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分层 合理得分
——政治主观题答案组织技巧
2017-02-16甘肃张军智
甘肃 张军智
科学分层 合理得分
——政治主观题答案组织技巧
甘肃 张军智
高考中,得分是硬道理。得分有多种因素,在平时扎实学习、厚积薄发的基础上,科学分层是重要因素之一。政治主观题在组织答案时如何科学分层?怎样合理得分?结合教学实践,研究近年高考题是行之有效的办法。高考题对我们有明确的导向作用,也是我们答题的范本。虽说高考题每年推陈出新,不断改革,但它有特殊的要求,要确保信度,就得有相对的稳定性。这种相对稳定性恰恰给了我们学习的机会,使我们在研究高考题中学到宝贵的分层方法和得分技巧。下面将我们的做法与大家共享。
一、“问题”分层
依据设问特点,合理划分层次,并对分数进行合理分配,可提高应考的针对性,便于取得好成绩。
【典例】2014年新课标卷Ⅱ第38题第(2)问: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明为什么要对公民个人信息进行保护,并分析说明人大和政府应怎样保护公民个人信息。(12分)
分析:从问题本身看有两问,一是“为什么”,二是“怎么办”。故整体上可分两层,并将本问12分一分为二,各占6分。再看“怎么办”,又可分为两个问题:人大怎样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政府怎样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两个问题各占3分。
参考答案:公民个人信息属于公民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侵害公民个人信息,不仅是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侵害,也会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6分)(若回答政府的职能或政府的宗旨可得2分,本小题得分不能超过6分)
措施:人大要制定和完善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监督法律的实施。(3分)政府要履行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职责,健全保护机制,依法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3分)
二、“主体”确定
一类是设问中对主体界定非常明确,故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按主体分层赋分即可。
【典例】2013年大纲卷第38题第(1)问: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常识分别说明党、政府和人大在耕地保护中的作用。(12分)
分析:结合设问,显然分三层,每层4分,分别按主体“党”“政府”“人大”组织答案即可。
参考答案:党制定关于土地保护的大政方针,在耕地保护中发挥领导作用;(4分)国务院制定土地保护法规和相关政策,强化耕地保护,行使土地管理权;(4分)全国人大开展土地执法情况检查,发挥国家权力机关在耕地保护中的监督作用。(4分)
另一类则是主体不明确,要求阅读材料从中寻求主体,既而划分层次组织答案。
【典例】2014年天津卷第13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天津市某县创新工作思路,推出三项措施:一是在县、乡(镇)、村三级建起服务中心,使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也为群众监督、评价党政干部开了一扇窗口。二是建起县、乡(镇)、村干部和普通党员联户的工作体系,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共联系服务群众40多万户次,收集解决问题8 700多个。三是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对全县1.9万名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情况进行查询和管理,提升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该县上述措施的积极意义。(12分)
分析:该题为意义类题目,答题方向、层次、主体、赋分等均含于材料之中,需通过阅读材料找出“对谁有意义”,继而划分层次,合理赋分。结合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如“村民办事”“群众监督”“党政干部”“党员”“党员干部”等,可梳理出主体:人民群众,政府,党。故可分三个层次,每层4分。
参考答案:①有利于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②有利于政府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③有利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三、“标点”识别
标点符号是考题材料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高考题材料,字斟句酌,科学严密,每一个标点的运用都很讲究。挖掘标点功能,确定答题层次,可有效得分。
【典例】2014年四川卷第13题:
材料三 近年来,G省通过一系列改革,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施行《G省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办法》,取消、转移、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共508项,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办好民生实事,解决了一批就业、医疗、住房等事关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5%以上;在全国率先推出《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社会服务暂行办法》,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提供社会服务;建立全省统一互联的全天候网上办事大厅,省直部门70%以上行政审批事项和60%以上社会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我国的政府”的知识,说明G省是怎样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12分)
分析:材料三中系列改革措施中,依次出现三个分号和一个句号,说明系列改革表现为四个层次,因此答案亦可分四层,每层3分,共12分。
参考答案:①简政放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健全行政法规,提高依法行政水平。②解决一批民生问题,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增强社会公共服务职能。③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④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四、“段落”留痕
【典例】2013年上海卷35题:
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伟大的梦想。
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民族复兴的道路,然而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历长期的艰苦斗争,求得民族独立,建立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艰苦创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现在,我国政权稳定、社会和谐,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同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民族复兴的目标前行。
党历来重视青年工作,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青年也通过努力学习和实践,在党领导的民族复兴征程中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运用党的领导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分析:该题需通过阅读材料概括出其主旨,并依据所学知识对每段材料分析说明。题目给了四段材料,为12分的分析说明题,因此可按段落分层,“总—分”式思路答题。第一层点明整个材料的主旨和中心思想,为总说;第二、三、四层分别说明相应三段材料,为分说。每层得3分,刚好12分。依据段落来标识层次、合理赋分,应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答题方法。
参考答案:①上述材料表明,党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并朝着民族复兴的目标前进,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我们事业的领导核心。②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实现民族独立,建立新中国,表明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③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实现民族复兴,党号召并团结凝聚全国人民朝着民族复兴的目标继续前进,表明党的领导是中国发展和进步的客观要求。④为实现党领导的民族复兴事业,青年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表明青年自觉拥护党的领导。党领导的民族复兴大业,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五、“分数”破解
结合近年高考,大部分政治主观题一个问题的分数都在10至14分,答案分层主要有:两层,三层,四层。更多的是三层或四层(“三”代表“多”,三层或四层论述更充分更有力)。因此,考生答题时,应根据题目特点灵活分层。分两层,就要丰富每层的内容,增加得分点,使每层得分在5分以上;分三层或四层,就要言简意赅,使每层得分在3分以上。当然,也要注意非智力因素得分,如书写规范整齐美观,亦可得少量的感情分。如答题中挖掘出四层以上的答案,可合理合并,不宜太多。太多层次,使在有限时间内批阅大量试卷的老师心理上不适应,视觉上产生疲劳,可能导致出力不讨好。如:涉及“党与民”的知识,会用到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执政方式、党的建设、党的执政理念等知识,还有许多时事知识,层次较多,因此,可将党的性质、宗旨合为一层来答,也可将党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合为一层,力求“简洁不啰唆”,符合阅卷老师的心理,让其尽快找出得分点。
总之,上述五种分层方法在实践中行之有效,但也不可机械运用,根据题目特点和要求,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高考中科学组织答案,精准得分需要贯彻该原则。
(作者单位:甘肃省漳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