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理论的革命性创新
2017-02-15王振营
编者按:经济学理论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系统研究、领域广阔的社会科学体系。然而,于此同时,经济学理论也难有更大的创新和突破,自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1980)后几乎没有更大的改进。而王振营主任的《交易经济学原理》以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来解析经济学,更加丰富了经济学理论的领域。本刊刊登《交易经济学原理》作者的自序,以飨读者。
从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算起,经济学已经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发展历程,时至今日,已经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几乎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从国际贸易,到军备竞赛;从家庭消费到婚姻市场;从企业生产到刑事犯罪。经济学的研究疆土已经如此广袤,以至于今天的经济学家再也不能像前辈那样自信地宣称精通所有的经济理论,而只能倾其一生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其中的某一领域。然而,作为庞大经济理论体系主干的新古典经济学,自从1890年马歇尔发表《经济学原理》以来几乎没有大的改进,尽管1935年凯恩斯的《通论》发动了一场针对新古典经济学的革命,但从本质上讲,凯恩斯的《通论》并非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否定,而是对新古典理论中相对薄弱的宏观部分进行了强化与补充,最终产生了以保尔·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成为当今主流经济理论的核心。遗憾的是,这种补充并不是建立在逻辑连续性的基础上,缺乏微观结构支撑的宏观理论在经济理论体系中留下了一道深深的裂缝。时至今日,这个巨大的裂缝依然赫然在目,成为经济学家挥之不去的隐痛。
《交易经济学原理》(以下简称《交易经济学》)另辟蹊径,在理论上重新构建经济系统,实现了微观与宏观在结构上的完美和谐,使经济理论成为具有内在逻辑连续性支撑的严谨体系。以《交易经济学》为主干支撑起来的经济学生态系统将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经济学的园地将更加生机盎然、欣欣向荣。
《交易经济学》是对主流经济理论的一次革命,必将在经济理论研究及实际应用等各个领域产生巨大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交易经济学》在以下几个方面与主流经济理论不同。
主体选择上的不同
主流经济学并没有十分明确地声明研究对象或者经济主体,针对不同的经济活动,灵活地采用了不同类型的经济主体。在消费领域,经济主体是自然人;但在研究生产活动时,经济主体又转换成为企业或者厂商。主流经济理论之所以采用这种灵活的处理方式,是因为主流理论对于消费和生产行为设定了完全不同的行为目标。消费的目标是获得效用,而生产的目标是实现利润。从内部结构来看,无论是作为消费者的自然人还是作为商品供应者的厂商,都缺少内部结构。厂商尽管是由众多人员构成,必然是在一定的产权结构下的法人存在,但在主流理论中也仅仅作为一个投入产出的黑箱,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可以有内部结构,但这些结构在厂商统一的行为目标之下也就成为可有可无的附缀了,不能发挥任何作用。
《交易经济学》选择了不同的路径,对于所有的经济行为,行为主体都是具有内部结构的一群人,个人并没有直接出现在研究视野中。尽管组织结构和权责结构可以有万千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所有的经济行为背后,存在相同的目的——预期收益最大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交易经济学》采用的是一元主体。由于预期收益数并非是一个指标,而是包含了一簇指标,这就有足够的弹性将交易主体内部结构差异所导致的行为目标变化收纳到统一的目标函数名义之下,一旦深入到具体的交易主体行为,主体内部的结构就会产生作用。
与主流经济学除了在形式上的差别外,《交易经济学》在赋予交易主体的特征方面也与主流理论存在本质的不同。在经典理论中,“经济人”总是被认为是绝对理性的。但实际上,人类从来就不是完全理性的,即使伟大的政治家在进行重大的政治决策时,仍然无法排除情绪及好恶的干扰,也常常做出一些无法挽回的错误决策。作为普通人的消费者和投资者,居民和企业家,怎么就可能成为绝对理性者,在经济决策中始终不犯错误呢?然而在主流经济学理论中,有限理性并没有位置,因此交易主体也就没有错误决策的可能。
在《交易经济学》中,交易主体克服有限理性的方法是学习和适应,体现在构建综合预期收益函数的每一个环节上。交易主体通过事后评估不断地对自己的决策方法进行调整,具体表现在对构建综合预期收益函数中,对每一项参数的不断调整,提升自己的决策能力。在《交易经济学》中,交易者对于收益最大化的追求,不仅有一个度的限制,而且有时间上的弹性。所谓度的限制是指处于不同层次上的交易者存在各自的近似度,在近似度以内的差别将被忽略,最大化实际上具有相对意义;时间上的弹性表现为根据当时的情况,交易主体进行一定时域内的测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放长线、钓大鱼”,这里的“大鱼”就是最大收益。对比《交易经济学》中的主体与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主体,交易主体少了点天才,多了点虚心;少了点苛求,多了点耐心。
体现有限理性的方法以及由此衍生出交易主体之间决策差异的途径是将交易主体的决策置于各自不同的信息集上。每一个交易主体都有自己的独特信息集,无论在信息收集,还是信息占有方面以及信息使用方面都与其他交易主体存在差异。信息集决定着交易主体如何判断和决策。在这样的构造之下,每个交易主体都被自己的信息所规定。这就形成了交易主体在形式上的统一与行为各具特色的局面,这恰恰与主流理论形式上的差别化与行为上的同质化顺序相倒置。
主体描述上的不同
在主流经济理论中,经济主体,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厂商,除了偏好性差异外,没有刻意标定身份的指标,正因为如此,他们在进行经济活动中具有很大的同质性。事实上,在当前的主流理论中,始终无法解决从微观个体到宏观整体过渡的逻辑跳跃问题,只能利用交易主体的同质化假设,通过個体累加得到总量的途径实现经济系统内部层次间的过渡。然而,交易主体同质化假设必然导致理论的简单化以及与现实情况脱节的结果。这是经济学家必须面对的两难选择:要么顾及自身逻辑的内恰放弃与现实情况的紧密贴合,要么顾及现实情况放弃逻辑的严密性。显然,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交易经济学》放弃了交易主体的同质化假设。每个交易主体除了各自的约束集和信息集作为自身特征的规定外,经济身份特征使用会计矩阵进行描述。会计矩阵是由资产列和负债列构成的矩阵,无论是企业还是家庭,都有对应的会计矩阵。会计矩阵不仅反映了交易主体经济地位,而且将交易主体联系起来,形成一张巨大的交易网络。会计矩阵具有高度的动态性,每一个项交易都在会计矩阵中得到反映。会计矩阵不仅能够反映交易主体的总资产、总负债,还能反映资产结构、流动性结构等。会计矩阵不仅为交易主体提供了经济身份的描述,也为交易主体提供了交易的决策平台。在会计矩阵的支持下,交易主体决策时就不仅仅限于“效用”或者“利润”的考虑,而是从众多不同维度中实现会计矩阵某些方面的优化,这就大大拓宽了交易主体的决策视野,也更加符合现实中的交易决策。
在交易主体的决策模式上,《交易经济学》继承了新古典经济学对主体行为的最大化模式,但是有一重要变化。在古典经济学中,由于信息充分假设和主体绝对理性假设,最大化是一个不因交易主体而改变的客观指标,约束条件一旦确定,最大化也就随之唯一确定。这也是主流经济学同质化处理的又一表现。在《交易经济学》中,每个交易主体都在自己的信息集上进行决策,由于交易环境的差异和信息成本的制约,以及每个交易主体交易路径差异所引起的经验积累不同,每个主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信息集。在行为动机上,每个交易主体都期望获得最大的收益。每个交易主体的决策都是遵守着最大化模式,但每个主体的“最大”各不相同,即使同样的交易、同样的约束,交易主体的答案必然各有特色。因此,如果说新古典经济主体行为的模式是绝对最大化,那么《交易经济学》的主体行为模式则是相对最大化,这是两种最大化模式的差异所在。
经济运行机制上的不同
《交易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在基本理念上的差异表现在主流经济学假定经济是一个平衡系统,是由负反馈过程所主导的;而《交易经济学》认为经济是非平衡系统,大多数情况下是由正反馈过程所主导。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构架十分简单:均衡是理论的信念,认为经济系统对于一切扰动的反应都是达到与扰动相对应的均衡。实现经济系统均衡的杠杆是价格,实现均衡的途径是市场交易。通过市场实现的资源配置最为高效,实现的财富分配具有社会福利最大化。然而,大量经济实践表明,自由市场远非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所设想的那样完美。《交易经济学》选择了系统论的理论架构,在交易主体行为规则的基础上,确定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最终建立起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在整个理论建构中,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始终处于核心的地位,系统的非线性特征以及自强化现象皆源于此。交易网络上的自强化过程类似于连锁反应的过程,这种基于相互作用的自强化机制是经济波浪式运行的本质规定。在某些条件下,既可以涌现爆发式经济增长,也可以突发雪崩般市场危机。依照这样的路径,我们为经济系统描述一幅完全不同于经典经济理论的图景,使经济系统更富于动态性和多样性特征。
《交易经济学》的基本逻辑内核是每个交易主体都按照自己设定的收益目标追求以及所掌握的信息选择实现最佳收益的交易,主体之间通过交易形成相互联结的网络——交易网络——而不是市场作为中间作用媒介。在主流理论中,交易主体被市场分隔开来,当市场被抽象化处理以后,交易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就被大大简化,仅仅表现为对价格的被动反应,而且反应模式也被固化到时点交易上。事实上,交易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极为复杂,不仅要对即期价格作用反应,而且还要对价格预期做出反应;不仅对交易对手方做出反应,还要对交易网络环境可预期的变化做出反应。不仅对交易本身作用反应,还要对与交易有关的信息做出反应。在这种情况下,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网络上传播、集聚、扩散,一旦形成具有自强化机制的反馈,便会在相应的市场产生动能强大的交易势。经济增长是交易网络规模参数的扩张,价格是在特定定价机制下交易者之间博弈的结果。交易推动交易网络结构特征不断发展演化,交易网络的演化是一个自组织过程,通过制度、技术和知识的发展变化表现出来。反过来,制度、技术和知识又构成了经济系统进一步发展的推动力。这便是《交易经济学》所呈现的经济系统运行图景。
在《交易经济学》所呈现的图景中没有包含概念化的市场。在这里,市场是一种相互作用关系。换句话讲,《交易经济学》中的市场是一个盖封打开了的机关,复杂的内部关联关系全部呈现出来,是一种透明的关系图谱。
分析架构上的不同
《交易经济学》试图在企业和家庭、消费、投资和生产等各个方面,实现最大限度的理论统一。试图构建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来理解具有外在多种多样的经济行为,使得所有的经济现象都可以在统一的理论框架下得到解释;另一方面,在对一个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时候,《交易经济学》又能够提供一个足够的拓展空间,将理论进一步细致化。《交易经济学》显示了足够的适应弹性,能够经受得住理论的拓展。
《交易经济学》没有将供给、需求分割开来进行分析,而是纳入到交易的统一概念中。就业是一种交易,通过向公司提供自己体力和智力,获取工资收入;投资是一种交易,投入原始资本,放弃一定期限的资金使用权,获得相应的利润受益;消费更是一种交易,为了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商品或服务,按照一定价格支付费用;生产也是一种交易,生产是内联交易和外联交易的复合交易,内联交易是指将原材料、设备折旧以及劳动力向新产品的转化;而外联交易则是指原材料的购买,劳动力的购买等交易。一切交易活动都同时产生供给和需求两种效应。以投资为例,在新古典经济学中投资是一种典型的需求类型,但是投资的目的在于得到回报,对于企业而言,投资就是为了生产,通过向市场上供给商品获取收益,投资所表现出的需求性质仅仅是作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交易群中一个环节的特点。再譬如,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消费是典型的需求,如果追踪消费的收入来源以及消费的目的,就会发现消费同样是一个完整交易群中的一部分,是交易属性的一个侧面。新古典经济学采用将供给和需求分开来分析,将其看作两种方向相反的作用力量在市场上相互作用,并把两種力量动态作用的演变方向设定为均衡,从而建立起一个趋向平衡的力学分析架构。这种分析架构牺牲了交易活动的内在关联性和经济系统的整体性,容易导致只见木不见林的结果,由此决定了新古典经济理论只能限制在交易主体弱相互作用条件下局部市场行为的分析,超出了这一范围,就会出现与事实的较大背离。
在分析工具方面,边际分析法是主流经济理论尤其是微观经济学的主要手段,这是微分方法的一种引伸应用。在此基础上,主流经济学主要借助供给和需求的概念,采用曲线交叉的方法确定均衡点的位置,以此求得供求作用的最终结果。《交易经济学》在理念上着重于相互作用,在工具上采用网络关系描述交易主体的相互作用。经济系统的运行可以借助网络的关系进行细致地描述。网络上的相互作用是在多维度空间上实现的,所使用的数学工具比较复杂,随机微分方程是基本的工具,而这些方程通常难以有简单的通解。在分析具体的经济问题时,主流经济学所提供的方法是输入公式自变量,通过计算得出因变量的结果,或者使用方程计算出方程的解。这种处理方法只能得到最终的结果,而无法知道经济系统实现结果的详细过程,既没有时间信息,也没有过程的作用机制。《交易经济学》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经济分析模式。在进行经济问题分析中,经济系统通过交易网络获得一种具象结构,一旦确定了每个节点对来自网络四面八方信号的反应规则,经济系统的运行便可以使用计算机技术给予精确地模拟,通过模拟运算可以准确地预测经济运行的各种可能,包括经济的波动周期,爆发危机的概率以及对政策效应的评估等,一切可能影响经济运行的外生变量扰动结果均可以通过模拟计算进行精确评估,而且这种评估具有详细时间演进信息,包括即期影响、中期影响、长期影响等。如果说目前的经济分析带有更多经验推导性质的话,那么基于《交易经济学》分析架构进行的分析则是精确的计算,是建构在具体物象基础上的度量。与主流经济学分析框架相比,《交易经济学》所提供的经济系统内部信息大大丰富了。分析方法的改善将大大提高经济分析的准确性,同时也将开启人类社会宏观经济管理的新纪元。
《交易经济学》同时也建立了与行为经济学更加紧密的对接。在考察某个外生变量对经济运行的扰动时,可以结合行为经济学的实验结果具体设定每类交易主体的反应特点,由此模拟出的经济运行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也使得这样的经济分析具有更加坚实的实验基础,实现了经济研究与自然科学在研究方法论上的统一,是一次经济理论研究方法上的重大飞跃。
模拟计算同样可以引入到经济演化领域。演化模拟可以根据当前的技术动向推导出效率结构的变化走势,根据趋势信息,可以进一步推导出制度、知识的演化可能性方向;反过来,制度、知识以及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反馈可以再次代回到经济系统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反馈闭环,人类社会的经济进化便是在这样反馈闭环的周而复始运行中得以实现。由此推而广之,《交易经济学》的方法不仅仅会在经济分析领域引发一场革命,同样也将会在广阔的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思维方式上的不同
因果关系是最为常用的思维方法或习惯。每遇到一个事件或现象,人们总要探求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为控制事件的发生频率提供依据。在米尔顿·弗里德曼的名著《大衰退1929—1933》中,关键的话题就是要找出导致大衰退爆发的成因,于是在一系列事件之间试图建立因果关系的逻辑链环,认为货币紧缩是经济大衰退的基本成因。但事实上,经济中的众多现象都是由大量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已经无法识别因果关系的确切角色。作为历时五年、波及整个世界的经济大萧条,在头绪纷繁的事件中要找出某一个单独的因素来解释众多现象,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尽管弗里德曼利用厚厚一本专著来论证他的观点,试图证明证金本位货币体系下的货币供应紧缩是导致大萧条的根本成因,照样难以说服世人,最终难免质疑的声浪。弗里德曼认为:“银行倒闭和储户提现通常导致银行存款减少,进而减少货币存量,其结果是引发更为严重的通货紧缩和工业产出的减少。”反对的意见则认为:银行“倒闭潮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储户和其他人对经济崩溃产生预期——也就是说,银行业恐慌源于对经济局势的预期。”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听起来都有道理,都有一定的说服力,但彼此相互对立,无法协调。这种现象,尤其是在经济领域经常出现,关键是在因果关系的思维模式与解释对象之间的结构性冲突。在一个有众多环节的反馈环上,在不同的位置上选取切片,就会有不同的因果结论。这些结论从各自的出发点来看都正确,但彼此之间又相互冲突。这就是为什么在现实中会有如此多彼此相矛盾的解释的原因。
《交易经济学》放弃了简单的因果关系思维模式,而是采用整体思维模式,面对复杂现象,寻找一组相互关联事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发现隐藏在现象背后并影响事态走向的反馈环。与因果关系思维模式相比,整体思维模式具有更加宽大的框架,容纳更多的因素。在分析经济现象时,《交易经济学》重点所关注的是推动交易势演化、发展的动力——交易反馈环,通过交易反馈环,构建出交易势的发展规律——交易势方程,从动态上把握交易的发展方向和变化力度。客观地讲,因果关系思维模式所代表的局部分析法的价值是不可否认的,它提供了一种认识局部细节的方法,从而为把握事物的整体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
在交易网络上发现并分析交易反馈环的特点和动量,是构成《交易经济学》动态分析的独有特色。在一个经济系统中,一旦出现当量强大的反馈环,就会像陆地上的龙卷风一样,产生席卷之势。但在通常情况下,如果交易网上没有反馈环或当量强度足够强大的反馈环,我们就可以得出经济平稳的结论。这就让经济分析变得更为直观,也更具动态性。与此相比,经典理论的分析更像是一幅巨画的众多碎片,如消费、投资、出口以及信貸、消费者信心等;《交易经济学》的分析则是将这些碎片拼接成一体,构成一幅完整的动态画面。反馈思维模式则是将注意力放在反馈关系上,找到决定全局走势的反馈环,是一种全局思维模式。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调查统计研究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