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教学中对S—T分析法的有效应用

2017-02-15肖天秀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6年20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应用

肖天秀

【内容摘要】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S-T分析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的效果。现代教育中,为了改善化学教学的方法,教育界对S-T分析法进行深入研究,并将其赋予时代内容进行改进,针对当前化学教学现状,提出新的教学模式。文章主要应用S-T分析法对高中化学教学实例进行分析,研究S-T分析法在高中化学教学的应用,以此提高化学教学的特点。

【关键词】S-T分析法 高中化学 应用

前言

课堂教学主导者是教师,教学主体是学生,教学过程是由“教”和“学”构成的,教师的教学效果受到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影响,教师要想实现教学目标,就要注意应用较好的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现代化学教学中,应用S-T分析法,能够改善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提高化学教学的效果。随着现代化学教学的探索,文章主要通过具体课堂案例,分析S-T分析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为化学教学提供教学参考,促进化学教学的改革。

一、S-T分析法的内涵

1.教学行为划分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我国现代教高校在进行教学时,注意发展、改善师生关系,由此师生之间频繁互动教师教学效果有所提高,师生关系已经成为衡量教学行为、教学效果的重要判断标准。现代课堂师生互动逐渐成为教学的主要特征之一。根据教师的教学课堂行为,将其划分为学生(S)行为、教师(T)行为和师生互动(D)行为,主要是师生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师生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对S-T分析法定义进行分析,学生S行为,主要指学生信息接收、传递行为,信息接收是指接收教师的传授的知识,包括记笔记、做实验等,信息传递是学生将学习的情况反馈给教师,一般通过做练、计算的方式,将自身的学习掌握、理解的现状反映给教师,让教师能够了解实际的学习状况。

教师T行为,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行动,其中既包括教师的静态行为,也包括动态行为,教师传授知识不是单纯讲解,还包括教师的课后反思或者是课后评价。

2.高中化学应用S-T分析法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由于化学学科的特点,实验教学是很重要的,实验教学也能够反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应用S-T分析法能够通过分析教师、学生在化学教学中的行为,分析化学教学的效果以及影响化学教学的方式。在长期的实践中,高中化学应用S-T分析法,不断进行改进,逐渐将师生互动行为从改进前的T行为中独立出来,教师行为占有率Rt= ,其中,N代表计算参数,Nt代表教师行为数,Nd代表师生互动行为数。

二、课堂教学行为案例分析

数据采集:

根据S-T分析法的定义进行分析,主要是研究观察高中化学优质课程录像,研究使用VICS分类系统。研究准备,首先要采集信息,将采集的教学行为进行划分,主要判断标准是S-T分析法定义,将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分为10类,具体分类如下:

对化学教学课堂实时录像(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为例进行分析,采集信息,以10秒为采样间隔,一般高中化学课的时间为45分钟,其中教师讲授时间在30到35分之间,10分钟时间由学生是进行练习,这里就以45分钟讲课时间为例,对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行为进行采集,其中共采集270个采样。分析二氧化硫性质教学中,师生行为的变化情况,具体变化趋势如下:

根据图像可以看出学生行为与教师行为的变化趋势以及行为持续时间,从图像中看出在实际化学教学中,并没有长时间的师生连贯行为,师生行为相互穿插影响,教师行为的持续时间最长达到3分钟,在整个化学教学中,S、D、T行为穿插进行,更换比较频繁,这说明在实际化学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情况一般,注重让学生获得知识。

对课堂的具体行为进行分析,具体发生情况如下:

经过调查发现,教师行为中,发生次数最多的是教师的指示T2,教师的广义提问T4例数为0,调查数据显示教师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仍然以教师的讲解为主,与学生的互动较少,难以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学生行为进行分析,发展学生向其他学生反映S2例数为1,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较少,同时学生的发言S4次数较少,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参与性较差,比较师生行为,观察在课堂上,教师行为占主导地位,学生行为数较少。

三、化学教学的建议

1.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给予学生更多的活动时间,应该合理分配教师行为事件与学生行为事件,教师讲解最好控制在25分钟内,学生活动时间大约在10到15分钟。由于高中生在化学学习上,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所以,教师主要是作为引导者存在,应该将传统的讲解转变为引导、启发,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活動中来,例如各种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实践,获得化学知识。

2.增加师生互动

针对师生互动少的问题,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围绕核心问题进行教学,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现象,并在具体的化学实践中验证学生的思考意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增加师生互动的频率,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教学的效果。

结语

文章主要以二氧化硫性质教学录像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录像研究将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暴露出来,运用S-T分析法能够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并针对师生行为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增加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转变教学身份,主动由讲解着变为引导者,让学生在具体的化学实践中提高化学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刘立新、杜卫民、王萍、靖梅. 对S-T分析法的改进及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分析[J]. 化学教学,2014(7):19-22.

[2] 杜卫民、刘立新. S-T分析法的改进及其对全国初中化学优质课的分析[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5):140-144.

[3] 孟然. S-T分析法在课堂教学行为分析中的应用[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7):28-29.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应用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