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蔷薇
2017-02-15小艾
○小艾
心有蔷薇
○小艾
艾丽斯·汉密尔顿
(1869年 -1970年),美国工业医学领域先驱,哈佛大学医学院首位女教授。
“疯了的制帽人”出现在《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这个形象并不是作者凭空臆想的。19世纪的美国,在制作帽毡的过程中,工人在含有铅尘的有毒空气里工作,铅痉挛和神经错乱屡见不鲜,导致许多制帽人变成了疯子。没有法律的约束,这在当时司空见惯,直到几十年后,这一现象才有所改善。而促成美国政府为工人保健立法的,就是艾丽斯·汉密尔顿。
1869年,汉密尔顿出生于美国纽约,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教育仅仅停留在把女性培养成合格的家庭主妇,高等教育的大门仍然把她们排除在外。幸运的是,作为社会活动家的祖母对她影响很大,母亲也对她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说:应当有某个人对这个问题做些事情,但为什么应当我做?另一种人说:必须有某个人对这个问题做些事情,那么为什么我不做?”
汉密尔顿选择了第二种,致力于做一名医生。17岁时,她进入一所女子高中,遗憾的是“接受的教学是最糟糕的”。后来,她只得跟私人教师学习物理和化学,并考入密歇根大学医学院。
作为女性,即使取得医学博士学位,汉密尔顿仍然得不到实习医生的职位。为了成为病理学专家,在教授建议下,她决定去德国学习。
一个偶然的机会,汉密尔顿听了美国女社会革命家简·亚当斯的演讲,深受鼓舞。她决定追随亚当斯,从此,在芝加哥贫民区的赫尔救济院,一住就是22年。
长期和贫民一起生活,汉密尔顿接触到大量从事危险职业的工人。走进他们的家庭,她被震惊了:在火柴厂工作的,因为吸入磷烟,患上毒性颚骨坏死病,面部变形,只能吃流食;在白铅厂工作的,脑袋耷拉,肩膀弯曲,甚至瘫痪;在橡胶制品厂工作的,要遭受各种各样出血的痛苦。没人关心他们,没有法律为他们提供保护,“我为什么不做?”汉密尔顿决心要做些什么。
在当时,工业医学在欧洲国家已被重视并立法,但美国还是空白。通过大量家访调查,汉密尔顿发表论文,把事实公之于众,希望引起国际学者对美国危险职业的关注。在民众的压力下,伊利诺斯州州长成立了美国第一个职业病调查机构,他任命汉密尔顿为主任,在全州进行调查。
汉密尔顿专门研究铅中毒。从纽约到费城,她走进不同城市的白铅工厂,触目都是拥挤、黑暗,工人在满是铅尘的空气中用沾满铅粉的手吃饭。工头告诉她:“他们不会在这儿工作太长,最多四年就得离开,回老家去了。”
“回老家”意味着死去,工头的轻描淡写让汉密尔顿愤慨不已。她撰写文章,发表演讲,让公众认识到铅中毒的严重性。在她的呼吁下,一些州开始通过法律,规定为职业病工人提供赔偿。出于利益考虑,工厂也采取了预防措施,火柴厂用倍半硫化物取代了有毒的磷,油漆业用无害的氧化铁和氧化钛代替了铅,工人所受伤害得到遏制。
1919年,作为工业医学领域公认的权威,汉密尔顿成为哈佛大学医学院第一位女教授。对此,《纽约论坛报》作了大幅报道,称她加入哈佛意味着“最后的城堡已经崩塌”“性别歧视结束的时代到来”。
80岁时,汉密尔顿受美国工业卫生学协会邀请做了《研究有毒行业的40年》的演讲。当被问到“你的动力从何而来时”,她微笑着回忆了童年时和母亲的对话。
是的,心有蔷薇,何惧与毒同行?
(编辑 张秀格 gegepretty@163.com)