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读”“写”之道

2017-02-15陈瑾瑜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文本作文语文

陈瑾瑜

阅读和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两大支柱,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因此“读”和“写”也是我们语文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相信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曾谆谆告诫自己的学生:“要多读书,多积累,作文才会写得好。”于是,学生努力读书,做摘抄,写点评,但遗憾的是其实很少有学生真正获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惊喜。究其原因,我认为还是在于学生“读”和“写”存在脱节现象,未能探得读写之“门道”,大部分学生通过阅读吸纳的营养未能有效地转化为写作能量。那么,如何让学生的阅读真正转化为一种语文的能力,如何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发现阅读的乐趣,从而真正爱上阅读,爱上语文?本文结合自己的阅读、写作教学实践,谈谈在探寻“读”“写”之道过程中的粗陋想法。

【关键词】读寫;语文课程

1 重新认识中学语文课程中的“读”和“写”

现行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材编排,是以内容为中心的模块和专题教学,在读的方面强调文本内容的思想性,学生通过阅读感悟和体验文本的情感价值,吸纳作品的思维成果,却无暇顾及领会思想情感的载体——语言文字、构思技巧等,也即忽略了作品形成的思维方法和过程。

从写作教学方面来说,由于教材缺少系列的写作理论指导,教师缺乏开发作文课程资源的能力,导致写作教学实际上处于语文课的边缘,渐渐变得无序无范。

在处理读和写的关系时,我们习惯于将阅读和写作分成两个相互独立的板块,阅读课注重引导学生读懂文本、鉴赏文本,理清层次结构,关注写作特点;到了写作课又另起炉灶,从选材到立意,从构思到表达,自有一套作文高分理论来指导。把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语文这样区分,实际上是一种人为的割裂, 导致很多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读写互动”沦为形式主义的表演。

所以我认为,中学语文课程中的阅读,不是休闲消遣,也不是专题研究,而是一种知识经验的积累。作品是作家思想情感、思维过程、思维方式的物化形态,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吸纳借鉴作家的思维方式,学习作品的遣词造句,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这就是学识、情感的积累过程。而中学语文课程中的写作,就是把阅读积累吸纳的东西,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准确生动具体恰到好处地表现倾吐出来。写作不是阅读的附属品,而是读的效果显现,是思想认识的结晶,是读的物化形态。再者,在基础学习阶段,学生语文素养或语文能力检测的主要依据就是写作,“千读万读,只为一写”的说法或许有功利之嫌,但毋庸置疑,基础教育阶段的写应该是读的主要目的之一。所以我们理应构建起由阅读到写作的整体把握的教学思维模式,努力引领学生积极探寻“读”“写”之道。

2 善教才善读,善读才善写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应该给学生写作内容、构思方法、表达形式等方面的启发与借鉴。如果我们把语文阅读和写作这两大阵营看成是一条河流的两岸,那么,老师就是这条河流上的摆渡者。从此岸到彼岸的摆渡过程中,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2.1 精选读本,明确读法

鲁迅先生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流言家看到宫闱密事。”可见,经典范文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当然希望从中得到教学的启发。下面就结合小说中 “香菱学诗”这一片段谈一谈教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

聪明而又苦命的香菱进入大观园前,阅读有限,对作诗的方法知之甚少,更没写过诗,但后来却一鸣惊人,所作的诗获得一致好评,在大观园内的一系列作诗活动中均有不俗表现。取得这样的成绩,和她在大观园遇到的老师——林黛玉是分不开的。

黛玉老师首先说诗歌“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寥寥数语就讲明了格律诗知识,整体构思、语言韵律皆有了要求;不仅定下了写诗的“格调规矩”,同时又指出了可以“出格”的条件:语言(或素材)新奇。我想,学生阅读首要想获得的是前人学识、经验的积累。所以,格调规矩、素材出众应该是我们选择范文的两个基本标准,文质兼美则为经典范例。

接着当香菱表示“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马上明确指出:“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然后进行了具体的阅读推荐:“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黛玉真是深谙读写之道,精读教材有了,泛览篇目够了,才能打好扎实的写作基础。可见老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不能笼统地一言以蔽之“多读书”,而要明确读哪些书,读到什么程度。

2.2 找准读写结合点,发挥阅读文本的“范例”作用

在上述林黛玉教“香菱学诗”这个教学案例中,我们尤其不能忽视的是老师提出了很明确的阅读要求:精读篇目要“细心揣摩透熟”,作为泛读的“底子”。而这些需要“细心揣摩透熟”的地方,往往就能作为读写的结合点,形成写作契机。正如叶圣陶所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而已。”阅读的意义就在教会学生表达,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捕捉这些写作契机。

2.2.1 圈点精华处,借鉴仿写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过,语文技能“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经典范文,有很多可圈可点处,细心揣摩这些地方,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仿写训练。从细节上说,古典诗词中的字词推敲,名家散文中的传神叙写,议论说理时的诙谐幽默、入木三分,都能成为学生借鉴模仿的对象,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从整体上看,模仿作品高远的格调、精巧的构思有利于提高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总之,取其精华模仿,联系生活创作,这种寻找相似点,生发新内容的仿写训练,就像一座由积累、继承走向创新写作的桥梁,真正的贯通了阅读和写作,并且当妙语佳句在笔下流淌时,学生会充分体验到模仿与创作的快乐和满足,进而迸发更高的写作热情。熟能生巧,渐渐从读写中领悟到写作规律。

2.2.2 发现留白处,想象补写

现象学美学家英伽登认为:作品是一个充满了未定点和空白图式结构,需要读者通过创造性想象去确定和填补。例如在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中,作者没有正面描写老画家贝尔曼是如何画出他的“杰作”的,教学时可让学生在阅读中展开想象,合理地补写出贝尔曼画藤叶的情景。补写过程中,学生不仅有了场景描写、人物细节刻画能写作能力训练,而且能体会到贝尔曼的善良人性,更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展开与文本、作者的零距离对话,体会普通人之间的无私情谊,获得心灵震撼。再如《边城》的結尾,翠翠最后还守着渡船,等待着自己心爱的人归来……有情人能终成眷属吗?抓住情节空白,探讨翠翠今后的命运,何愁无话可写?教师善于这些利用文本空白引导学生“作文章”,并进行举一反三,串联其他文本的阅读,就能不断让思维得以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2.2.3 设计比较处,研究探写

比较是最朴素的认识事物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比较,易拓宽学生的视野,在异同点的对比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例如我们把苏教版教材中的《短歌行》《赤壁赋》《滕王阁序》《兰亭集序》组建为一组群文。充分阅读之后设计几个比较点,引导学生思考、探写。一是“求同”:作品流露了相同的思想,即面对宇宙的无穷,生发人生短暂、虚无的悲凉之感。二是“求异”:作者释怀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有人生苦短,要及时享受清风明月;有生命有限,更要有为……三是“求深”:这些释怀方式有无高下之分,孰优孰劣,都应探寻思想根源。《兰亭集序》的思想探究可结合魏晋文化中的玄学思想,而用老庄哲学解读《赤壁赋》,则更能领悟主客对话中传达的大智慧。最后若能跳出这一组群文,跳出人类固有的“生命有限,宇宙无穷”的情感困境,把刘慈欣的《三体》、霍金的《时间简史》等推荐给学生,让学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用更广阔的视野感受生命的意义,感受时代的进步。我想,坚持这样的阅读、思考、写作训练 ,学生的写作视野,胸襟气度都将产生质的飞跃。

3 把握契机,厚积薄发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广泛的阅读、思考,打好了知识、精神的底子,头脑中对人对事自然有了一定的想法;阅读过程中老师的引导、点拨又让学生获得了一定的写作技法。“有想法”、“有技法”可以说是动笔写作的两个基本要求,从心理上说,这时也是孔老夫子所提倡的“愤悱”状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美好愿望才能实现。2015年江苏高考“智慧”满分作文《农之月令》,作者就是凭着对自然节气的熟知,对乡村文化的关注,深厚的语言表达功底,巧妙的表现了对农人生活智慧的礼赞,获得了阅卷组的青睐;再如当年一鸣惊人的湖北考生的满分古体诗歌《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让人拍案叫绝,很多人猜测这篇考场作文 “早有准备”,但我想这里的“早有准备”,就应该是长年累月的阅读积累。当有了表达的契机,厚积薄发,水到渠成。

当学生享受到了作文成功的喜悦,或是生活中有了感同身受,获得顿悟,从此爱上阅读,这也是契机。记得在高二议论文写作训练时,学生曾写过《沉默是金》,我提醒学生,在观点明确的前提下,这篇文章可以从原因入手分析,然后一起讨论了“沉默”一些原因:不让说、不敢说、不便说、不该说、不必说、不屑说……,以及这些原因背后的人性本质,学生也认可,但作文说理时明显空洞无力。但有一天,一个学生满脸激动的捧着本书跑过来,大为惊奇的嚷嚷:老师,周国平也这么说的!大有相见恨晚之憾。他用荧光笔圈划了整整一段:“……沉默就是不说,但不说的原因有种种,例如:因为不让说而不说,那是顺从或者愤懑;因为不敢说而不说,那是畏怯或者怨恨;因为不便说而不说,那是礼貌或者虚伪;因为不该说而不说,那是审慎或者世故;因为不必说而不说,那是默契或者隔膜;因为不屑说而不说,那是骄傲或者超脱。这些都还不是与语言相对立的意义上的沉默,因为心中已经有了话,有了语言,只是不说出来罢了。……”我想说的是,这个同学从此爱上了周国平的哲理散文,同时也学会了议论文中的原因分析!或许“读”与“写”之间有时就需要这么一个契机。

元代教育家程端礼曾把阅读与写作比喻成销铜铸器,读书是销铜过程,作文是“随模铸器”,所以“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确实,阅读积累的过程漫长、繁琐,见效甚慢,学生容易懈怠放松甚至畏难放弃。所以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老师要不断启发、点拨和引领,努力创设和探寻读写契机,争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感受作文之“逸”,从而坚定信心,收获读书之乐。

作者单位

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 江苏省无锡市 214105

猜你喜欢

文本作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