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朗读与初中英语教学
2017-02-16陈燕
陈 燕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
浅谈朗读与初中英语教学
陈 燕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
朗读是艺术的“再创造”,朗读能训练正确的语音、语调和适度的节奏感。就发挥朗读作用、创设朗读环境、培养朗读技巧、拓宽朗读渠道等几个方面论述如何培养学生学会朗读。
朗读 记忆 质量
一、朗读的作用
(一)朗读是记忆的基础
朗读的过程要经过准确地识读单词—视觉神经传到大脑神经中枢—大脑神经中枢指挥发音系统准确地发出语音。在连贯的、系统的、成篇的、不间断的识记朗读中,视觉准确捕捉单词的能力,视觉神经准确、迅速的传导能力,人脑神经系统对发音系统的指挥调控能力等,均能得到扎扎实实的培养和提高。朗读还可以巩固已学知识,因为课文是由词、短语、句子等组成,涉及语音、语法、词汇等,要想较好地朗读一篇短文,必须对它所涉及的各种语言知识有理解,反过来,反复朗读课文能帮助学生掌握所学语言。
(二)朗读能内化情感
不管朗读什么篇、段,都要全身心地投入,在认真领会、准确把握教材的精神实质后,诉之于声,那么声音发出时负载的思想内容、情感符号,会比文本自身原生态的意、志、情更为丰富。因为朗读能使课文语言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在说写时自然而然地出口成章,下笔如有神。
(三)朗读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学英语只有开始时就注意语音、语调,大胆效仿,及时纠正口型和舌位,才能讲出标准的英语。英美人比较幽默,语言中常常会很多出现逻辑上的缺层、跳层和并层,比如杰克在乘坐汤姆开着的疯狂小车时说道:“Be careful! Don’t drive so fast. My mother loves me!”意为:“当心!别开这么快,我还不想死!”多么含蓄、美的语言!通过朗读、记忆,学生在遇到类似的情境时,自然会说出:“Come on, My mother waits for me !”意为:“快点儿!我要急着回家呢!”
(四)朗读能培养语感
良好的语言习惯,指语言运用纯熟而自然结合度几乎近于本能。这是一种直感,在极短的时间内,对语言有所领悟,有所辨别——对好的语言,善于吸收;对不好的,则善于辨别而摒弃之。英语教学的真谛不在于让学生明白,更在于引导学生去应用。洪宗礼先生曾说过:“读书不能只停留在字音和表面字义上,要在读中精思、悟神、明理,这样读书才能真正读出书中之‘味’。”
二、创设朗读环境
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拓宽英语学习渠道,激励学生好学的积极性,提供学习的机会,我们应该以教材为语言典范,以生活为“大教材”,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为此,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帮助学生克服原始心态
突破自身心理围墙,注意自我改造语言环境,使他们能够敢于开口,不怕嘲笑,树立为了说好一句地道的英语而磨破嘴皮的决心。
(二)树立“ 大教材观 ”
即以教材为依据,把日常生活当作语言大教材,让学生回到实际的生活情景中去模仿、体验、感知句型对话,使具体的语言环境推动语言感觉的形成。
(三)让学生在群体语言环境中增强记忆效果
很多时候,词汇和句型的输入光靠个人去死记硬背是艰难而短暂的,相反,在生活情景中偶然碰到的东西却令人记忆犹新,终生难忘。
(四)在学生中开展阅读活动
这是形成语感的基础。最好采取“限时法”实现目标,要求他们做到最快速、最大声、最清晰,同时还要帮助他们克服很多有碍阅读的不良习惯,增强他们对语言的感受性。
三、培养朗读技巧
我们除了启发学生懂得朗读技巧的具体内容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启发学生学习掌握朗读的技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过程中,朗读技巧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一)强调汉英语音、节奏之差异
大多数学生开始学英语时,已基本上掌握了汉语口语,形成了一套牢固的汉语语音、语调习惯,这影响了英语交际的成功进行。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字的每个音节都有特定的声调,而且声调起着区别和改变词义的重要作用,然而英语是语调语言,没有固定的词调。词中音节声调高低没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它们要服从全句的语调,例如,k i t e 这个词,随便你念成平调、升调、升降调、降升调或降调,它的意思不会改变,依旧是“风筝”,不会变成别的东西。节奏指语句中各音节的轻重、长短和快慢之间的关系,包括重音、时间和连续。英语讲究轻重音节的搭配,例如,“I’m′sorry. I’m′late.”而汉语则讲究各种字调的搭配。英语多音节词或语句,总是以重音为骨干,以轻音为陪衬,而重音与轻音又是交替出现的。如果一句话中出现了几个重音,那么各个重音之间的时间间隔要大致保持相等。为了保持这种时间间隔的相等,说话或朗读时,就得采用各种方法来调整。首先,要注意各个音节之间的轻音节数目。轻音节少就可以念得慢点,轻音节多就必须念得快些。如:It’s' half past′one. It’s a′quarter e′leven.
(二)讲究领读技巧
领读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奠基石。如果只是机械地领读,教师劳累,学生疲倦,收效甚微,而且整个课堂也没有活力。教师在领读句子时要讲究领读方法。
(1)在领读短句时,开始几遍可以放慢速度,待学生初步熟悉后,可突然加速,增加学生跟读难度,用不同的语调读同一句子,表示不同的情感和语气,如升调、降调,使整个课堂气氛充满生机与活力。
(2)领读长句时,化整为零,集零为整。将一个长句分为若干个意群,该停顿的地方停顿,待各意群读熟了以后再读整个句子。
(三)朗读与口腔肌训练
如果注意观察外国人说汉语,你就会发现他们咬字吐音很吃力,舌头不听使唤,发出的音调生硬别扭,先凭听觉就知道不是本国人,而他们说起英语来则如行云流水,朗朗上口。由此可见,语感与口腔肌训练密切相关。有些人不喜欢念出声,常以默读代替朗读,严重缺乏口腔肌训练,难怪有些人说出的英语缺乏一种味道,不像那么回事。实际上,这是由于口腔肌和大脑思维不能协调配合而导致语音、语调、节奏和语义不能自然结合的语感效果。教师在给初学者上语音课时,都要给他们剖析每一个语音的口腔部位,并告诉他们,如果口腔部位做准确了,所发出的语音就是准确的,那么掌握了准确的发音要领,就形成语感了吗?不,语感并非体现在单个的发音要领上,它是语音、语调、节奏和语言能力的综合体现。
四、拓宽朗读渠道
语言运用是一种技能,从某种意义上说,技能是一种本领体现,而任何技能都是通过反复的实践养成的,所以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开展多样的朗读活动,是提高他们朗读水平的最有效的途径。根据朗读的意义与实施手段可分为课堂朗读及课后朗读。课堂朗读可分为以下三点:
(一)演示性朗读
这是教师语言艺术的充分体现,教师从抑扬顿挫的语调、快慢适中的语速,板眼分明的节奏读给学生听,并要求学生认真模仿,体会“语音”的艺术性。
(二)实践性朗读
这是学生的学习、模仿过程,是学生单独进行训练,达到巩固、效仿和流畅为练习的目的;也可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读,教师听后指点,或者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三)检测性朗读
这是教学的检查过程,是师生情感的再交流过程,这种朗读是学生读、教师听,可在课堂上进行也可在课后进行。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采用事前录音的方法,这样学生可以听到自己的朗读录音,更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师除了授课中的朗读指导活动之外,课外还可以通过组织故事会、演讲会、专题辩论会、诗歌朗诵会、课本剧等多种活动来强化学生的朗读能力训练,让他们有直接的感受。再通过师生适当的评价会、建议会等,全面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努力调整自我朗读状态。这样,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必能获得意外的收获。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口语,培养语感,熟悉英语规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领悟文章精妙之处。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作为“教”的一种,可以使学生通过口、眼、脑等器官的活动,充分理解课文,产生良好的语感效应。一旦学生为作品的内涵所吸引,被作品的情感所打动,被作品的意境所陶醉,那么他们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就已逐步形成,他们的主体作用就将逐步乃至充分发挥。久而久之,“不教”这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也就达到了。
[1]刘道义.“试论我国基础外语教学现代化”[J].课程·教材·教学.1998(7).
[2]章兼中. 外语教育学[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
[3]李庭芗. 英语教学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4]徐晖. 语言艺术探索[M].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王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