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加速扩容
2017-02-15崔湲
崔湲
2015是民营银行的破局之年,2016是民营银行的起航之年,民营银行加速发展。审批上,完成“试点”向“常态化”发展的转变,2016年新批筹11家民营银行,仅12月就批筹6家,且仍有加速态势,留给行业更多期许。发展上,截至三季度末,首批试点5家民营银行资产总额1329.31亿元,比年初增长67%,各项贷款611.57亿元,各项存款428.20亿元,均实现较快增长。业绩上,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后,首批试点5家民营银行进入盈利期,实现净利润5.72亿元,平均不良贷款率0.54%,拨备覆盖率471.21%,资产质量好于行业平均水平。经营上,民营银行保持了承诺的差异化市场定位和创新型业务模式,积极开拓小微金融服务的蓝海,以科技助推普惠金融发展。
这一年,民营银行“跑的快但步子稳”。民营银行从申请受理到正式批复平均仅用20天左右,远低于法定时限4个月。但是,民营银行的申设过程没有放松准入标准,没有降低审慎要求,没有形成政策“洼地”,严格执行了“股东承担剩余风险和合格出资人”等硬性要求。民营银行的发展按照“成熟一家、设立一家,不一哄而起”的原则有序推进,各地跟进出台指导细则,通过简化和便利审批流程和准入标准,加强政策宣传和跟踪指导,提高审批和筹建效率。
这一年,民营银行“把根扎得深”。银行业是我国金融服务领域的主力军,但信贷服务存在着总量供给充裕、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问题,特别是“三农”、小微企业和一些低收入群体一直是金融服务的短板。民营银行的发展堅持了服务“长尾”客户的定位,在普惠金融中稳稳扎根。截至三季度末,民营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户均余额约45万元;个人经营性贷款户均余额约1.15万元,个人消费性贷款户均余额约0.79万元,均显著低于银行业提供相关服务的平均门槛,惠及了更多服务对象。截至11月末,网商银行服务小微企业数量突破200万家,微众银行的“微粒贷”大专及以下学历客户占比达64%,45%的客群来自于制造业、批发贸易和物流等行业。
这一年,民营银行“过得也挺紧”。出于防控风险原因,发展初期的民营银行业务空间还没有完全打开。营业范围上,民营银行须坚持“一行一店模式”,在总行所在城市仅可设置一家营业部,不得跨区域。客户发展上,《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仍未放开远程开立全功能的I类账户,降低了民营银行对个人客户的吸引。负债能力上,民营银行很难获得资格发行大额存单吸储,原则上自成立三年内也不允许发行金融债,目前仅华瑞、微众、网商银行获得同业存单发行资格。资金管理上,《同业拆借管理办法》的规定,民营银行两年之内无法进入同业拆借市场开展流动性管理,而这恰恰是持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最大优势。但可以期待,随着行业经验的积累和业务发展的成熟,民营银行将解锁更多业务模式,更加深入参与金融市场。
“虎啸龙吟凌云志,落花流水平常心”。2016年,民营银行告别了“颠覆传统银行业”的喧嚣,没有出现互联网金融引人注目的风险事件,也没有出现类似“萝卜章”的违规操作,稳健的发展得到了业界和管理层的认可和肯定。相比超过220万亿的银行业资产规模,民营银行还似沧海一粟,但作为正规持牌银行业金融机构,其价值不在规模而在数量,某一天我国类似美国拥有数万家中小银行也许不是痴人说梦。2017年,随着金融防风险重要性的提升,未来民营银行颠覆的对象将不一定是传统银行业,而会是互联网金融背后的影子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