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高校知识产权课程教学机制创新分析
——基于新疆某财经高校的调研
2017-02-15赵丽莉
赵丽莉
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产权业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知识产权事业将成为实现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因此,这需要大量专业的、高端的、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高等院校是承担知识产权教育的重要主体,而知识产权课程亦是知识产权教育的主要内容。财经类高校具有特定的学科特色,故而知识产权课程设置也应与财经类学科特色相匹配。为此,为充分了解财经类高校知识产权课程教学现状,探索边疆地区财经类高校知识产权课程设置的不足,本文调查了新疆某财经类高校两个年级知识产权课程教学过程中涉及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法等方面内容,并基于调查结果提出了适应财经类高校知识产权课程教学机制的建议。
一、财经类高校知识产权课程设计的定位
(一)知识产权课程设置应与法商融合的定位相吻合
在知识经济时代,法律与经济、贸易、高科技、文学艺术紧密结合,产生于这些领域的知识产权因此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知识产权专业亦属于多重交叉学科,需依托法律、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多学科知识。[1]财经类高校在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会计学和统计学等财经类学科方面具有学科优势,而财经类高校的法学学科建设大多以财经类优势学科为依托,以“法商融合”为定位,形成了自身的学科优势。鉴于两者定位的一致性,知识产权课程设置应以此为切入点,突出法商融合的定位,尤其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应体现经济、金融、管理等财经类知识特点。
(二)知识产权课程人才培养的重点应与财经类的学科背景相契合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新疆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高校在重点培养各级各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同时,还应重点培养企业急需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和中介服务人才。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将主要从事政府知识产权管理以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人才主要涉及知识产权评估、知识产权培训、知识产权代理、知识产权诉讼等方面工作。这需要知识产权法学教育充分重视多学科知识背景的需求。财经类高校法学教育以培养掌握法学基本原理和法律制度,并熟悉金融、经济、贸易、财务、工商领域知识复合型法律人才为主要目标,为此,财经类高校知识产权课程人才培养的重点应与各财经类高校的优势学科和专业相结合。
(三)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就业去向应与财经类专业人才特色相匹配
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将是综合性人才,而财经类知识产权学科的设置将以具备财经类知识,尤其是管理、经济、金融、贸易和法律为亮点。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化的发展趋势,知识产权业已成为各国、各企业的主要竞争因素。知识产权已渗透入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国家贸易的各领域。财经类大学培养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将服务于工业、工业、现代科技、服务贸易、金融、文化等各领域,可凸显财经类学科人才培养的优势。
二、知识产权课程教学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为调查了解特定财经类高校知识产权课程教学机制现状,本文以某财经高校法学专业4个班学生为调研对象,发放200份调研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50份,有效率为75%,并针对问卷调研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以及交叉分析,以此挖掘知识产权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调查内容涉及学生对知识产权课程感兴趣程度、对知识产权课程有用性的认知度、知识产权课程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等方面,调查有以下发现:
(一)学生对知识产权课程感兴趣程度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前提,从调研学生是否对知识产权法感兴趣的频率描述来看,非常感兴趣占比10%,比较感兴趣占比47.0%,没兴趣占比为33.0%,完全没兴趣占比10%,尽管60%的学生对知识产权课程感兴趣,但这一比例相对而言还是比较低的。进一步调研分析不同年级学生兴趣度发现,大三学生的兴趣度相对较高,比较感兴趣人占比53.4%,这显示该课程的教学计划安排在大学三年级应是比较合适的。总体而言,学生对知识产权课程的兴趣度是有待进一步提高的。
(二)学生对学习知识产权课程益处的看法
从学习作用来说,14.0%的受访对象认可能够在司法考试中取得高分,23.0%认可能够抓住知识产权法的理论知识,46%的认可能应用于实际。显然,数据显示学生更认可该课程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性。进一步调查学生对知识水平是否有提高的认可度发现,70.0%的受访学生认可通过知识产权法课程学习后知识水平是有一定提高的。当然,也有19%的学生认为提高并不明显,除知识产权课程专业性较强外,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知识产权授课方面的不足。
(三)目前主要的知识产权教学模式
调查学生对目前知识产权法任课教师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发现,非常满意占比21.0%,比较满意占比28.0%,满意占比41.0%,不怎么满意占比7.0%,非常不满意占比3.0%。这一数据显示,学生对授课教师教学方式总体是比较满意的。但是在对具体教学模式的深入调查发现,74.3%的受访对象表示目前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课堂讲授为主,12.9%学生表示是全堂灌输式教学,9.9%的学生认为是案例教学方式,而学生自学为主,加以小组讨论交流模式仅占比3.0%。目前的知识产权授课模式中课堂教学依然是占主导地位,随着翻转课堂模式的提出,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单纯全堂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必然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
(四)知识产权实践教学设计的合理性
在课程的实践教学形式方面,40%的学生希望去法院旁听,32%的受访学生认为可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方式开展,25%的受访学生认为可以实践模拟情景处理方式开展。表明受教学安排的限制,就单门课程而言,学生参与法院旁听的机率较低。事实上,随着各级法院数字化建设的推进,很多庭审案件实现了公开庭审,学生只需进入法院网站的直播法庭即可进行网络观摩。当然,学校和授课教师应积极引导和宣传,转变学生固有的旁听只能去现场的思维模式。
此外,进一步调研学生对该课程实践课的需求显示,5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增加实践课程,19%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增加,这一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实践课程的安排量不足以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调查学生对此课程学习形式的期望发现,10.0%的受访对象期望组成“讨论小组”或“小队”以促进学习,53.0%的学生期望课堂讲程为主,其他模式穿插进行,34.0%的学生期望“案例学习一专题研讨”的教学模式,仅有3%学生认可灌输式教学。这一数据显示,由于长期的课堂讲授模式教学,部分学生依然认可课堂讲授是必要的,但是其他模式的介入也是非常必需的,于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即成为知识产权法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
三、创新高校知识产权课程教学机制的对策
(一)实施灵活多元的课堂实践教学模式
知识产权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科目,需要知识产权教学内容和方法必须紧密和实践相结合。调查发现,学生在授课教学中,63.0%的学生更关注知识传递方式及效果,18.0%的学生关注课堂气氛,16%的学生关注老师的知识广度,因此,课堂教学中如何以更好的模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应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而实践教学模式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和效果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实践力度不足,教学方法和模式也较为单一,激发不起学生学习兴趣。为此,建构和实施灵活多元的课堂教学模式就具有现实必要性。
1.案例教学模式多样化
与其他法学课程相比,《知识产权法》课程具有内容庞杂、基础理论比较深奥、所涉法律内容范围广泛且变化较快等特点。因此,强化实践教学是必须的,这也是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重要路径。[2]对学生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期望调查中显示,49.0%的受访学生期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给出更多案例让学生自己讨论,12.0%的学生期望补充更多相关理论的背景材料,37.0%的受访学生期望能够更多的结合影视作品开展课堂教学。因此,在创新案例教学模式中,需要改变已有授课教师单纯讲授案例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首先,进一步扩大课堂模拟审判规模。这需要注重模拟审判案例的选择,授课教师可选择实际发生的,并经过诉讼的一些案件,尤其是具有财经类背景的知识产权案件,并将其转化为适合课堂教学的内容,毕竟实际纠纷以及案件的表述较为复杂。有研究认为在知识产权法课程教学设计中应引入司法实践中的判决书,从而在课堂上真实再现案情,并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法律适用。[3]对此,授课教师仅需要提供基本的案件事实,然后对学生进行角色分组,由学生自行组织和开展全流程,授课教师或者邀请专业法官和律师在审判过程和结束后进行专业点评即可,此方法的实施一方面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一方面可使学生有效地将法学理论知识和实务知识进行结合,在实践中逐渐掌握那些抽象、深奥且庞杂的理论知识以及未体现在法学教材上的技艺,同时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2.定期实施诊所式实践教学模式
在学生进入大学三年级后,可定期引入诊所式教学模式。法律诊所式教学使学生在角色定位上成为课堂的主人,[4]教师作为引导者带领学生在接触真实财经类知识产权案件和案件当事人,调查案件事实,代理书写法律文书,代理或旁听诉讼与非诉讼案件,在真情实景中训练学生法律技巧的运用能力。学生在诊断过程所获得的知识,以心得体会、调研报告和专题论文的形式呈现,并通过课堂讲演方式演示,与教师、同学交流,实现真实当事人教学模块贯穿于课堂教学的目的。
3. 依托法律服务机构开展实践教学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化完善,高校素质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可以考虑开展合作型法律服务中心,通过与律师事务所合作设立法律援助中心,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实际的法律服务。或者是由学校提供稳定的实习基地,即利用与实务部门、科研机构合作建立教学研合作关系,在课题研究、学生实习以及政策咨询、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等方面开展具体合作,充分利用资源,适时组织学生去法院旁听学习,或者邀请法官入校为学生开展相关课题的讲座,让学生有机会充分深入了解知识产权课程。
(二)基于不同学情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不同学情的学生对知识产权课程的需求是不同的,诸如法本学生和非法本学生,法本学生不仅要关注知识产权理论动态,也需要掌握知识产权实务知识,而非法本学生更多关注知识产权知识的应用性。除此以外,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知识产权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对此,授课教师需要在在知识产权法课程教学中,不断探索知识产权法课程教学的课堂设计,注重学情分析,针对不同授课对象选择不同授课方案,并能够结合学生的专业有重点地实施授课任务。例如,对于非法本财经专业学生而言,有一定的财经学科知识,了解有初步的法律知识,但尚未有系统的法律知识。课程讲授定位为掌握基本的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即可,使其对典型知识产权案件有所了解即可。而对于法本学生而言,由于大多数学生将在毕业后从事法律专业工作,要通过司法考试,故需要结合司法考试要求,深入讲解知识产权知识点,并注重与财经类学科知识相结合,培养具有法商融合特色的知识产权人才。
(三)重视对学生知识产权课程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释放出学习热情与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度。知识产权课程,尤其是专利法课程专业性强,学习难度高,这一定程度上势必会弱化甚至打压学生原本的学习兴趣。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知识产权法的兴趣,首先应帮助学生消除内心的畏惧,使其认知学习知识产权的有用性。其次,课堂教学中,授课教师应选择一些身边和生活中发生的典型案件,引导学生以知识产权视角关注和审视那些典型案件,从而使学生形成“知识产权在身边”的直观感,以此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另外充实和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以及灵活多元的实践教学模式也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路径。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在国际竞争中的角色日益显著。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提出了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因此知识产权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成为培养知识产权专业高层次、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新疆,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缺口较大,与此同时,新疆知识产权高等教育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机制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都面临着不足和困境。为此,重视知识产权高等教育,创新知识产权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和加强知识产权学科研究和建设工作成为完善该地区知识产权高等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注释:
[1]李杨,熊莹.双师互动式教学方法在知识产权法课程中的应用[J].理论导报,2010,(8):55.
[2]张显悦,郗婷婷.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48.
[3]康添雄,周江.判决书在知识产权法课程中的教学设计——情景再现及法律适用的实训[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2,(3):131-135.
[4]张洋.“法律诊所”在《知识产权法》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