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文化内涵与价值流向分析
2017-02-16黄缨惠
黄缨惠
摘 要: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传媒也越来越多贴近我们的生活,并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传媒对于我们认识自然万物和社会、认识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传媒文化的内涵被不断的挖掘,传媒的真正价值也在不断的发扬光大。本文就以传媒价值阐述的基础上,通过传媒文化的视觉内涵转向影响价值;公众传媒和私人生活的内涵转向影响价值;传媒娱乐化的内涵转向影响价值等三个方面来介绍传媒价值的流向。
关键词:传媒文化; 内涵;价值流向
传媒文化(MediaCultures)这个概念最能反映传媒与文化的关系,体现大众媒介对社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的巨大影响,同时表明传媒自身也构成一种文化系统。在信息时代,传媒文化成为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无所不在的仪式和场景。传媒文化如同水和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周围,浸入我们的躯体,深入我们的思想,影响我们的行为,对这个世界产生日益深远的影响。传媒文化对受众的心理起到影射作用,受众在媒介接触中最终获得什么样的内容认知、情感体验和道德感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传媒文化所引导的。
一、传媒文化的视觉内涵转向影响价值
最早的传媒文化来源于口耳相传,如广播、报纸等传统的形式。人们需要将自己所听到的话语或者阅读到的文字,翻译成相关的内容事件。传统类型的传媒方式,可以说是传媒从无到有的开创阶段。然而,仅仅是语言和文字,并不能满足看客们直观感受所传播的事物的要求。因此,图片、视频甚至于三维动画的诞生,使得传媒文化正式从传统形式过度到“读图时代”。动态的图片、动画、视频给人们带来的震撼力不同于文字的表述。人们的脑海中可以长时间保留图片形式的场景和内容。同时,图片、视频和动画对于整个传媒内容的展示也表现得更为全面,也更加具有说服力。现如今,图片和视频已经被广泛运用于传媒的方方面面。例如,农村墙壁上的图片商标宣传,高速路段上的视频播放仪器,公司门口的宣传大屏幕等都不再运用传统的文字传媒形式,更不用说新兴的互联网和电视等传媒方式的运用,愈发的广泛,也在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二、公众传媒和私人生活的内涵转向影响价值
现如今,私人生活走进公众的生活已经不再陌生。中国的传媒文化,也常常从公众领域广泛的进入到私人领域,这不可以说是新传媒内涵下的价值转变。我们先不去评判私人生活进驻到公众视野的好坏。单从现实来看,私人生活对于公众传媒的价值内涵影响是非常大的。先前,中国人总是抱有“家丑不可外扬”的态度,为人处事。对于自己家里的事情,万万不可以宣传出去。然而,现在的传媒名人效应,私生活也成为了一个卖点。例如:很多网络红人会在网络上直播自己日常的生活,从早起床到晚上睡觉,甚至连吃饭喝水也不放过。更有的人利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宣传平台,光明正大的将自己的“糗事”放出去,博得大家一笑。更有甚至触碰到了道德的底线,以爆料别人的私生活博取名声,常见于娱乐圈的狗仔队。如今,公众传媒和私人生活的内涵转向对于传媒的影响是巨大的。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大众传媒方式将出现更为显著的变化。
三、传媒娱乐化的内涵转向影响价值
最早的传媒是一种新闻报道的手段。常常见于民国初年的报纸,报道一些战况新闻和改革举措。随着时代的发展,传媒的内容也变得日新月异,传媒要吸引更多人的眼光,不能再靠原有的新闻报道来实现。那么,怎么利用媒体去迎合当代人的兴趣爱好,促使当代人更多的关注大众传媒呢?答案是:“传媒娱乐化”。将原有的传媒更多的奉献于军事和政治,转变为更多的奉献于平民百姓的娱乐生活,让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能通过传媒获得更多的乐趣。然而,传媒的娱乐化首先要从传媒的内容点来控制。例如,上文提到的很多人会将自己的私生活情况曝光出来,以娱乐大家。其次,传媒的手段和方式,也是娱乐化的必要途径之一。可以将一些严肃的事件,用幽默、讽刺的文字和图片来呈现展示。
四、 结束语
传媒文化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正在不断的更新与发展。虽然,传媒文化经久不衰,但是想要历久弥新还是需要紧跟时代的潮流,更好的让人们通过传媒来了解自然,了解社会。目前,传媒的发展已经从文字演化为图片和视频艺术;从公开化转化为私人化;从严肃化转化为娱乐化。然而,传媒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快餐化传媒、隐私暴露、正能量难以弘扬等毛病,需要我们逐一进行改善。
参考文献:
[1]王艳.传媒文化产业跨区域发展策略研究——以河北与京津“共栖”式对接为例[J]. 新闻界.2011(01).
[2]吴廷俊.新媒体时代中国舆论监督的新议题:网络揭黑[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01).
[3]蔡静.三网融合的國际经验与中国路径——第八届亚洲传媒论坛综述[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01).
[4]王勇.品牌栏目的延伸与创新——以深圳卫视《饭没了秀》和《宝贝赖上大明星》为样本[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