是清静无为,这种返璞归真的思想和方士之学形成了很大的契合度,从中也体现了“子不语怪力乱神”的思想特色[2]。邹衍所提出的阴阳五行论极大的推进了泰山神和封建时期皇权的融合,在这一思想中,提倡了祥瑞符必然揭示了新王受命,届时新王便要到泰山祭祀封禅,将帝王与天命连接到一起。

后来发展到先秦时期,泰山地区逐渐发展成为当时的政治与文化中心,在这样的环境下必然会产生与周围环境、文化相契合的信仰,反之又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仁者乐山”体现了儒家对于山川、万物的溢美之情,泰山神信仰的形成是出于齐鲁文化的影响,使其逐渐成为体现宗教特色的文化信仰。虽然儒家、道家在诸子百家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然而在百家争鸣的时期并不会体现出地位的不同,而泰山神信仰却在这一特殊的环境下逐渐形成了泰山文化的启蒙。

二、泰山儒释道文化的发展阶段

先秦时期受诸子百家的影响,加之周围环境的渲染,逐渐形成了泰山文化的萌芽,由这之后一直到汉朝以及南北朝时期,泰山文化得以全面发展,这一发展时期一直延续到隋唐时期。在汉朝之后的一段时期,是我国文化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时期,不仅儒家取代了黄老之学地位,又有儒道玄学的联合发展,在这时期内,道教产生,佛教也由大月氏国传入中国。儒释道除了体现汉魏两晋时期三家思想的借鉴与融合,也体现了南北朝时期三家思想的争议,其中所彰显的这种融合与争议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之后隋唐时期的盛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秦始皇时期的儒家思想并未真正做到为我独尊,由此也可以想见秦始皇泰山封禅这一举动也合情合理。随后到汉武帝时期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真正体现了儒学在当时的地位[3]。在这之后,泰山封禅又被重新提上日程。在这一时期内,受当时封建社会环境的影响,儒学地位逐渐提升,使其成为神学化的思想哲学,这也与泰山神信仰达到了一定的契合,使泰山神作为当时封建社会下统治者尊崇神道的原因。至东汉时期,泰山开始流传治鬼说,且有所考证,但是有学者认为泰山治鬼说其实形成于汉魏年间。汉代时期,道教逐渐兴起,便将治鬼说归纳入道教思想当中,由此之后,泰山神也逐渐形成了变化,由汉武帝时期的官方祭祀形式逐渐成为道教中的司鬼之神。在佛教传入我国之初,依然沿用当时黄老之学所主张的方仙道和黄老信仰,且早期的佛教是在道教的发展下依附而行,由此当时也有人将佛教视为道教的流派之一,因而泰山神也被看作是佛教当中的地狱神,由此也体现了道教和佛教二者对于泰山文化的积极意义。

三、泰山儒释道的兴盛阶段

自进入隋唐时期,佛教成为当时被重视的教派之一,甚至民间逐渐建立了诸多佛教宗派,所形成的宗派理论体系不同,在各自寺院经济的支持下为当时的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以唐朝为代表,当时的李氏王朝将老子尊为祖先,因而老子所在道教在当时得到了极大的重视。这便与佛教的发展产生了争议,尤其体现在儒道与佛教之间的对峙中,在当时的众多争议中,以儒家所主张的“伦理纲常”为主,诸多学者对思想理论能否实现国家统治这一点内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4]。但是发展到宋元时期,当时理学产生,形成三教合流的文化局势,这时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被释道逐渐吸收,并在此环境下将泰山文化推送至兴盛时期,由此也体现了泰山儒释道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汇。

唐朝儒学逐渐开始苏醒,尤其以唐太宗时期最为盛行,当时社会对儒学与教化做出了极大的支持,在这一时期,泰山文化也被推崇至有史以来最为鼎盛的时期。待南北朝被统一之后,隋文帝、唐高宗等当时的统治者纷纷为泰山加以封号,以此强调了泰山神的尊贵地位。在唐朝初期,以唐中宗为代表的几位统治者均有祭祀山神的仪式,到宋真宗时期,为了巩固当时的统治地位,在泰山举行了盛大的泰山封禅仪式。在这之后泰山神的地位更胜于前。

四、泰山儒释道文化的没落阶段

泰山神信仰由新石器时期发展至宋元时期,逐漸完成了从萌芽到兴盛的阶段,直至明清时期,当时社会更为注重官方祭祀,民间祭祀便逐渐被搁置,尤其也体现了当时社会中主导的哲学思想——程朱理学的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清时期的诸多学者认为应当去除泰山的封号,由此也将民间祭祀、人格色彩等非官方活动逐渐禁止,更加突出官方祭祀的地位,这一思想在朱元璋时期被真正落实,泰山神祭祀由之前的大肆盛行转化为体现儒家思想的活动。虽然当时泰山神信仰依然是官方祭祀形式的一种,然而祭祀规格相较于隋唐时期已无法比拟。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佛教和道教逐渐被世俗化,这也导致泰山神信仰成为具有实用性的祭神活动。

在泰山神信仰逐渐没落之后,其祭神形式在民间的实用性逐渐降低,最后丧失了群众基础与民间信仰。由于当时的明朝对于淫祀是明令禁止的,所以群众逐渐失去了心理寄托,这也导致碧霞元君的信仰逐渐超越泰山神信仰,虽然儒释道文化形成了多种发展方向,然而其本身最初的和谐统一性依然存在。

五、结束语

受时代发展的影响,泰山文化经历了由萌芽到发展再到兴盛、没落的时期,在近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也体现了儒释道文化与泰山文化的交融与变迁。以儒家、道教、佛教为主体的儒释道文化对其有不同的阐释,分别体现了人文关怀、民间信仰文化等意义,这也为泰山文化对宗教神圣性的广泛传播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玉洁.泰山文化研究进展及启示[J]. 泰山学院学报,2012(05):47-51.

[2]赵芃,侯方元.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教的会通及其影响——以山东地域与山东籍学者为中心考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9):56-63.

[3]方浩范,李海涛.东亚文化史上的儒释道及其未来性思考——“儒释道与东亚文化”国际学术会议综述[J].孔子研究,2009(06):122-126.

[4]张旭.泰山信仰文化精髓解读[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07):50-5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